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静玲专利>正文

微型古琴及其专用琴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211 阅读:5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古琴包括琴面、琴首、琴颈、琴腰、琴尾和琴底;平片状结构的琴底和中部上凹的片状结构的琴面粘合为一体结构,中间形成一空腔;琴面上设置有琴徽、琴弦和岳山;琴首处开设有并排的七个小孔;琴底上设置有雁足、护轸、出音孔风沼和龙池;琴弦穿过七个小孔,再通过岳山从琴面上绕过琴尾用力张拉后固定在雁足上;古琴高为1-5cm,长为15-45cm,宽为2-5cm。该微型古琴琴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的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放置光碟的凹槽;盒盖上镂有一圆孔。该微型古琴及其专用琴盒具有精致小巧、携带使用方便、音质良好等优点,不失真于实际的古琴,又能满足人们对古琴了解、馈赠和收藏的需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乐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古琴及其专用琴盒。 胃髓*目前,各类纪念品层出不穷,但有纪念意义又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品却少之 又少。古琴作为我国乐器的代表,具有极高的文化蕴涵和收藏价值。古琴原名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也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位列 琴、棋、书、画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古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 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通身是韵。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 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十二个月和一个润 月等。青城山道士张孔山创作的古琴曲《流水》,被作为最具地球人类代表性的音乐,于1977年由美国旅行者2号飞船送入太空,至今都还在茫茫宇宙中寻觅 人类的知音。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 和非物质遗产,古琴从此更受到了全liL界的关注。但现实中的古琴不仅价格高昂而且不便于携带,或许有许多人想馈赠和收 藏,但却有诸多的不便和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微型古琴,该微型古 琴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质量轻、精致小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音质良好等 优点,可方便携带收藏,且又不失真于实际的古琴,能满足人们对古琴了解、 馈赠和收藏的需要。为能达到上述专利技术S的,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古琴,其特征在 于包括琴面、琴首、琴颈、琴腰、琴尾和琴底;所述琴底为平片状结构,琴 面为中部上凹的片状结构;所述琴底和琴面粘和为一体结构,中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琴面上设置有用来按音的十三个琴徽、用于弹奏的琴弦和用于固定支撑琴弦 的岳山;所述岳山相邻的琴首处开设有并排的七个用于穿琴弦的小孔;所述琴 底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琴弦的雁足、支撑琴身的护轸、出音孔凤沼和龙池;所述 琴弦穿过七个小孔,再通过岳山从琴面上绕过琴尾用力张拉后缠绕在雁足上固 定;所述微型古琴高为l-5cm,长为15-45cm,宽为2-5cm。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微型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弦为丝弦或钢弦。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微型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尾和岳山由不同于 琴体其余部分的硬质材料制成。一种微型古琴专用琴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一面 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盒体的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配套光碟的凹槽;所 述盒盖上镂有一与配套光碟大小一致的圆孔;所述盒体和盒盖一侧绞接在一起, 另一恻设置有活动扣锁。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微型古琴专用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印制 或雕刻有特色文字或特色图案。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微型古琴专用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置 有与微型古琴的结构相匹配的防护软泡沫。本技术所提供的微型古琴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质量轻、精致小 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音质良好等优点,可方便携带收藏,且又不失真于 实际的古琴,能满足人们对古琴了解、馈赠和收藏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微型古琴的主视图2为本技术的微型古琴的仰视图3为本技术的微型古琴的后视图4为本技术的微型古琴的左视图5为本技术的微型古琴专用琴盒的盒体主视图6为本技术的微型古琴专用琴盒的盒盖主视图。