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鸭笼养的饲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51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鸭笼养的饲料槽,包括在养殖室内搭建多个养殖笼,且养殖笼呈阶梯状排列;上述养殖笼前端设有挂架,上述挂架上安装送料槽,且不同送料槽之间具有高差;上述送料槽中设有送料机构;上述养殖笼外侧设有限制板,上述限制板位于两个送料槽之间,上述限制板上端靠近上方的送料机构末端,上述限制板下端靠近下方送料机构首端,由限制板引导上方的送料机构的饲料落入下方的送料机构,以期望解决分笼和分层圈养蛋鸭时,工作人员投喂饲料的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人员投喂饲料的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人员投喂饲料的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鸭笼养的饲料槽


[0001]本技术涉及家禽养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鸭笼养的饲料槽。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蛋鸭养殖生产仍以传统的地面平养模式为主导,约占蛋鸭养殖总量的90%以上。地面平养模式的优点是顺应鸭子的自然习性、投资少、回报快,适合小型养殖户。但是地面平养模式的存在占地面积大,单位面积内的饲养量偏低的缺陷;同时地面平养模式可能存在粪污对水质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更为重要的,地面平养模式过程中蛋鸭的鸭脚掌与地面粪污可能会直接接触,从而容易引发蛋鸭出现脚掌炎、胸部炎症风险。在环境治理需求逐渐增大的前提下,水域放养的区域逐渐被约束,导致蛋鸭饲养空间被压缩,因此笼养蛋鸭是规模养殖的必然趋势。
[0003]现有的蛋鸭笼养,会将不同批次的蛋鸭进行分笼养殖,对于现有投料方式而言,养殖室虽然可以采用自动投料设备进行饲喂,但是自动投料设备的成本较高,对于部分养殖室而言,其养殖规模处于扩大状态,故在养殖产量未确定的情况下,养殖规模可能出现调整,因此不会搭建成本较大的自动投料设备,而是通过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投喂。由于饲料需要在不同养殖笼之间频繁投喂,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养殖室为了保证各个养殖笼相对独立,在分笼养殖的基础上,将各个养殖笼进行分层养殖,以保证各个养殖笼具有一定的间隔作用,导致投喂难度和工作量加大,因此,如何降低工作人员在投喂过程中的工作强度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鸭笼养的饲料槽,以期望解决分笼和分层圈养蛋鸭时,工作人员投喂饲料的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鸭笼养的饲料槽,包括在养殖室内搭建多个养殖笼,且养殖笼呈阶梯状排列;上述养殖笼前端设有挂架,上述挂架上安装送料槽,且不同送料槽之间具有高差;上述送料槽中设有送料机构;上述养殖笼外侧设有限制板,上述限制板位于两个送料槽之间,上述限制板上端靠近上方的送料机构末端,上述限制板下端靠近下方送料机构首端,由限制板引导上方的送料机构的饲料落入下方的送料机构。
[0007]作为优选,上述送料槽包括遮挡槽,上述遮挡槽两端设有支架,上述送料机构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由支架分别固定驱动轮和从动轮,上述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套设皮带,上述皮带穿过遮挡槽。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限制板上端设有第一弹性刮板,上述限制板下端设有第二弹性刮板,上述第一弹性刮板抵触从动轮上的皮带,上述第二弹性刮板抵触驱动轮上的皮带。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挂架下端与皮带上端之间设有进料间隙,上述限制板
与挂架之间具有落料间隙,上述从动轮置于落料间隙上方。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皮带包括受力层,上述受力层下端设有防脱层,上述受力层上端设有防水层,上述防水层上设有网状纹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0012]本技术通过殖笼呈阶梯状排列,形成具有一定隔断作用的分笼分层养殖,通过挂架安装送料槽,使每个送料槽能够对应不同的养殖笼,通过送料机构进行送料,通过限制板在重力作用下,使上方养殖笼的送料槽中的饲料落入下方养殖笼的送料槽中。
[0013]本技术的送料机构通过通过皮带移动饲料,其中一个送料槽中的皮带经过从动轮时,饲料从皮带上落出,在重力和限制板的作用下,前一个送料槽中的饲料落入到后一个送料槽中的皮带上,完成一次传递,使饲料在分笼分层的养殖笼之间进行传递。
[0014]本技术通过第一弹性刮板和第二弹性刮板抵触皮带,从而避免饲料吸附在皮带上,影响送料机构正常运行。
[0015]本技术通过落料间隙保证饲料具有足够空间从上方送料槽的皮带落入下方送料槽的皮带上,通过进料间隙保证皮带经过养殖笼时,皮带上铺设的饲料厚度相对合理,避免饲料在皮带堆积出现倾倒风险。
[0016]本技术通过防水层避免皮带被浸润,通过防脱层增大皮带与驱动轮、从动轮的摩擦系数,从而保证皮带移动过程不出现抖动,通过网状纹路避免饲料在皮带上随意滑动,有助于皮带运输饲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送料槽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限制板工作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皮带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网状纹路分布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养殖笼、2

