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初光专利>正文

跃层车库、复合停车库及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33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25
本公开提供一种跃层车库,其包括:底停车层、顶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停车层和顶板之间的车库侧壁;以及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所述中间停车层设置于所述底停车层和顶板之间;每层中间停车层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层行驶车道,所述中间层行驶车道用于车辆通行,以及中间层停车位,所述中间层停车位设置于所述中间层行驶车道的至少一侧;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停车层形成有至少一个镂空区域,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停车层与至少一个车库侧壁形成有镂空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停车层形成有镂空区域,并且,所述中间停车层的至少一部分连接于所述车库侧壁。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复合停车库及建筑物。及建筑物。及建筑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跃层车库、复合停车库及建筑物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跃层车库、复合停车库及建筑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的越来越多,对停车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大城市,停车难和乱停车引发了很多社会和经济矛盾。
[0003]当楼宇在建设时,一般都会同时建设地下立体车库。但是,从节约开支的角度考虑,地下停车场一般层高较低,这使得使用者的体验很差,另一方面,如果提高地下停车场的层高,则会使得地下停车场的埋置深度或建筑高度大幅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跃层车库、复合停车库及建筑物。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跃层车库,其包括:
[0006]底停车层,所述底停车层包括:至少一个底层行驶车道,所述底层行驶车道用于车辆通行,以及底层停车位,所述底层停车位设置于所述底层行驶车道的至少一侧;
[0007]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停车层之间间隔预定距离设置;
[0008]车库侧壁,所述车库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停车层和顶板;以及
[0009]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所述中间停车层设置于所述底停车层和顶板之间;每层中间停车层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层行驶车道,所述中间层行驶车道用于车辆通行,以及中间层停车位,所述中间层停车位设置于所述中间层行驶车道的至少一侧;
[00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停车层形成有至少一个镂空区域,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停车层与至少一个车库侧壁形成有镂空区域;
[0011]或者,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停车层形成有镂空区域,并且,所述中间停车层的至少一部分连接于所述车库侧壁。
[0012]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数量为一层时,所述中间停车层通过连接车道与所述底停车层连通,车辆通过所述连接车道从底停车层移动至中间停车层和/或从中间停车层移动至底停车层。
[0013]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数量为一层时,所述中间停车层通过车辆输送装置与所述底停车层连通,车辆通过所述车辆输送装置从底停车层移动至中间停车层和/或从中间停车层移动至底停车层。
[0014]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数量为两层以上时,相邻的中间停车层之间通过连接车道连接,以便车辆通过连接车道从上中间停车层移动至下中间停车层和/或从下中间停车层移动至上中间停车层,并且最下中间停车层通过连接车道与底停车层连通,以便车辆通过连接车道从最下中间停车层移动至底停车层和/或从底停车层移动至最下中间停车层。
[0015]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数量为
两层以上时,相邻的中间停车层之间通过车辆输送装置连接,以便车辆通过车辆输送装置从上中间停车层移动至下中间停车层和/ 或从下中间停车层移动至上中间停车层,并且最下中间停车层通过车辆输送装置与底停车层连通,以便车辆通过车辆输送装置从最下中间停车层移动至底停车层和/或从底停车层移动至最下中间停车层。
[0016]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连接车道为直线形状、折线形状或者为弯曲形状。
[0017]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不同中间停车层的镂空区域在同一竖向上。
[0018]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至少一个中间停车层的镂空区域与其他中间停车层的镂空区域不在同一竖直方向上。
[0019]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跃层车库包括进入车道,车辆通过所述进入车道进入所述底停车层和/或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一个中间停车层。
[0020]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通过所述进入车道,车辆直接进入所述底停车层、或者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一个中间停车层。
[0021]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跃层车库包括驶出车道,车辆通过所述驶出车道离开所述底停车层和/或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一个中间停车层。
[0022]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通过所述驶出车道,车辆直接从所述底停车层、或者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一个中间停车层离开所述跃层车库。
[0023]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当所述中间停车层形成有镂空区域时,所述镂空区域沿所述中间停车层的中间层行驶车道的方向设置。
[0024]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镂空区域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中间层停车位。
[0025]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在与所述镂空区域对应的底停车层区域中设置有人行步道、景观带和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0026]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在与所述镂空区域对应的底停车层区域中设置有底层行驶车道,所述镂空区域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底层行驶车道的宽度。
[0027]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在与所述镂空区域对应的底停车层区域中设置有底层行驶车道,所述镂空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底层行驶车道的宽度。
