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稳定膝关节角度和胫骨旋转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865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利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稳定膝关节角度和胫骨旋转的装置,包括支撑块、皮垫和支撑杆,所述支撑块左侧面开设有插孔,且支撑块前侧面设置有插第一限位螺丝,同时第一限位螺丝贯穿插孔,所述皮垫设置在支撑块上侧面,且支撑块上侧面开设有凹槽,同时凹槽设置在皮垫之间,所述凹槽分别贯穿支撑块前后两侧面,且凹槽内侧面设置有防护垫。该有利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稳定膝关节角度和胫骨旋转的装置,设置有支撑杆、调节杆、插杆和支撑块,通过使用第二限位螺丝对L形板和调节板进行固定,使得支撑杆和调节杆得到固定,致使插杆能够对支撑块支撑作用,让支撑块能够稳定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得病人手术时不溶于受影响。不溶于受影响。不溶于受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利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稳定膝关节角度和胫骨旋转的装置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膝关节
,具体为一种有利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稳定膝关节角度和胫骨旋转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髌骨与股骨的髌面相接,股骨的内、外侧髁相对,膝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附着于各关节面的周缘,周围有韧带加固,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0003]现在的膝关节交叉韧带在重建手术时,需要对手术床上指定位置进行垫高,使得足跟得以受力从而获得合适的膝关节屈曲角度,这样不但麻烦,且稳定性不好,影响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稳定膝关节角度和胫骨旋转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的膝关节交叉韧带在重建手术时,需要对手术床上指定位置进行垫高,使得足跟得以受力从而获得合适的膝关节屈曲角度,这样不但麻烦,且稳定性不好,影响手术的进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利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稳定膝关节角度和胫骨旋转的装置,包括支撑块、皮垫和支撑杆,所述支撑块左侧面开设有插孔,且支撑块前侧面设置有插第一限位螺丝,同时第一限位螺丝贯穿插孔,所述皮垫设置在支撑块上侧面,且支撑块上侧面开设有凹槽,同时凹槽设置在皮垫之间,所述凹槽分别贯穿支撑块前后两侧面,且凹槽内侧面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内侧面设置有挡板,且挡板设置在凹槽前内侧,所述挡板后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带,且第一固定带后侧面设置有子魔术贴,同时挡板后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设置在第一固定带左侧,且第二固定带前侧面设置有母魔术贴,同时母魔术贴与子魔术贴相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支撑块左下侧,且支撑杆下侧面设置有L形板,同时L形板右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L形板右侧设置有调节板,且调节板左侧面设置有滑块,同时滑块设置在滑槽内部,所述调节板左侧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设置在滑块下方,所述L形板通过第二限位螺丝与螺纹孔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左侧面设置有内螺纹筒,且内螺纹筒内部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右端依次贯穿内螺纹筒和支撑杆左侧面,且螺纹杆左端设置有转把。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内侧设置有调节杆,且调节杆左侧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同时第一限位孔与螺纹杆相连接,所述调节杆上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右侧面设置有插杆,同时插杆设置在插孔内部,所述插杆前侧面开设有第二限位孔,且第二限位孔与第一限位螺丝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凹槽的长度等于支撑块的宽度。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板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调节板与L形板之间构成“U”形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直径等于螺纹杆的外径,且第一限位孔呈等间距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插杆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插孔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且插杆前侧面第二限位孔呈等间距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有利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稳定膝关节角度和胫骨旋转的装置,
