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43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装在第一壳体的第一线圈、第一U型导体和电流输出引脚,漏流互感器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装在第二壳体的第二线圈、第二U型导体和漏流输出引脚;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下叠加在一起;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使电流互感器与漏流互感器装配便捷,还能够保证电流互感器与漏流互感器不脱离,且结构紧凑,可以实现模块化装配。可以实现模块化装配。可以实现模块化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互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一种组合式互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用于检测工作电流,漏流互感器用于检测漏电流。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上下叠加在一起后与PCB板配合,以此减少占用空间。由于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在上下叠加状态,仅仅是电流互感器的壳体靠在漏流互感器的壳体顶面,因而,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轴向缺乏限位,导致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极易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其能够防止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脱离。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装在第一壳体的第一线圈、第一U型导体和电流输出引脚,漏流互感器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装在第二壳体的第二线圈、第二U型导体和漏流输出引脚;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下叠加在一起;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卡扣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外侧面底部和所述第二壳体外侧面顶部中的一个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凸耳,各凸耳分别设有卡槽或卡孔,所述第一壳体外侧面底部和所述第二壳体外侧面顶部中的另一个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卡块,卡块与卡槽或卡孔一一卡接配合。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流输出引脚的数量为两个,该两电流输出引脚与一第一塑料件通过嵌件注塑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且两电流输出引脚并列。
[0007]进一步的,所述漏流输出引脚的数量为两个,该两漏流输出引脚与一第二塑料件通过嵌件注塑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且两漏流输出引脚并列。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用于插装所述电流输出引脚及第一塑料件且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第一插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用于插装所述漏流输出引脚及第二塑料件且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第二插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槽呈U型,且其相对的两槽侧面分别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塑料件退出并位于上下方向上的第一挡条。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插槽呈U型,且其相对的两槽侧面分别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塑料件退出并位于上下方向上的第二挡条。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中部具有上下贯通的空腔,所述第一U型导体的一端向下穿过该空腔,所述第一U型导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侧;所述第二壳体外侧面设有一
凸块,该凸块设有供所述电流输出引脚穿过的插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漏流互感器还包括环形屏蔽罩,该环形屏蔽罩套在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二线圈之间;所述屏蔽罩侧面具有开口。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由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卡扣连接,使得本技术不仅使电流互感器与漏流互感器装配便捷,还能够保证电流互感器与漏流互感器不脱离,且结构紧凑,可以实现模块化装配。
[0016]2、所述电流输出引脚的数量为两个,该两电流输出引脚的中部与一第一塑料件通过嵌件注塑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可以保证两电流输出引脚的中心距尺寸精度较高。所述漏流输出引脚的数量为两个,该两漏流输出引脚的中部与一第二塑料件通过嵌件注塑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可以保证两漏流输出引脚的中心距尺寸精度较高。
[0017]3、所述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的设置,使所述电流输出引脚及第一塑料件、所述漏流输出引脚及第二塑料件的装配较为便捷。
[0018]4、所述漏流互感器还包括环形屏蔽罩,该环形屏蔽罩套在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二线圈之间,使本技术可以利用该屏蔽罩起到抗磁作用。
[001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壳体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0022]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壳体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0023]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壳体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0024]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壳体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0025]图6是本技术的电流互感器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的漏流互感器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8]图9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请参见图1

图1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30和漏流互感器40,电流互感器30包括第一壳体1,以及装在第一壳体1的第一线圈3、第一U型导体2和电流输出引脚4,漏流互感器40包括第二壳体6,以及装在第二壳体6的第二线圈8、第二U型导体7和漏流输出引脚9;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6上下叠加在一起,且第一U型导体2的一端、电流输出引脚4的下端分别穿过第二壳体6;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6卡扣连接。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外侧面底部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凸耳16,各
凸耳16分别设有卡孔161,所述第二壳体6外侧面顶部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卡块66,卡块66与卡孔161一一卡接配合。所述卡孔161、卡块66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卡孔161可以采用卡槽代替。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外侧面底部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卡块,所述第二壳体外侧面顶部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凸耳,各凸耳分别设有卡槽或卡孔,该卡槽或卡孔与卡块一一卡接配合。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流输出引脚4的数量为两个,该两电流输出引脚4与一第一塑料件5通过嵌件注塑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且两电流输出引脚4并列;所述漏流输出引脚9的数量为两个,该两漏流输出引脚9与一第二塑料件10通过嵌件注塑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且两漏流输出引脚9并列。如此,可以确保两电流输出引脚4、两漏流输出引脚9的中心距尺寸精度较高。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设有用于插装所述电流输出引脚4及第一塑料件5且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第一插槽11;所述第二壳体6设有用于插装所述漏流输出引脚9及第二塑料件10且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第二插槽61。所述第二插槽12呈U型,且其相对的两槽侧面分别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塑料件5退出并位于上下方向上的一第一挡条111,两第一挡条1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插槽61呈U型,且其相对的两槽侧面分别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塑料件10退出并位于上下方向上的一第二挡条611,两第二挡条611之间具有间隙。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6中部具有上下贯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装在第一壳体的第一线圈、第一U型导体和电流输出引脚,漏流互感器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装在第二壳体的第二线圈、第二U型导体和漏流输出引脚;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下叠加在一起;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卡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面底部和所述第二壳体外侧面顶部中的一个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凸耳,各凸耳分别设有卡槽或卡孔,所述第一壳体外侧面底部和所述第二壳体外侧面顶部中的另一个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卡块,卡块与卡槽或卡孔一一卡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输出引脚的数量为两个,该两电流输出引脚与一第一塑料件通过嵌件注塑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且两电流输出引脚并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流输出引脚的数量为两个,该两漏流输出引脚与一第二塑料件通过嵌件注塑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且两漏流输出引脚并列。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离的组合式互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达黄艇陶学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凯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