送料槽、3

送料机构、4

限制板、5

皮带、6

进料间隙、7

落料间隙、101

挂架、201

遮挡槽、202

支架、301

驱动轮、302

从动轮、401

第一弹性刮板、402

第二弹性刮板、501

受力层、502

防脱层、503

防水层、504

网状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鸭笼养的饲料槽,包括在养殖室内搭建多个养殖笼1,且养殖笼1呈阶梯状排列;其中养殖笼1为现有商品,养殖笼1是蛋鸭的主要生活环境,为了保证养殖笼1相对整洁,易于清洗,养殖笼1的主要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为保证通风,养殖笼1通常采用网格状。上述养殖笼1前端设有挂架101,其中挂架101通过现有金属架体,通过挂架101采用锁扣的形式固定在养殖笼1前端,易于拆卸和安装。上
述挂架101上安装送料槽2,且不同送料槽2之间具有高差;其挂架101与送料槽2通过焊接的形式进行固定,当挂架2锁紧在养殖笼1上,则养殖笼1向送料槽2提供支撑。
[0026]上述送料槽2中设有送料机构3;由于养殖笼1呈阶梯状排列,故送料机构3相互平行时,上方送料机构3末端置于下方送料机构3首端的上方;以便于饲料由一个养殖笼1的送料槽2移动到另一个养殖笼1的送料槽2中。
[0027]其中,送料槽2的长度大于养殖笼1的宽度,上述养殖笼1外侧设有限制板4,上述限制板4位于两个送料槽2之间,上述限制板4上端靠近上方的送料机构3末端,上述限制板4下端靠近下方送料机构3首端,由限制板4引导上方的送料机构3的饲料落入下方的送料机构3。饲料最上方养殖笼1的送料机构3进行投料,饲料通过送料机构3持续进入送料槽2,途径送料槽2时,可供养殖笼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鸭笼养的饲料槽,包括在养殖室内搭建多个养殖笼(1),且养殖笼(1)呈阶梯状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笼(1)前端设有挂架(101),所述挂架(101)上安装送料槽(2),且不同送料槽(2)之间具有高差;所述送料槽(2)中设有送料机构(3);所述养殖笼(1)外侧设有限制板(4),所述限制板(4)位于两个送料槽(2)之间,所述限制板(4)上端靠近上方的送料机构(3)末端,所述限制板(4)下端靠近下方送料机构(3)首端,由限制板(4)引导上方的送料机构(3)的饲料落入下方的送料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鸭笼养的饲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槽(2)包括遮挡槽(201),所述遮挡槽(201)两端设有支架(202),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驱动轮(301)和从动轮(302),由支架(202)分别固定驱动轮(301)和从动轮(302),所述驱动轮(301)和从动轮(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莫寒杨朝武彭涵熊霞余春林张增荣杨礼胡陈明夏波宋小燕陈家磊蒋小松杜华锐李晴云朱师良刘思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