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床,所述底座的上端固接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上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螺纹杆上对称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每段所述螺纹上均螺接有一个第一板件;每个所述第一板件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板件;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同轴固接有一个从动锥齿轮,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一个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同轴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摇把;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连接有转块,支撑板左侧设有一个滑槽,转块的端部固接有一个滑块;解决了现有护理床防护不够,护理操作不便,无法根据儿童体型调整,不具备哄睡功能等问题。备哄睡功能等问题。备哄睡功能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床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院的临床治疗中护理床时一类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好的护理床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护理难度,提升护理效率,减轻医护人员以及陪护家属的负担,提升护理效果,帮助病人早日康复;在对儿童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同样需要用到护理床,现有用于儿科的护理床多缺少足够的防护措施,儿童好动容易掉落,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措施较好的护理床则不便于护理操作,降低护理效率,加重护理人员负担;现有护理床一般较大,且不能根据患儿体型调整,患儿缺乏安全感,容易影响患儿的休息甚至不配合治疗,且现有护理床多不具备哄睡功能,加重了护理人员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床,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护理床安全防护不够,护理操作不便,面积较大无法根据儿童体型调整,不具备哄睡功能等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理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接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上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撑板,支撑板前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螺纹杆上对称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每段所述螺纹上均螺接有一个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均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板件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板件,一对所述第二板件间相互配合;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同轴固接有一个从动锥齿轮,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一个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主动锥齿轮同轴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摇把;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转块,支撑板左侧设有一个滑槽,转块的端部固接有一个可沿滑槽滑动的滑块。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件包括一个第一底板和一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二板件包括第二底板和一个第二侧板;每个所述第一底板内侧均设有T型滑道,每个所述第二底板的外侧均设有一个可沿对应T型滑道滑动的T型滑块;一对所述第二底板上方铺设有可更换的床垫,所述第二底板的后端均设有与床垫对应的挡板,挡板下端设有限位块,支撑板上设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支撑板前端转动连接有一个挡块,所述挡块与相应第二侧板相配合。
[000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侧板上均设有多个第一滑杆和第一滑道,每个所述第一滑杆均可沿对应的第一滑道滑动;每个所述第二板件上均设有多个第二滑杆和第二滑道,每个所述第二滑杆均可沿对应的第二滑道滑动;每个所述第二底板上均设有多个插块和插槽,每个所述插块可沿对应插槽滑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板上固接的电机,电机输出端固接有一个蜗杆,
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一个与蜗杆相配合的蜗轮,蜗轮与转块同轴固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槽,支撑板上设有一对可沿对应导向槽滑动的导向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固接有一个导向杆,所述第一侧板均可沿导向杆滑动,所述第一侧板均与相应段的螺纹相螺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锥齿轮同轴固接有一个转轴,转轴上端设有卡块,摇把下端设有可与卡块结合的卡槽。
[0011]进一步地,任一所述的第一侧板上端设有外挡罩,外挡罩内滑动连接有内挡罩。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摇把对应的放置篮,任一所述的第二侧板的前端固接有输液架,每个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均固接有拉手,所述底座下端设有多个带脚刹的万向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装置通过螺纹杆带动一对第一板件沿导向杆滑动,实现了对护理床大小的调整,使护理床大小始终比患病儿童略大,配合外挡罩和内挡罩增加患儿的安全感,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将患儿外圈围住,避免患儿从装置上掉下,安全性高。2.本装置通过驱动组件、转块、滑块和滑槽的配合,能够带动患儿缓慢摇晃从而实现哄睡的效果,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3.本装置第二板件和第一板件的滑动连接,通过将第二板件拉出能够将患儿移至装置外部,便于将患儿从护理床上抱出,或进行其他护理操作,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轴测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轴测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主体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支撑板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主体部分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板件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板件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底座,2、连接板,3、支撑板,4、螺纹杆,5、螺纹,6、第一板件,7、第二板件,8、从动锥齿轮,9、主动锥齿轮,10、摇把,11、驱动组件,12、转块,13、滑槽,14、滑块,15、第一底板,16、第一侧板,17、第二底板,18、第二侧板,19、T型滑道,20、T型滑块,21、床垫,22、挡板,23、限位块,24、限位槽,25、第一滑杆,26、第一滑道,27、第二滑杆,28、第二滑道,29、插块,30、插槽,31、挡块,32、电机,33、蜗杆,34、蜗轮,35、导向槽,36、导向块,37、导向杆,38、转轴,39、卡块,40、带脚刹的万向轮,41、外挡罩,42、内挡罩,43、放置篮,44、输液架,45、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照图1
‑
8所示,一种护理床,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接有一个连接板2,连接板2上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撑板3,支撑板3前端与底座1转动连接;为实现护理床大小可调节的目的,所述支撑板3上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4,螺纹杆4上对称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5,每段所述螺纹5上均螺接有一个第一板件6,所述第一板件6均与支撑板3滑动连接;为了实现将患儿从装置内移动至装置外便于护理的目的,每个所述第一板件6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板件7,一对所述第二板件7间相互配合;所述螺纹杆4的左端同轴固接有一个从动锥齿轮8,支撑板3上转动连接有一个主动锥齿轮9,主动锥齿轮9与从动锥齿轮8相啮合,主动锥齿轮9同轴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摇把10;为了达到护理床能够摇晃实现哄睡的目的,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一个驱动组件11,驱动组件11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转块12,支撑板3左侧设有一个滑槽13,转块12的端部固接有一个可沿滑槽13滑动的滑块14。
[0025]使用时,转动摇把10,摇把10带动主动锥齿轮9转动,主动锥齿轮9带动从动锥齿轮8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接有一个连接板(2),连接板(2)上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撑板(3),支撑板(3)前端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上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4),螺纹杆(4)上对称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5),每段所述螺纹(5)上均螺接有一个第一板件(6),所述第一板件(6)均与支撑板(3)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板件(6)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板件(7),一对所述第二板件(7)间相互配合;所述螺纹杆(4)的左端同轴固接有一个从动锥齿轮(8),支撑板(3)上转动连接有一个主动锥齿轮(9),主动锥齿轮(9)与从动锥齿轮(8)相啮合,主动锥齿轮(9)同轴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摇把(10);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一个驱动组件(11),驱动组件(11)连接有一个可转动的转块(12),支撑板(3)左侧设有一个滑槽(13),转块(12)的端部固接有一个可沿滑槽(13)滑动的滑块(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6)包括一个第一底板(15)和一个第一侧板(16),所述第二板件(7)包括第二底板(17)和一个第二侧板(18);每个所述第一底板(15)内侧均设有T型滑道(19),每个所述第二底板(17)的外侧均设有一个可沿对应T型滑道(19)滑动的T型滑块(20);一对所述第二底板(17)上方铺设有可更换的床垫(21),所述第二底板(17)的后端均设有与床垫(21)对应的挡板(22),挡板(22)下端设有限位块(23),支撑板(3)上设有与限位块(23)配合的限位槽(24);所述支撑板(3)前端转动连接有一个挡块(31),所述挡块(31)与相应第二侧板(18)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侧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歌,王淑静,刘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王秋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