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65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铁芯打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两个底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工作台顶部的宽度方向两端,直线机构设于工作台的顶部并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布置;两个治具均设于直线机构的输出端并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布置,两个治具上均安装有待加工零件;第一打磨机构设于两个底板顶部的一侧,且第一打磨机构打磨待加工零件的X轴方向的顶端面;第二打磨机构设于两个底板顶部的另一侧,且第二打磨机构打磨待加工零件的Y轴方向的顶端面;待加工零件经过X轴和Y轴方向的打磨后,表面就会趋于平整,那么将相互配合的两个待加工零件贴合后,就能够保证两个待加工零件平整地贴合,有利于提高整体电气特性,防止失效。防止失效。防止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铁芯打磨
,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
[0003]磁芯是指由各种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一种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例如,锰

锌铁氧体和镍

锌铁氧体是典型的磁芯体材料,锰

锌铁氧体具有高磁导率和高磁通密度的特点,且具有较低损耗的特性,镍

锌铁氧体具有极高的阻抗率、不到几百的低磁导率等特性。铁氧体磁芯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线圈和变压器中。
[0004]但是在变压器的生产过程中,磁芯的表面往往都是不平整的,在组装的时候很容易导致两个磁芯之间贴合不平整,从而产生缝隙,影响整体的电气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磁芯表面经常出现贴合不平的情况,导致整体电气特性下降甚至失效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包括工作台、两个底板、两个治具、第一打磨机构、第二打磨机构和直线机构;两个所述底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宽度方向两端,所述直线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并沿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布置;两个所述治具均设于所述直线机构的输出端并沿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布置,两个所述治具上均安装有待加工零件;所述第一打磨机构设于两个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打磨机构用于打磨待加工零件的X轴方向的顶端面;所述第二打磨机构设于两个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打磨机构用于打磨待加工零件的Y轴方向的顶端面。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打磨板、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座底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部,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沿所述工作台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打磨板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以用于打磨两个所述治具上的待加工零件。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外壳、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螺母、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外壳呈X方向布置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
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呈X方向布置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打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还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打磨板的底部。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打磨板、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座底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设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底部,且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沿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打磨板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以用于打磨两个所述治具上的待加工零件。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二气缸、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两个第二导轨和两个第三滑块;所述安装座的底部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安装座顶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均呈Y方向布置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底部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块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三滑块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中部的侧壁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中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打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还包括若干耐磨块;各所述耐磨块间隔均设于所述第二打磨板底部的长度方向上。
[0015]可选地,各所述耐磨块与所述耐磨板均采用合金材料制成。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技术的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将待加工零件分别安装在两个治具的顶部,将待加工零件固定好之后,再将两个治具分别安装在直线机构的输出端上,直线机构驱动两个治具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运动,并先来到第一打磨机构的下方,此时第一打磨机构将会打磨待加工零件的X轴方向的顶端面,实现待加工零件的初次打磨,然后直线机构将经过第一次打磨的治具输送至第二打磨机构的下方,第二打磨机构将会打磨待加工零件的Y轴方向的顶端面,实现待加工零件的的二次打磨,待加工零件经过X轴和Y轴方向的打磨后,表面就会趋于平整,那么将相互配合的两个待加工零件贴合后,就能够保证两个待加工零件平整地贴合,有利于提高整体电气特性,防止失效。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的第一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的第二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2]10—工作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宽度方向两端,直线机构,所述直线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并沿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布置;两个治具,两个所述治具均设于所述直线机构的输出端并沿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布置,两个所述治具上均安装有待加工零件;第一打磨机构,所述第一打磨机构设于两个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打磨机构用于打磨待加工零件的X轴方向的顶端面;第二打磨机构,所述第二打磨机构设于两个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打磨机构用于打磨待加工零件的Y轴方向的顶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打磨板、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座底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部,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沿所述工作台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打磨板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以用于打磨两个所述治具上的待加工零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外壳、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螺母、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外壳呈X方向布置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呈X方向布置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变压器边柱磁芯组装对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阳王猛柳教成张庭春许锦为夏年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