吉他架的自锁上托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50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吉他架的自锁上托叉,是于一托架前端设有一U形叉座,并于叉座两臂端部分别枢设于两扣片的一端,又托架上枢设有一内叉座,该内叉座上具有一U形托叉,是对应位于叉座内,其两臂端部是分别穿置于两扣片另端形成的长孔;由此,当吉他靠上内叉座,其上的托叉将向下牵引扣片另端,通过两扣片将内叉座的开口封闭,以限制吉他脱离内叉座,并提供一重力自锁功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具有重力自锁功能的吉他架上托叉,尤指一种供乐器置放在吉他架上,并利用其重力使置入口自动封闭上托叉的自锁结构。
技术介绍
为确保吉他立于地面时不致于任意倾倒,现在已有一种具重力自锁功能的吉他架,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其主要是于一倒L形的固定杆70上端设有一固定件71,并利用固定件71固定一锁合件80,其中该固定件71是呈中空状,其内部形成的容室设有一T形杆72,又于T形杆72上下分设有一第一固定轴73及一第二固定轴74;又T形杆72前端的水平段两端分别形成有一长孔720(如图3所示)。该锁合件80是呈U形状,其一端是呈中空状,以供固定件71内的T形杆72对应穿置,并可相对于固定件71作上下滑动,该锁合件80内顶面与T形杆72间设有一弹簧81,又锁合件80另一端呈叉状的两臂上分别枢穿有一转轴82,转轴82外侧端分别固设有一扣片83,其内侧端则透过一曲柄84枢设于T形杆72两端的长孔720内。利用上述构造,当锁合件80上未置入吉他时,是利用弹簧81的力量向上顶撑,此时两转轴82外侧端上的扣片83是向下的(如图3所示),即让锁合件80的叉状开口呈开放状。当吉他自锁合件80的叉状开口置入时,吉他上端将跨设于锁合件80上,使锁合件80承受吉他的重量,在此同时,两转轴82透过曲柄84受T形杆72的水平段所牵制而相对枢转,从而使外侧端上的扣片83相对向内枢转九十度(如图4所示),而将叉状开口封闭,由此使叉状开口内的吉他不致任意倾倒。而前述固定件71内的第一/第二固定轴73/74将限制锁合件80上下位移的行程。当吉他架被上提,则锁合件80将利用弹簧81压缩解除后的恢复弹性回复至原来的位置,此时两转轴82外侧端上的扣片83则逆向往回枢转九十度,使叉状开口再次开放,使吉他得以顺利取出。上述吉他架的上托叉虽然具有重力自锁的功能且使用简便,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不适合普通消费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简易重力自锁构造的吉他上托叉,由于其结构简单,因此能够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的上托叉包括有一托架,其前端设有一U形叉座两扣片,其一端是分别枢设于该叉座的两臂端部,其另一端内侧分别形成有一长孔;一内叉座,是于一连接片前端设有一U形托叉,其中,连接片后端是枢设于托架上,该托叉是对应位于叉座内,其两端部穿置于扣片另端内侧面上的长孔内;一弹簧,是设于连接片枢接端外侧与托架内顶面之间;利用前述构造,该内叉座受连接片一端所设弹簧的作用力而使前端的托叉上翘,此时其托叉同时牵引两扣片向上呈直立状,以开放内叉座的开口;当有吉他靠上内叉座时,则其托叉将向下并同时牵引两扣片另端相对向内枢转而将开口内叉座的开口封闭,如此一来可构成一简易的重力自锁构造,让使用者可以简便的操作,且可降低成本与售价,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附图简述图1是现有的重力自锁上托架的外观图。图2是现有的重力自锁上托架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现有的重力自锁上托架的一正视及动作示意图。图4是现有的重力自锁上托架又一正视及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图7是本技术的正视平面图。图8是本技术的正视及动作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用以固定吉他时的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6所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一托架10,是呈倒L形状,其上形成有一第一固定孔11及一第二固定孔12,又托架10前端设有一U形叉座13;两扣片20,其二者的总长度略小于前述叉座13开口的宽度,当二者呈一直线时,可将开口封闭;又两扣片20一端是分别透过一枢杆21枢设于该U形叉座13的两臂端部,其另一端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长孔22;一内叉座30,是于一连接片31前端设有一U形托叉32,其中,连接片31后端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凸片311,凸片311上形成有穿孔312,可透过一枢柱33枢设于托架10上的第一固定孔11上,内叉座30的托叉32能以该枢柱33为支点上下位移;又该托叉32外套设有一软性的托叉套34,并对应位于叉座13内,该托叉32两端部穿置于扣片20另端内侧面上的长孔22内;一扭力弹簧40,是套设于托架10的枢柱33上,其两臂分别抵掣于连接片31枢接端的外侧与托架10内顶面之间,由此给予内叉座30一撑张弹性,使其上的托叉32得以朝上抬(如图6所示);由上述说明可了解本技术的具体构造,至于其使用方式如以下所述该托架10可利用其上的第二固定孔12透过一固定杆结合于一直立的支撑杆50上端。又如图6,7所示,该内叉座30的连接片31一端所设扭力弹簧40的作用力使托叉32上翘,此时托叉32同时牵引两扣片20向上呈直立状,以开放内叉座30的开口;又如图8所示,当有吉他靠上内叉座30时,其托叉32将被下压,此时托叉32两臂端部将同时由两扣片20内侧面上长孔22的一端滑向另端而牵引该两扣片20另端相对向内枢转,而将内叉座30的开口封闭,由此可产生一重力自锁功能,将吉他限制于内叉座30内(如图9所示)。当吉他被上提时,托叉32的压力解除,则托叉32两臂端部将同时由两扣片20内侧面上长孔22的另端滑回原来位置,并同时牵引该两扣片20另端相对向外枢转(如图7所示),而重新开放内叉座30的开口。由上述说明可以了解,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简易重力自锁构造的上托架,其不仅操作方式十分简便,同时由于构造简单,因此成本可相对降低,以相对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吉他架的自锁上托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托架,其前端设有一U形叉座;    两扣片,其一端是分别枢设于该U形叉座的两臂端部,其另端分别形成有一长孔;    一内叉座,是于一连接片前端设有一U形托叉,其中,连接片后端是枢设于托架上,该托叉是对应位于叉座内,其两端部一并穿置于两扣片另端内侧面上的长孔内;    一扭力弹簧,是设于连接片枢接端外侧与托架内顶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吉他架的自锁上托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托架,其前端设有一U形叉座;两扣片,其一端是分别枢设于该U形叉座的两臂端部,其另端分别形成有一长孔;一内叉座,是于一连接片前端设有一U形托叉,其中,连接片后端是枢设于托架上,该托叉是对应位于叉座内,其两端部一并穿置于两扣片另端内侧面上的长孔内;一扭力弹簧,是设于连接片枢接端外侧与托架内顶面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架的自锁上托叉,其特征在于,该托架是呈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武弘
申请(专利权)人:功学社教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