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震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75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震建筑,涉及隔震技术领域,能够解决隔震建筑渗水的问题。该隔震建筑包括隔震夹层、覆盖所述隔震夹层的隔震沟盖板、设置于所述隔震夹层中的隔震结构;所述隔震夹层的侧壁与隔震结构之间的区域包括隔震沟,所述隔震沟中设置有排水沟;所述隔震建筑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通过排水沟的排水口连接,用于将排水沟中的水排至地下。下。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震建筑


[0001]本技术涉及隔震
,尤其涉及一种隔震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是目前人类无法预测和有效避免的重大自然灾害,虽然人们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已经有很多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和降低地震灾害发生带来的损失。隔震建筑就是其中一种工程技术,它能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地震发生时建筑发生重大破坏甚至倒塌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地震发生时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近年来运用越来越广泛。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必须设置隔震技术夹层和隔震沟,而隔震沟盖板与隔震沟之间为保证有相对滑动空间,只能采用柔性密封材料进行缝隙封堵,时间久了柔性密封材料不可避免出现老化开裂,加之建筑自身存在正常沉降变性,从而导致封堵材料失效出现缝隙,建筑物外部积水从缝隙渗漏进入隔震夹层。以往为了防止漏进隔震层的水继续向下部楼层渗透,采用的方式是在隔震层内满铺防水材料,不仅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投资大,而且该方法只能防止漏进去的水不再向下层空间渗漏,而无法有效防止水随处流淌聚集,更无法及时排出,加之隔震层为地下空间,没有良好通风,导致积水长时间无法散去,从而使得隔震层内湿度增大,增加金属构件锈蚀速度,潮湿污浊空气长期聚集还易滋生鼠蚁,降低环境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隔震建筑,能够解决传统隔震建筑漏水及排水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隔震建筑,包括隔震夹层、覆盖所述隔震夹层的隔震沟盖板、设置于所述隔震夹层中的隔震结构;所述隔震夹层的侧壁与隔震结构之间的区域包括隔震沟,所述隔震沟中设置有排水沟;所述隔震建筑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通过排水沟的排水口连接,用于将排水沟中的水排出。
[0006]可选的,所述隔震夹层的一侧侧壁复用作所述排水沟的一侧侧壁。
[0007]可选的,所述排水沟的宽度范围为400

800mm;所述排水沟内侧沟壁高度范围为300

500mm,保证沟底排水找坡最高点处沟内深度不少于200mm。
[0008]可选的,所述排水沟的内侧铺设防水材料做防水处理。
[0009]可选的,所述排水沟内保证排水顺畅而设置的排水纵坡度不小于1%。
[0010]可选的,排水沟内设置的排水口间距小于等于20m。
[0011]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的管径大于等于DN50。可选的,所述隔震建筑还包括位于地下的集水坑,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引入所述集水坑中。
[0012]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直接引入天然地基图层渗透排走。
[0013]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的材料为PVC管材或其他防锈蚀管材。
[0014]本技术提供的这种隔震建筑,包括隔震夹层、隔震沟盖板、隔震结构、排水管,
隔震夹层包括隔震沟,隔震沟中设置有排水沟,排水管的进水口通过排水沟的排水口接连接入排水管,用于将排水沟中的水排出。通过在隔震沟中设置排水沟,利用排水沟接收从隔震沟盖板2渗漏进来的水,再利用排水管将排水沟中的积水排出。一方面,可以避免积水渗透到隔震建筑的多层楼层,或在隔震层内随意流淌聚集,影响建筑安全和环境卫生;另一方面,可以无需在隔震夹层1整层铺设防水材料,大幅节省建筑成本和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震建筑的构造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震建筑的构造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
隔震夹层;2

隔震沟盖板;31

隔震支座;32

结构柱;4

排水沟;5

排水管;6

密封材料;7

防水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上”、“下”、“左”、“右”、“水平”以及“竖直”等仅用于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的方位而言的,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的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0022]虽然
技术介绍
中提到地震发生时,很大程度的人员伤亡都发生在建筑物的倒塌和损坏事故中,而目前人类暂无准确有效的方法预测地震发生,但我们目前拥有了建筑隔震技术,能有效降低或避免地震发生对建筑的破坏及进而产生的人员财产损失。
[0023]隔震技术是通过设置隔震层,并将上下部结构间原本的刚性连接断开,增加隔震垫,从而形成可相对滑动的柔性连接,让地震发生时由大地传来的地震波在隔震垫的作用下大幅消减,从而有效减少地震波传导至上部结构造成建筑结构的重大破坏。由于要保证上下部结构能够在地震时发生时相对滑动,必须设置一个“滑动空间”,即隔震沟,为保证这
个滑动空间,隔震沟与盖板间必须采用柔性密封,而这样的密封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密封材料发生老化开裂,加之建筑本身的合理沉降变形,导致密封材料失效产生缝隙,建筑外部的水通过这些缝隙渗漏进入建筑内部。传统隔震建筑为防止这种渗水向隔震层下部的地下室其他楼层继续渗漏,采用在隔震层内满铺防水层的做法,虽然能够防止向下继续漏水,但却无法避免渗入的水在隔震层内随意流淌聚集,更无法及时将水排走。由于隔震层设在地下,没有良好的通风,这些水会长期积留在隔震层内难以散去,时间久了隔震层会污浊不堪滋生鼠蚁,高湿度空气还会加快隔震层内金属构件的锈蚀速度。且满铺防水施工周期长,成本高。
[0024]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隔震建筑,可以保证渗漏的水被限定在在排水内,不向其他位置随意流淌聚集,并及时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震夹层、覆盖所述隔震夹层的隔震沟盖板、设置于所述隔震夹层中的隔震结构;所述隔震夹层的侧壁与隔震结构之间的区域包括隔震沟,所述隔震沟中设置有排水沟;所述隔震建筑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通过排水沟的排水口连接,用于将排水沟中的水排至地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夹层的一侧侧壁复用作所述排水沟的一侧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的宽度范围为400

800mm;所述排水沟内侧沟壁高度范围为300

500mm,保证沟底排水找坡最高点处沟内深度不少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韩张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