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808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卷线装置(1)包括金属制且在其内部形成中空部(31A)的旋钮(30)。旋钮(30)因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部(31A),所以质量轻且壁厚变薄。由此,演奏中的弦的振动的响应变快,音色和音的余韵变好。因为旋钮(30)为金属制,所以可得到高级感。在铸造旋钮(30)时,所需的熔液量较少,为此可使用小的浇口,所以,即使由此处注入熔液也可将在成形的旋钮(30)的表面上所形成的痕迹缩小。由于旋钮(30)的壁厚较薄,所以可取得如下效果,即可抑制在由铸造而成形的旋钮(30)的内部中含有气体而形成气孔。

Winding device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The winding device (1) comprises a knob () made of metal and forming a hollow part (31A) in the interior thereof. The knob (30) is formed with a hollow part (31A) in the interior, so the quality is light and the wall thickness is thinner. Thus, vibration response in playing string faster, timbre and sound good finish. Because the knob (30) is made of metal, an advanced sense can be obtained. In the casting knob (30), melt less required, therefore can use the small gate, so even if the injected liquid can also be formed in the knob (30) i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narrow traces. Because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knob (30) is thinner, the following effects can be obtained,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knob (30) which is formed by casting can be suppressed to form a gas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吉他等弦乐器的卷线装置,尤其涉及卷线装置的旋钮。
技术介绍
吉他等弦乐器包括用来对弦进行调音的卷线装置。卷线装置如在例如实开昭56-10258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具备在弦乐器的头部上设置的主体、转动自如地设置在该主体上的蜗轮副、设置在该蜗轮副的一端部且用于使该蜗轮副转动的旋钮、和经蜗轮而连接在蜗轮副上的卷取轴。在这种卷线装置中,通过在卷取轴上卷绕弦并使旋钮转动而对弦进行卷取或者释放,从而进行调整。但是,用于弦乐器尤其是电吉他、民谣(folk)吉他等中的卷线装置的旋钮大多为金属制,且大多通过锌压铸制造。在旋钮制造中,采用由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的分型模101以及分型模102构成的模具100。另外,图7A是模具100的上剖视图,图7B是图7A中沿A-A线的侧剖视图。在模具100中,从分型模102的浇口100b注入熔液,从分型模101的气体排出口100c将模腔100a内部的气体排出。不过,因为卷线装置的旋钮为金属制而较重,所以演奏中的弦振动的响应变得迟缓,音色或音的余韵不足。此外,在铸造上述那样的旋钮时,由于在旋钮的侧面形成有分型模101以及分型模102的分模线的痕迹与浇口100b的痕迹,所以在作为中·高级产品使用的产品中,需要利用卷形纸等以手工作业除去,并以手工抛光(手抛)来打磨表面。另外,还采取了以使用旋转滚筒的滚磨而一次处理多个旋钮的方法,以替代借助手工抛光的手工作业,不过,由于旋钮较重会产生相互碰撞而造成很多伤痕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旋钮的壁厚较厚,所以在铸造中旋钮内部含有气体而形成气孔,在铸造后进行镀敷加工时,气孔中包含的气体喷出而产生镀敷不良。如上所述,在使用了已有金属制旋钮的情况,存在的问题是不能获得高品质且音质良好的卷线装置。另外,虽然还提供了一种较轻的、不包含由铸造引起的问题的塑料制的旋钮,但因是塑料制而不能得到弦乐器所要求的高级感。
技术实现思路
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其具有高品质,重量轻且音质良好。本专利技术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安装在弦乐器的头部上;蜗轮副,转动自如地设置在该主体上;金属制的旋钮,设置在该蜗轮副的一端部且用于使该蜗轮副转动;卷取轴,经由蜗轮连接在蜗轮副上,在旋钮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本专利技术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中,因为在金属制的旋钮的内部形成了中空部,所以该旋钮的重量变轻且壁厚变薄。由此,演奏中的弦的振动的响应变快,音色或音的余韵变好。此外,因旋钮为金属制,所以可获得高级感。而且,因为还可减少旋钮的金属材料,所以可降低制造成本。不仅如此,在进行旋钮的铸造时,因所需的熔液量少而可使用小的浇口,所以,即使从此处注入熔液也可将在成形的旋钮的表面上形成的浇口的痕迹缩小。进而,由于旋钮的壁厚较薄,所以可抑制在由铸造而成形的旋钮的内部中含有气体而形成气孔。