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建筑用加固型屋面檩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71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08
本申请涉及屋面檩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构建筑用加固型屋面檩条,包括本体条;本体条包括第一结构条板及两第二结构条板,两第二结构条板上下平行设置,第一结构条板设置在两第二结构条板之间,且与两者分别垂直设置,第一结构条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结构条板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结构条板与第二结构条板之间设置若干加强板,每块加强板均具有本体板以及设置在本体板两侧的多块连接板,且多块连接板相对于本体板同向弯折;连接于本体板一侧的连接板还与第一结构条板连接,连接于本体板另一侧的连接板还与第二结构条板连接。本申请提高了檩条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从而提高了檩条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檩条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檩条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构建筑用加固型屋面檩条


[0001]本申请涉及屋面檩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构建筑用加固型屋面檩条。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中,通常会在钢结构的屋面上布置檩条,用以支撑椽子或屋面材料,形成整个屋面系统。钢构建筑,如钢结构厂房具有大开间的特点,要求檩条具有较大的跨度;然而檩条的跨度加大,会使其弯曲变形的几率增加,影响到整个屋面系统的承载能力。
[0003]目前,相关技术中,檩条通常为“C”字形截面的长条结构;为了增强其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屋面系统的承载能力,会采用角钢作为加强件,由外侧贴合到腹板和下翼板交接处,使檩条单独受力变为檩条和角钢组合受力,通过加强关键部位的方式,提高檩条的结构强度。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采用角钢由外侧贴合到腹板和下翼板交接处的方式没有改变承受力模式,腹板和翼板较容易发生相对变形,因此檩条的结构强度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存在的不足,为了提高檩条的结构强度,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构建筑用加固型屋面檩条。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构建筑用加固型屋面檩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钢构建筑用加固型屋面檩条,包括本体条;所述本体条包括第一结构条板以及两第二结构条板,两所述第二结构条板上下平行设置,第一结构条板设置在两第二结构条板之间,且与两第二结构条板分别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结构条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结构条板的长度方向相同;
[0008]所述第一结构条板与第二结构条板之间设置若干加强板,每块所述加强板均具有本体板以及设置在本体板两侧的多块连接板,且多块连接板相对于本体板同向弯折;连接于所述本体板一侧的连接板还与第一结构条板连接,连接于所述本体板另一侧的连接板还与第二结构条板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结构条板、第二结构条板与本体板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区;不仅赋予了本体条稳固性和抗弯性,且改变了承受力的模式,减少了第一结构条板与第二结构条板发生相对变形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檩条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连接板在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还可进一步地分担载荷、加强本体条的结构强度。
[0010]可选的,所述本体条下方连接有与其长度方向相同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的横截面为“T”字形或“L”字形,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结构条板以及与其垂直设置的第四结构条板,两者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结构条板未与第四结构条板连接的一面与位于下方的第二结构条板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条的设置不仅能分散本体条所受的载荷,提高其承
载能力,而且加强条横截面呈“T”字形或“L”字形的结构特点,还增加了檩条整体的抗弯刚度,进而提高了檩条的稳固性。
[0012]可选的,还包括支撑杆和钢丝绳;所述支撑杆垂直连接在第三结构条板下方,所述钢丝绳设置偶数根,且对称分布在支撑杆两侧;每根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本体条或加强条下方,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杆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本体条的载荷通过支撑杆而分散到钢丝绳上,利用钢丝绳较强的抗拉能力,提高本体条的承载能力。
[0014]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侧面设置多个第一挂环,且多个第一挂环平均分成两组;所述两组第一挂环对称地设置在支撑杆的两侧,且属于同一组的第一挂环沿支撑杆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第一挂环的设置可以对钢丝绳的张紧程度进行调节,从而能适用多种使用条件和承载要求。
[0016]可选的,所述钢丝绳通过O形扣与第一挂环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O形扣的设置,便于钢丝绳的装配和拆卸。
[0018]可选的,所述本体条的横截面为“工”字形。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檩条的抗弯刚度,从而加强了檩条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0020]可选的,若干加强板分成两组且分别位于所述本体条两侧,属于同一组的加强板沿本体条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上下交错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体条上平均分布了加强板,有利于本体条各处强度和稳固性的均衡提高。
[0022]可选的,每一所述第二结构条板临近另一第二结构条板的一侧表面设置加固钢板。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分担载荷,提高本体条的结构强度。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之一:
[0025]1.本申请通过加强件的设置,使第一结构条板、第二结构条板与本体板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该结构具有抗弯性好、稳固性高的优点,同时还改变了承受力的模式,减少了第一结构条板与第二结构条板发生相对变形的可能性,因此有利于本体条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固性的提高。同时连接板贴合在第一结构条板或第二结构条板上不仅能用于连接,还可起到分散载荷、加强本体条结构强度的作用,一举两得。
[0026]2.本申请加强条的设置能够分散本体条所受的载荷,进而提高本体条的承载能力;同时加强条横截面呈“T”字形或“L”字形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增加檩条的抗弯刚度,进而提高了檩条的整体稳固性和安全性。
[0027]3.本申请设置的支撑杆和钢丝绳,可将本体条的载荷通过支撑杆而分散到钢丝绳上;由于钢丝绳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因此能够有效分散本体条的载荷,给予本体条与载荷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从而有效提高了本体条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了檩条整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屋面檩条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屋面檩条的正视示意图;
[0030]图3是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0031]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条;11、第一结构条板;12、第二结构条板;13、加强板;131、本体板;132、连接板;2、加强条;21、第三结构条板;22、第四结构条板;23、第二挂环;3、支撑杆;31、第一挂环;4、钢丝绳;5、O形扣;6、加固钢板;7、结构钢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构建筑用加固型屋面檩条,包括本体条1、加强条2、支撑杆3以及钢丝绳4。其中,加强条2固接在本体条1的下方,两者长度方向相同;支撑杆3与加强条2固接并向下延伸;钢丝绳4具有两根,对称设置在支撑杆3的两侧(以本体条1长度方向为基准),每根钢丝绳4的一端连接支撑杆3的侧面,另一端连接在加强条2下方。
[0035]参照图1,本体条1为横截面呈“工”字形的长条形结构,其材质为钢材。本体条1包括长度方向相同的一条第一结构条板11和两条第二结构条板12;其中,两条第二结构条板12上下平行设置,形成两个翼板;第一结构条板11设置在两第二结构条板12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焊接固定(第一结构条板11和两第二结构条板12亦可采用轧制方式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构建筑用加固型屋面檩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条(1);所述本体条(1)包括第一结构条板(11)以及两第二结构条板(12),两所述第二结构条板(12)上下平行设置,第一结构条板(11)设置在两第二结构条板(12)之间,且与两第二结构条板(12)分别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结构条板(1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结构条板(12)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结构条板(11)与第二结构条板(12)之间设置若干加强板(13),每块所述加强板(13)均具有本体板(131)以及设置在本体板(131)两侧的多块连接板(132),且多块连接板(132)相对于本体板(131)同向弯折;连接于所述本体板(131)一侧的连接板(132)还与第一结构条板(11)连接,连接于所述本体板(131)另一侧的连接板(132)还与第二结构条板(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建筑用加固型屋面檩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条(1)下方连接有与其长度方向相同的加强条(2),所述加强条(2)的横截面为“T”字形或“L”字形,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结构条板(21)以及与其垂直设置的第四结构条板(22),两者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结构条板(21)未与第四结构条板(22)连接的一面与位于下方的第二结构条板(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城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