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支撑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针对现有的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移动不便,并且调节过程繁琐,降低实用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板,中间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调节槽,调节槽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板,两个调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底槽,底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平槽,两个平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平板,平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板,延伸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移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好,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移动方便,并且调节过程简单便捷,提高实用性。提高实用性。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支撑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主干道区由于交通流量大,各种管线交错分布,所以无法对老损的管道进行开挖修复,只能进行非开挖修复。
[0003]但是目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移动不便,并且调节过程繁琐,降低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移动不便,并且调节过程繁琐,降低实用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板,中间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调节槽,调节槽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板,两个调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底槽,底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平槽,两个平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平板,平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板,延伸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移动轮,平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板,操作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中间板的前侧开设有前槽,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从动孔,从动孔内滑动安装有从动板,两个调节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从动槽,从动板与从动槽相适配,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主动槽,两个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主动板,主动板与从动板之间铰接有铰接板,前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横板的顶部开设有旋转孔,旋转孔内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螺孔,旋转轴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旋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操作板的顶部开设有螺槽。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螺丝孔,前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螺丝槽,相连通的螺丝孔和螺丝槽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丝。
[0008]优选的,所述底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孔,前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孔,操作板滑动安装于第一孔和第二孔内。
[0009]优选的,所述前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稳定槽,旋转轴转动安装于稳定槽内,提高旋转轴转动时的稳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主动板的底部与主动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对主动板进行限位处理。
[0011]优选的,所述平板的底部与平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对平板进行限位处理。
[0012]本技术中,所述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通过移动轮便于对
支撑装置进行移动,然后将螺丝从螺丝槽内旋出,拉动操作板,平板带动延伸板进行移动,延伸板带动移动轮进行移动,直至丝杆与螺槽相接触,然后拉动第二支撑板,使得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与管道内壁面紧密接触,然后转动旋转轴,旋转轴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带动主动板上移,主动板通过铰接板带动从动板进行移动,使得从动板卡入与其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的从动槽内,此时丝杆旋入螺槽内,此时移动轮移入底槽内。
[0013]本技术实用性好,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移动方便,并且调节过程简单便捷,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支撑板;2、中间板;3、调节板;4、第二支撑板;5、平板;6、延伸板;7、操作板;8、安装板;9、从动板;10、主动板;11、铰接板;12、横板;13、旋转轴;14、丝杆;15、螺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参照图1
‑
3,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板2,中间板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调节槽,调节槽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板3,两个调节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开设有底槽,底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平槽,两个平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平板5,平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板6,延伸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移动轮,平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板7,操作板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中间板2的前侧开设有前槽,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从动孔,从动孔内滑动安装有从动板9,两个调节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从动槽,从动板9与从动槽相适配,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主动槽,两个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主动板10,主动板10与从动板9之间铰接有铰接板11,前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12,横板12的顶部开设有旋转孔,旋转孔内转动安装有旋转轴13,旋转轴13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主动板10的顶部开设有螺孔,旋转轴13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旋转轴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4,操作板7的顶部开设有螺槽15。
[0020]本实施例中,安装板8的顶部开设有螺丝孔,前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螺丝槽,相连通的螺丝孔和螺丝槽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丝。
[0021]本实施例中,底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孔,前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孔,操作板7滑动安装于第一孔和第二孔内。
[0022]本实施例中,前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稳定槽,旋转轴13转动安装于稳定槽内,提高旋转轴13转动时的稳定性。
[0023]本实施例中,主动板10的底部与主动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对主动板10进行限位处理。
[0024]本实施例中,平板5的底部与平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对平板5进行限位处理。
[0025]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移动轮便于对支撑装置进行移动,然后将螺丝从螺丝槽内旋出,拉动操作板7,操作板7带动平板5进行移动,平板5带动延伸板6进行移动,延伸板6带动移动轮进行移动,直至丝杆14与螺槽相接触,然后拉动第二支撑板4,使得第二支撑板4的顶部与管道内壁面紧密接触,然后转动旋转轴13,旋转轴13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带动主动板10上移,主动板10通过铰接板11带动从动板9进行移动,使得从动板9卡入与其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的从动槽内,此时丝杆14旋入螺槽15内,此时移动轮移入底槽内。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预处理钢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板(2),中间板(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调节槽,调节槽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板(3),两个调节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开设有底槽,底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平槽,两个平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平板(5),平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板(6),延伸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移动轮,平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板(7),操作板(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中间板(2)的前侧开设有前槽,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从动孔,从动孔内滑动安装有从动板(9),两个调节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从动槽,从动板(9)与从动槽相适配,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主动槽,两个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主动板(10),主动板(10)与从动板(9)之间铰接有铰接板(11),前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12),横板(12)的顶部开设有旋转孔,旋转孔内转动安装有旋转轴(13),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乐洋,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力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