[0013](1)设置有支撑杆、调节杆、插杆和支撑块,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使用第二限位螺丝对L形板和调节板进行固定,使得支撑杆和调节杆得到固定,从而致使插杆能够对支撑块支撑作用,让支撑块能够稳定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得病人手术时不溶于受影响;
[0014](2)设置有凹槽、防护垫、挡板、第一固定带、子魔术贴、第二固定带和母魔术贴,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让病人足跟放入到凹槽内部,且通过防护垫的作用,使得病人脚步舒适性更好,且让病人脚底贴合在挡板上,通过让第二固定带上的母魔术贴与第一固定带上的子魔术贴相连接,致使病人脚步得到固定,致使手术时,病人脚部不容易移动的情况;
[0015](3)设置有支撑杆、螺纹杆、调节杆和第一限位孔,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调节调节杆,使得支撑块的高度方便调节,且通过让螺纹杆进入到第一限位孔内部,致使调节杆能够得到限位,从而让支撑块能够起到稳定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支撑块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L形板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调节板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调节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调节杆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支撑块,2、插孔,3、第一限位螺丝,4、皮垫,5、凹槽,6、防护垫,7、挡板,8、第一固定带,9、子魔术贴,10、第二固定带,11、母魔术贴,12、支撑杆,13、L形板,14、滑槽,15、调节板,16、滑块,17、螺纹孔,18、第二限位螺丝,19、内螺纹筒,20、螺纹杆,21、转把,22、调节杆,23、第一限位孔,24、固定块,25、插杆,26、第二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9,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利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稳定膝关节角度和胫骨旋转的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9所示,支撑块1左侧面开设有插孔2,且支撑块1前侧面设置有插第一限位螺丝3,同时第一限位螺丝3贯穿插孔2,皮垫4设置在支撑块1上侧面,且支撑块1上侧面开设有凹槽5,同时凹槽5设置在皮垫4之间,凹槽5分别贯穿支撑块1前后两侧面,且凹槽5内侧面设置有防护垫6,凹槽5的长度等于支撑块1的宽度,使得病人足跟能够全面放入到凹槽5内部得到支撑,防护垫6内侧面设置有挡板7,且挡板7设置在凹槽5前内侧,挡板7后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带8,且第一固定带8后侧面设置有子魔术贴9,同时挡板7后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带10,第二固定带10设置在第一固定带8左侧,且第二固定带10前侧面设置有母魔术贴11,同时母魔术贴11与子魔术贴9相连接。
[0028]如图1、图2、图3、图5、图6和图7所示,支撑杆12设置在支撑块1左下侧,且支撑杆12下侧面设置有L形板13,同时L形板13右侧面开设有滑槽14,L形板13右侧设置有调节板15,且调节板15左侧面设置有滑块16,调节板15通过滑块16与滑槽14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调节板15与L形板13之间构成“U”形结构,通过调节板15与L形板13与床沿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利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稳定膝关节角度和胫骨旋转的装置,包括支撑块(1)、皮垫(4)和支撑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左侧面开设有插孔(2),且支撑块(1)前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螺丝(3),同时第一限位螺丝(3)贯穿插孔(2),所述皮垫(4)设置在支撑块(1)上侧面,且支撑块(1)上侧面开设有凹槽(5),同时凹槽(5)设置在皮垫(4)之间,所述凹槽(5)分别贯穿支撑块(1)前后两侧面,且凹槽(5)内侧面设置有防护垫(6),所述防护垫(6)内侧面设置有挡板(7),且挡板(7)设置在凹槽(5)前内侧,所述挡板(7)后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带(8),且第一固定带(8)后侧面设置有子魔术贴(9),同时挡板(7)后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带(10),所述第二固定带(10)设置在第一固定带(8)左侧,且第二固定带(10)前侧面设置有母魔术贴(11),同时母魔术贴(11)与子魔术贴(9)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稳定膝关节角度和胫骨旋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设置在支撑块(1)左下侧,且支撑杆(12)下侧面设置有L形板(13),同时L形板(13)右侧面开设有滑槽(14),所述L形板(13)右侧设置有调节板(15),且调节板(15)左侧面设置有滑块(16),同时滑块(16)设置在滑槽(14)内部,所述调节板(15)左侧面开设有螺纹孔(17),且螺纹孔(17)设置在滑块(16)下方,所述L形板(13)通过第二限位螺丝(18)与螺纹孔(17)相连接,所述支撑杆(12)左侧面设置有内螺纹筒(19),且内螺纹筒(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松许伟华冯勇王若禺金鑫刘绍恺韩立志陈果龚天伦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