由此,即使在铸造后进行镀敷加工,气体从旋钮的内部的喷出也减少,从而可防止镀敷不良的发生。不仅如此,在通过滚磨以进行研磨的情况下,由于旋钮的重量轻,所以,即使如以往那样相互碰撞,也可抑制造成伤痕的情况。由此,可以通过一次的滚磨对多个旋钮进行研磨,所以可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在此处,为了便于对卷线装置的旋钮进行制造,可采用各种构成。例如,旋钮可以包括罩部,内部中空且在一端具有开口;盖部,装拆自如地设置在该罩部的上述开口上。在这种方案中,在旋钮的制造中可分别地铸造罩部和盖部。在此处,在罩部的铸造时,使用由下部分型模和上部分型模构成的模具,在下部分型模上设置上部分型模,由此形成模腔。下部分型模具有对应于罩部的外周面的形状的凹部。上部分型模具有对应于罩部的内周面的形状的凸部。在形成模腔时,上部分型模的凸部与下部分型模的凹部相对置地设置。在该情况下,浇口设置在上部分型模的对应于罩部的侧部底面的形成部位的一方的位置,气体排出口设置在上部分型模的对应于罩部的侧部底面的形成部位的另一方的位置。通过使用上述那样的模具且从浇口注入熔液,可形成罩部。在该情况下,因分型模的分模线形成在罩部的侧部底面而不显眼。此外,此时所形成的分模线为棱边形状,可通过实施滚磨来除去。进而,因为可将浇口设置在不显眼的位置上,所以浇口的痕迹变得不显眼。此外,旋钮可包括螺纹件。分别在旋钮的罩部以及盖部上形成孔,螺纹件通过罩部以及盖部的孔而将盖部以及罩部装拆自如地固定在蜗轮副的一端部上。具体而言,蜗轮副的一端部贯通插入到盖部的孔中,螺纹件螺纹接合在蜗轮副的一端部上。该情况下,盖部优选包括向罩部的内部突出的凸起部且该凸起部上形成有孔。还优选在罩部上设置有与凸起部相嵌合的凸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因为在金属制的旋钮的内部形成了中空部,所以该旋钮的重量变轻且壁厚变薄。由此,不仅可减少铸造时的材料以及大幅减少在镀敷时的气体喷出及处理时的伤痕等不良情况,而且演奏中的弦的振动的响应加快,从而获得音色或音的余韵变好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卷线装置的概要构成的侧视图。图2A~图2C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旋钮的罩部的概要构成,图2A是图2C的A-A线的剖视图,图2B是图2C的B-B线的剖视图,图2C是俯视图。图3A~图3C表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旋钮的盖部进行表示的概要构成,图3A是图3C的A-A线的剖视图,图3B是图3C的B-B线的剖视图,图3C是俯视图。图4是用来说明图2A~图2C的旋钮的罩部的制造方法的图,是模具的侧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卷线装置的变形例的概要构成的侧视图。图6A~图6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旋钮的盖部的概要构成图,图6A是图6C的A-A线的剖视图,图6B是图6C的B-B线的剖视图,图6C是俯视图。图7A以及7B是用来说明已有的旋钮的制造方法的图,图7A是模具的上剖视图,图7B是图7A的A-A线的侧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1)实施方式的构成参照附图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卷线装置1的概要构成的侧视图。另外,在图1中,主体10的内部以及旋钮30的部分以截面构成来表示。在图1中,覆盖主体10的盖的图示省略。在图1中,附图标记10是在弦乐器的头部上安装的主体,20是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主体10上的蜗轮副,30是设置在蜗轮副20的一端部且在内部具有中空部31A的旋钮,40是卷取弦的卷取轴,50是与蜗轮副20相啮合的蜗轮。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旋钮30进行详细的说明,除此之外的构成以及作用的说明省略。主体10大致由平坦的基部11和从基部11的两侧竖起的轴承12构成。在基部11形成有可令卷取轴40转动自如地支承卷取轴40的支承孔11a。在一方的轴承12上形成大径孔12a,在另一方的轴承12上形成小径孔12b。蜗轮副20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轴承12的大径孔12a以及小径孔12b中。蜗轮副20具备蜗杆轴21,蜗杆轴21上形成有蜗杆22。此外,在蜗杆轴21的前端部形成有与其相比直径较小的安装部23。安装部23的上部的中心形成有螺纹孔(省略图示)。旋钮30包括内部中空且一端具有开口的罩部31、和在罩部31的开口上装拆自如地设置的盖部32。罩部31由盖部32将其开口盖住,借助螺纹件33而装拆自如地固定在蜗杆轴21的安装部23上。罩部31如图2A所示在内部具有中空部3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安装在弦乐器的头部上;蜗轮副,转动自如地设置在该主体上;金属制的旋钮,设置在该蜗轮副的一端部上且用于使该蜗轮副转动;卷取轴,经由蜗轮连接在上述蜗轮副上,在上述旋钮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6-9 2006-1607981.一种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安装在弦乐器的头部上;蜗轮副,转动自如地设置在该主体上;金属制的旋钮,设置在该蜗轮副的一端部上且用于使该蜗轮副转动;卷取轴,经由蜗轮连接在上述蜗轮副上,在上述旋钮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钮包括罩部,内部中空且在一端具有开口;盖部,装拆自如地设置在该罩部的上述开口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孝夫
申请(专利权)人:后藤格特有限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