兴干,丄、显件;z、 口惜;>、显显;4、 凶化;>、今inj; o、今仏;/、今首;8、琴徽;9、琴颈;10、琴腰;11、岳山;12、小孔;13、护轸;14、雁足;15、凤沼;16、琴底;17、龙池;18、琴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微型古琴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微型古琴的 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微型古琴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微型古 琴的左视图。如图所示, 一种微型古琴,其特征在于包括琴面5、琴首7、琴 颈9、琴腰IO、琴尾18和琴底16;所述琴底16为平片状结构,琴面5为屮部 上凹的片状结构;所述琴底16和琴面5粘和为一体结构,中间形成一空腔;所 述琴面5上设置有用来按音的十二个琴徽8、用于弹奏的琴弦6和用于固定支撑 琴弦6的岳山11;所述岳山11相邻的琴首7处开设有并排的七个用于穿琴弦的 小孔12;所述琴底1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琴弦的雁足14、支撑琴身的护轸13-、 出音孔凤沼15和龙池17;所述琴弦6穿过七个小孔12,再通过岳山ll从琴面 5上绕过琴尾18用力张拉后缠绕在雁足14上固定;所述微型古琴高为l-5cm, 长为15-45cm,宽为2-5cm。所述琴弦6为丝弦或钢弦。所述琴尾18和岳山11 由不同于琴体其余部分的硬质材料制成。上述微型古琴由于采用了琴底16和琴面5粘和为一体结构,不仅能保证音 质良好,同时极大的方便了加工,便于大批量生产。又由于上述微型古琴的尺 寸上有较为严格的限定,确保了该微型古琴具有精致小巧、价格低廉、便于携 带和收藏的特点。图5为本技术的微型古琴专用琴盒的盒体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 的微型古琴专用琴盒的盒盖主视图。如图所示, 一种微型古琴专用琴盒,包括 盒体1和盒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l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盒体 1的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配套光碟的凹槽2;所述盒盖3上镂有一与配套光 碟大小一致的圆孔4;所述盒体1和盒盖3—侧绞接在一起,另一侧设置有活动 扣锁。所述盒盖3上印制或雕刻有特色文字或特色图案。所述盒体l内设置有上述微型古琴专用琴盒还可兼作共鸣箱,将配套光碟取出后,将上述微型古琴置于琴盒上,弹拨琴弦6时,其独特的圆孔4及整体琴盒可将古琴弹拨声 音加以放大。上述微型古琴专用琴盒的盒盖3上可印制或雕刻有景区特色文字 或景区特色图案。上述圆孔大小与所配光盘(光盘上录制有古琴名曲)对应, 关闭盒盖3透过圆孔4正好能看到光盘封面的装饰内容。本技术是一种涉及旅游项目的微型古琴纪念品。它根据古代不同式样 的古琴,以一定比例縮小制作而成,本技术在传承中国古老文化艺术的基 础上,紧密的与旅游景区文化结合,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其能大批量生产。本 技术由于精致小巧,便于携带和收藏,是旅游纪念品的又一选择。本实用 新型精致小巧、成本低廉能满足人们对古琴了解、馈赠和收藏的需要。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不需要创作性劳动就能作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仍属本专 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古琴,其特征在于:包括琴面(5)、琴首(7)、琴颈(9)、琴腰(10)、琴尾(18)和琴底(16);所述琴底(16)为平片状结构,琴面(5)为中部上凹的片状结构;所述琴底(16)和琴面(5)粘和为一体结构,中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琴面(5)上设置有用来按音的十三个琴徽(8)、用于弹奏的琴弦(6)和用于固定支撑琴弦(6)的岳山(11);所述岳山(11)相邻的琴首(7)处开设有并排的七个用于穿琴弦的小孔(12);所述琴底(1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琴弦的雁足(14)、支撑琴身的护轸(13)、出音孔凤沼(15)和龙池(17);所述琴弦(6)穿过七个小孔(12),再通过岳山(11)从琴面(5)上绕过琴尾(18)用力张拉后缠绕在雁足(14)上固定;所述微型古琴高为1-5cm,长为15-45cm,宽为2-5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古琴,其特征在于包括琴面(5)、琴首(7)、琴颈(9)、琴腰(10)、琴尾(18)和琴底(16);所述琴底(16)为平片状结构,琴面(5)为中部上凹的片状结构;所述琴底(16)和琴面(5)粘和为一体结构,中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琴面(5)上设置有用来按音的十三个琴徽(8)、用于弹奏的琴弦(6)和用于固定支撑琴弦(6)的岳山(11);所述岳山(11)相邻的琴首(7)处开设有并排的七个用于穿琴弦的小孔(12);所述琴底(1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琴弦的雁足(14)、支撑琴身的护轸(13)、出音孔凤沼(15)和龙池(17);所述琴弦(6)穿过七个小孔(12),再通过岳山(11)从琴面(5)上绕过琴尾(18)用力张拉后缠绕在雁足(14)上固定;所述微型古琴高为1-5cm,长为15-4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玲
申请(专利权)人:李静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