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过滤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778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过滤润滑系统,一种循环过滤润滑系统,包括循环过滤装置和油箱主体,所述循环过滤装置集成于所述油箱主体的油箱顶板上;所述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循环泵、循环过滤器和循环过滤管路,所述循环泵用于从所述油箱主体的回油腔吸油,油液通过所述循环过滤器过滤后,再通过所述循环过滤管路回到所述油箱主体的吸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地解决传统回油过滤不彻底、杂质多的问题,可以保证润滑系统中油液更清洁,原过滤器不会因为杂质多而经常报警,用户主机设备如齿轮箱不会因为杂质金属问题而导致齿轮磨损加剧,使用寿命减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替代外置式滤油车。滤油车。滤油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过滤润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通用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过滤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通用机械
,不管是高低压润滑系统还是电动机轴承用等润滑系统,主要都是由泵装置、过滤器装置、冷却器装置、油箱、管路系统、仪器、仪表等组成,相关现有技术如下:
[0003]技术专利CN211950841U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功率柱塞泵的高低压润滑系统,包括高压油路和低压油路,高压油路为柱塞泵中的连杆轴瓦和十字头轴瓦润滑,低压油路为柱塞泵中的曲轴轴承、十字头滑轨、减速箱轴承、减速箱齿轮副润滑。该高低压润滑系统分高压油路和低压油路两路进油,高压油路为连杆轴瓦和十字头轴瓦润滑,而低压油路给曲轴轴承、十字头滑轨、减速箱轴承、减速箱齿轮副润滑。通过两台油泵供油,可以更好地保证每条油路的供油量,更好地分配润滑油,避免因润滑支路过多导致润滑油分配不均匀,各个润滑点润滑油量不足的问题,提高润滑油利用率,减少异常。高压油路、低压油路均使用两级过滤,可以减少润滑油中的杂质,提高柱塞泵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0004]技术专利CN210715084U公开了双螺杆泵用集成强制润滑系统,该双螺杆泵用集成强制润滑系统通过启动风冷却器表面的第一冷却器电机与第二冷却器电机,第一冷却器电机与第二冷却器电机方便带动第一齿轮油泵与第二齿轮油泵和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上的风扇启动,第一齿轮油泵与第二齿轮油泵方便带动润滑油经过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与润滑油总进油管,经第一齿轮油泵与第二齿轮油泵方便被输送到双螺杆泵驱动端的轴承和被驱动端轴承及同步齿轮处,而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至润滑油箱内,从而达到具备很好地解决螺杆泵润滑油温度升高的问题。
[0005]然而,目前油液清洁度问题在很多用户现场没在乎或者不注重,使得油液里面的杂质、金属颗粒都数以超标。这不仅会影响泵的使用寿命,油品的质量降低、更会影响现场用户的主机设备,磨损加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液杂质较多导致润滑系统过滤器堵塞报警、主机元器件磨损加快,以及油箱底部油液金属杂质沉淀不易排出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循环过滤润滑系统,可以使油箱里面的油液进行自循环的装置,结构简单,能使回到油箱里面的油液在未进行和主机联机调试的时候就进行过滤,循环过滤精度高,可保证油液清洁度,且不易使杂质沉淀。
[000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循环过滤润滑系统,包括循环过滤装置和油箱主体,所述循环过滤装置集成于所述油箱主体的油箱顶板上;所述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循环泵、循环过滤器和循环过滤管
路,所述循环泵用于从所述油箱主体的回油腔吸油,油液通过所述循环过滤器过滤后,再通过所述循环过滤管路回到所述油箱主体的吸油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吸油腔与所述回油腔之间设置有隔板,用于消除油液循环所带起的气泡。
[0010]进一步的,所述循环过滤器包括双筒管路过滤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双筒管路过滤器的过滤精度设置为25微米,以滤除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的出油口设置有抗震压力表,用于判断所述循环泵是否正常工作。
[0013]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设置为低压泵。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地解决传统回油过滤不彻底、杂质多的问题,可以保证润滑系统中油液更清洁,原过滤器不会因为杂质多而经常报警,用户主机设备如齿轮箱不会因为杂质金属问题而导致齿轮磨损加剧,使用寿命减短。本技术能够替代外置式滤油车。
[0016]传统润滑系统油箱底部采用主泵吸油来使油液流动,但油液中的金属杂质较多且颗粒物较大更容易沉淀,停机清洁的时候清理比较多而且麻烦。本技术可以使油液在进入回油腔的时候就直接通过循环过滤装置将大颗粒杂质过滤掉,最后通过主泵吸油腔进入油箱,油箱内部通过隔板可以除去油液带起的气泡,更好地保证油箱内部的清洁,油液清洁度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过滤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

吸油腔、2

隔板、3

回油腔、4

循环泵、5

循环过滤管路、6

油箱顶板、7

循环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过滤润滑系统,包括循环过滤装置和油箱主体,循环过滤装置集成于油箱主体的油箱顶板6上。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循环泵4、循环过滤器7和循环过滤管路5,循环泵4用于从回油腔3吸油,油液通过循环过滤器7过滤后,再通过循环过滤管路5回到吸油腔1。其中,吸油腔1与回油腔3之间设置有隔板2,用于消除油液循环所带起的气泡。
[0021]该循环过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2]循环泵4启动,将回油腔3的油吸入,经过循环过滤器7,循环过滤器7的出口直接通
向主泵吸油腔1。主泵吸油腔1的油液可以通过隔板2流到回油腔3。在主泵未启动前,先开启循环过滤装置,使油液开始自循环,先过滤直接从主机回到油箱的油液,起到从来源处截断大部分杂质或大颗粒金属物资的作用。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循环过滤器7包括双筒管路过滤器。可选的,双筒管路过滤器的过滤精度设置为25微米,以滤除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
[002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循环泵4的出油口设置有抗震压力表,用于判断循环泵4是否正常工作或是否损坏,使整套润滑系统在工作时,循环过滤装置可以随时监控保证油液都处于先过滤的状态。
[0025]本技术中,除用循环过滤装置保证油液清洁度和油箱内部清洁,还采用将该循环过滤装置放置于油箱顶板6上,可以更好地节约空间,减少油箱总长宽尺寸,占据地坑尺寸更小。循环过滤装置放置于油箱顶板6,采用油箱面板平铺出来,只需要加入平铺出来的部分筋板,达到整套装置放置顶部不使油箱顶板6变形的问题。此外,采用循环过滤装置和润滑系统本身一体化,便于运输和设计安装。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过滤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过滤装置和油箱主体,所述循环过滤装置集成于所述油箱主体的油箱顶板上;所述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循环泵、循环过滤器和循环过滤管路,所述循环泵用于从所述油箱主体的回油腔吸油,油液通过所述循环过滤器过滤后,再通过所述循环过滤管路回到所述油箱主体的吸油腔,所述吸油腔与所述回油腔之间设置有隔板,用于消除油液循环所带起的气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过滤润滑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平朱强张华蓉胡宏方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