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007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00:01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料槽、驱动泵、过滤器、压力泵、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上连接有物料出管、清水出管,还包括用于冷却物料的列管冷凝器;列管冷凝器包括用于盛放冷凝液的柱形壳,柱形壳上连接有冷凝液进管、冷凝液出管,柱形壳内设置有多根冷凝管,进料口、出料口位于冷凝管的两端,冷凝管内腔中设置有多根冷凝柱,冷凝柱上开设有流通孔,流通孔与柱形壳的内腔连通。通过设置列管冷凝器,使其对物料进行冷却,减小物料温度升高对反渗透膜的渗透效果的影响;通过设置冷凝柱、流通孔,提高物料的冷凝效果;通过设置搅拌轴、搅拌叶、搅拌电机,使流通孔内的冷凝液保持较低的温度。使流通孔内的冷凝液保持较低的温度。使流通孔内的冷凝液保持较低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反渗透浓缩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浓缩是一种浓缩的方法。指溶液进入反渗透膜,溶剂水分子在压力作用下渗出,达到浓缩的目的。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与正常的渗透过程相反,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
[0003]反渗透浓缩系统用于除去物料中的水分,提高物料的浓度。在反渗透浓缩系统中,通常安装有用于驱动物料流动的泵,泵在工作时产生热量,使物料温度上升,当温度上升后,反渗透膜的渗透性能提高,导致物料中有效成分容易随溶剂被去除,影响反渗透浓缩系统的浓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物料温度上升后,影响反渗透浓缩系统的浓缩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料槽、驱动泵、压力泵、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上连接有物料出管、清水出管,还包括用于冷却物料的列管冷凝器,所述列管冷凝器包括用于盛放冷凝液的柱形壳,所述柱形壳上连接有冷凝液进管、冷凝液出管,所述柱形壳内设置有多根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料口、出料口。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反渗透浓缩系统在使用时,料槽内的物料通过驱动泵驱动后沿管道流动,流经过滤器时,过滤器将物料内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堵塞反渗透膜。压力泵调节物料的压力,当物料的压力超过其自身的渗透压时,物料中的清水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即清水被渗透出,并通过清水出管排出,使物料的浓度提高,浓度提高后的物料沿物料出管流出。驱动泵、压力泵等设备在工作时均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物料吸收其热量后温度上升,列管冷凝器设置在本反渗透系统中,对物料进行冷却,从而减小物料温度升高对反渗透膜的渗透效果的影响。
[0008]列管冷凝器使用时,冷凝液从冷凝液进管进入柱形壳内,且从冷凝液出管流出柱形壳。管道连接列管冷凝器,物料从进料口进入、从出料口离开列管冷凝器,使冷凝液与物料进行热交换,将物料进行降温。
[0009]可选的,所述冷凝管内腔中设置有多根冷凝柱,所述冷凝柱上开设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与柱形壳的内腔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柱位于冷凝管内,流通孔又与柱形壳连通,使冷凝液能进入流通孔中,使冷凝管中部的物料能与冷凝柱的外壁接触,提高物料的冷凝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冷凝柱为弧形柱。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凝柱设置为弧形,使冷凝柱位于冷凝管内腔中的管壁面积增大,从而提高冷凝效率。
[0013]可选的,所述柱形壳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柱形壳上设置有供搅拌轴穿出的搅拌孔,所述搅拌轴位于柱形壳外的端部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冷凝柱为弧形柱,使冷凝液在流通孔内流通不便导致流通孔内的冷凝液温度较高,影响冷凝效果。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搅拌叶转动,使冷凝液在柱形壳内流动速度加快,从而使冷凝液在流通孔内流动方便,进而确保流通孔内冷凝液温度接近流通孔外部的冷凝液温度。
[0015]可选的,所述搅拌孔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搅拌孔内壁与搅拌轴外壁通过密封圈建立密封关系。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将搅拌孔内壁与搅拌轴外壁进行密封,使冷凝液不易漏出。
[0017]可选的,所述柱形壳外壁向其内腔方向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搅拌电机的容纳腔。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搅拌电机放置在容纳腔内,防止搅拌电机凸出在柱形壳的外壁碰撞路过的工作人员。
[0019]可选的,所述物料出管与料槽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循环管上连接有循环阀,所述物料出管上位于物料出管与循环管连接处且位于远离反渗透装置的一侧连接有物料出阀。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管将物料出管与料槽连接,将循环阀开启,物料出阀关闭时,将已浓缩一次的物料再次流入料槽中进行再次浓缩,从而形成循环浓缩。当物料浓度浓缩至需要的浓度时,将物料出阀开启,将循环阀关闭将物料排离反渗透浓缩系统。
[0021]可选的,所述列管冷凝器连接于循环管上。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列管冷凝器安装在循环管上,需循环的物料在经过驱动泵、过滤器、压力泵、反渗透装置后,物料温度较高,此时将其进行热交换,使冷凝液与物料的温差较大,使热交换的效率较高。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设置列管冷凝器,使其对物料进行冷却,减小物料温度升高对反渗透膜的渗透效果的影响;
[0025]2.通过设置冷凝柱、流通孔,提高物料的冷凝效果;
[0026]3.通过设置搅拌轴、搅拌叶、搅拌电机,使流通孔内的冷凝液保持流通。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反渗透浓缩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0028]图2是列管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的A处的放大图,主要突出冷凝柱的结构。
[0030]图4是图2的B处的放大图,主要突出搅拌孔处的结构。
[0031]附图标记说明:1、料槽;2、驱动泵;3、过滤器;4、压力泵;5、反渗透装置;51、反渗透箱;511、清水腔;512、浓缩腔;52、反渗透膜;53、物料出管;531、物料出阀;54、清水出管;6、
列管冷凝器;61、柱形壳;611、冷凝液进管;612、冷凝液出管;613、连接套;62、冷凝管;621、冷凝柱;6211、流通孔;7、容纳腔;71、搅拌轴;72、搅拌叶;73、搅拌孔;731、环槽;732、密封圈;74、搅拌电机;8、循环管;81、循环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参照图1,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料槽1、驱动泵2、过滤器3、压力泵4、反渗透装置5。
[0034]参照图1,反渗透装置5包括反渗透箱51、反渗透膜52、物料出管53、清水出管54。反渗透膜52将反渗透箱51分隔形成浓缩腔512、清水腔511,管道、物料出管53均与浓缩腔512连接,清水出管54与清水腔511连通。
[0035]参照图1,物料出管53的中部连接有循环管8,循环管8另一端连通料槽1,循环管8上连接有循环阀81,物料出管53上位于物料出管53与循环管8连接处远离反渗透装置5的一侧连接有物料出阀531。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还包括列管冷凝器6,列管冷凝器6连接于循环阀81与料槽1之间的循环管8段上。
[0036]参照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料槽(1)、驱动泵(2)、过滤器(3)、压力泵(4)、反渗透装置(5),所述反渗透装置(5)上连接有物料出管(53)、清水出管(54),还包括用于冷却物料的列管冷凝器(6),所述列管冷凝器(6)包括用于盛放冷凝液的柱形壳(61),所述柱形壳(61)上连接有冷凝液进管(611)、冷凝液出管(612),所述柱形壳(61)内设置有多根冷凝管(62),所述冷凝管(62)的两端分别为进料口、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62)内腔中设置有多根冷凝柱(621),所述冷凝柱(621)上开设有流通孔(6211),所述流通孔(6211)与柱形壳(61)的内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柱(621)为弧形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列管冷凝器的反渗透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壳(61)内设置有搅拌轴(71),所述搅拌轴(71)上设置有搅拌叶(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挺张美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弘翔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