[0028]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底停车层设置的行驶车道与所述中间停车层的行驶车道在竖向上对齐。
[0029]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底停车层设置的行驶车道与所述中间停车层的行驶车道中的至少一个行驶车道在水平方向上与其余的行驶车道中的至少一个错开设置。
[0030]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底停车层的投影面积小于等于所述中间停车层的投影面积。
[0031]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底停车层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中间停车层的投影面积。
[0032]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还包括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用于对停放的车辆充电。
[0033]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充电装置设置于底层停车位和/或中间层停车位的侧部,以通过所述充电装置向停放在底层停车位和/或中间层停车位的车辆充电。
[0034]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充电装置还用于向设置所述充电装置的底层停车位/中间层停车位的相邻的停车位所停放的车辆充电。
[0035]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两列停车位之间的相邻停车位之间。
[0036]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中间停车层通过支撑柱支撑,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
[0037]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充电装置设置于所述镂空区域内,充电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充电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停车位附近,用于对停车位所停放的车辆充电。
[0038]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跃层车库,所述充电装置被悬挂在所述镂空区域内,所述充电装置连接有多根充电线,多根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停车层,所述底停车层包括:至少一个底层行驶车道,所述底层行驶车道用于车辆通行,以及底层停车位,所述底层停车位设置于所述底层行驶车道的至少一侧;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停车层之间间隔预定距离设置;车库侧壁,所述车库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停车层和顶板;以及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所述中间停车层设置于所述底停车层和顶板之间;每层中间停车层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层行驶车道,所述中间层行驶车道用于车辆通行,以及中间层停车位,所述中间层停车位设置于所述中间层行驶车道的至少一侧;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停车层形成有至少一个镂空区域,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停车层与至少一个车库侧壁形成有镂空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停车层形成有镂空区域,并且,所述中间停车层的至少一部分连接于所述车库侧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数量为一层时,所述中间停车层通过连接车道与所述底停车层连通,车辆通过所述连接车道从底停车层移动至中间停车层和/或从中间停车层移动至底停车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数量为一层时,所述中间停车层通过车辆输送装置与所述底停车层连通,车辆通过所述车辆输送装置从底停车层移动至中间停车层和/或从中间停车层移动至底停车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数量为两层以上时,相邻的中间停车层之间通过连接车道连接,以便车辆通过连接车道从上中间停车层移动至下中间停车层和/或从下中间停车层移动至上中间停车层,并且最下中间停车层通过连接车道与底停车层连通,以便车辆通过连接车道从最下中间停车层移动至底停车层和/或从底停车层移动至最下中间停车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数量为两层以上时,相邻的中间停车层之间通过车辆输送装置连接,以便车辆通过车辆输送装置从上中间停车层移动至下中间停车层和/或从下中间停车层移动至上中间停车层,并且最下中间停车层通过车辆输送装置与底停车层连通,以便车辆通过车辆输送装置从最下中间停车层移动至底停车层和/或从底停车层移动至最下中间停车层。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车道为直线形状、折线形状或者为弯曲形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不同中间停车层的镂空区域在同一竖向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中间停车层的镂空区域与其他中间停车层的镂空区域不在同一竖直方向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跃层车库包括进入车道,车辆通过所述进入车道进入所述底停车层和/或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一个中间停车层。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进入车道,车辆直接进入所述底停车层、或者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一个中间停车层。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跃层车库包括驶出车道,车辆通过
所述驶出车道离开所述底停车层和/或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一个中间停车层。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驶出车道,车辆直接从所述底停车层、或者所述至少一层中间停车层的一个中间停车层离开所述跃层车库。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间停车层形成有镂空区域时,所述镂空区域沿所述中间停车层的中间层行驶车道的方向设置。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中间层停车位。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镂空区域对应的底停车层区域中设置有人行步道、景观带和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镂空区域对应的底停车层区域中设置有底层行驶车道,所述镂空区域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底层行驶车道的宽度。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镂空区域对应的底停车层区域中设置有底层行驶车道,所述镂空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底层行驶车道的宽度。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停车层设置的行驶车道与所述中间停车层的行驶车道在竖向上对齐。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停车层设置的行驶车道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光初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初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