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拇外翻辅助康复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693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拇外翻辅助康复带,包括有康复带本体、气囊、螺杆、连接模块一及连接模块二,所述康复带本体两端对称设置有脚套,所述模块一、二及螺杆将康复带本体与气囊连接,所述气囊对称布置于连接模块二的左右两侧,且气囊表面设置有通气孔,本辅助康复带将竖直木板结构替换为气囊结构,可通过改变气囊的膨胀程度来对矫正力度进行调节,同时对气囊的位置也可进行前后调整,另外还在气囊与脚内侧接触位置设置软垫,在实现对病人大拇指矫正功能的基础上,调节矫正力度及气囊的位置,提升病人佩戴后的舒适感,同时也有效规避了对大拇指的二次伤害。了对大拇指的二次伤害。了对大拇指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拇外翻辅助康复带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具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拇外翻辅助康复带。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因长时间穿着一些材质不良或者不合脚的鞋,导致大拇指的关节部位发生畸变,从而导致大拇指发生外翻,与二指产生叠摞现象,俗称拇外翻现象。当这种现象出现后,大拇指与二指的叠摞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伤,导致病人疼痛难忍。因此在该现象出现初期,通过一些辅助矫正设备可缓解患者的症状,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0003]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辅助拇外翻症状的康复带,为实现大拇指的矫正功能,在脚内侧设置竖直木板,导致病人佩戴后舒适感低,矫正力度不可调节且易对大拇指造成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拇外翻辅助康复带,从而可解决佩戴后舒适感低,矫正力度不可调节且易对大拇指造成二次损伤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新型拇外翻辅助康复带,包括有康复带本体、气囊、螺杆、连接模块一及连接模块二,所述康复带本体两端对称设置有脚套,中部嵌合有连接模块一,所述连接模块一为“工”字型结构,中间位置设置有纵向及横向两个孔洞,两个所述气囊对称布置于连接模块二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模块二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孔洞,且孔洞内部为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杆分为固定端及活动端,固定端设置有横向孔洞,活动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杆的固定端插入连接模块一的纵向孔洞中,且两者的横向孔洞轴向平齐,轴销穿过横向孔洞实现两者的固定,活动端的外螺纹与连接模块二的孔洞内部的内螺纹结构配合。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气囊设置为伸缩式结构,以增大伸缩面积并实现推力的水平传导,表面设置有通气孔,通过连接外部充气放气设备,实现气囊的膨胀及缩小。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的外侧设置有伸缩管,以避免螺杆对使用人员造成擦伤并提高美感。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的外侧设置有软垫,以实现与脚的契合并提高舒适度。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康复带本体为硅胶材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拇外翻辅助康复带,将竖直木板结构替换为气囊结构,可通过改变气囊的膨胀程度来对矫正力度进行调节,同时对气囊的位置也可进行前后调整,另外还在气囊与脚内侧接触位置设置软垫,在实现对病人大拇指矫正功能的基础上,调节矫正力度及气囊的位置,提升病人佩戴后的舒适感,同时也有效规避
了对大拇指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总示意图1;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总示意图2;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其中:1

康复带本体、2

气囊、3

螺杆、4

连接模块一、5

连接模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如图1

图5所示,一种新型拇外翻辅助康复带,包括有康复带本体(1)、气囊(2)、螺杆(3)、连接模块一(4)及连接模块二(5),所述康复带本体(1)为硅胶材质,两端对称设置有脚套,中部嵌合有连接模块一(4),所述连接模块一(4)为“工”字型结构,中间位置设置有纵向及横向两个孔洞,所述连接模块二(5)中间位置设置有孔洞,孔洞内部为螺纹结构,所述螺杆(3)分为固定端及活动端,固定端设置有横向孔洞,活动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杆(3)的固定端插入连接模块一(4)的纵向孔洞中,且两者的横向孔洞轴向平齐,轴销穿过横向孔洞实现两者的固定,活动端的外螺纹与连接模块二(5)的纵向孔洞外壁的内螺纹结构配合,实现连接模块二(5)及气囊(2)的前后移动,外侧设置有伸缩管,以避免螺杆(3)对使用人员造成擦伤并提高美感,所述气囊(2)设置为伸缩式结构,以实现推力的水平传导并增大了伸缩面积,表面设置有通气孔,通过连接外部充气放气设备,实现气囊(2)的膨胀及缩小,从而可对矫正力度进行调整,两个所述气囊(2)对称布置于连接模块二(5)的左右两侧,外侧设置有软垫,以实现与脚的契合并提高舒适度,当气囊(2)的位置靠前或靠后时,旋转康复带本体(1),带动螺杆(3)与连接模块二(5)之间发生旋转,从而实现气囊(2)位置的调节。
[0020]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拇外翻辅助康复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康复带本体(1)、气囊(2)、螺杆(3)、连接模块一(4)及连接模块二(5),所述康复带本体(1)两端对称设置有脚套,中部嵌合有连接模块一(4),所述连接模块一(4)为“工”字型结构,中间位置设置有纵向及横向两个孔洞,两个所述气囊(2)对称布置于连接模块二(5)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模块二(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孔洞,且孔洞内部为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杆(3)分为固定端及活动端,固定端设置有横向孔洞,活动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杆(3)的固定端插入连接模块一(4)的纵向孔洞中,且两者的横向孔洞轴向平齐,轴销穿过横向孔洞实现固定,活动端的外螺纹与连接模块二(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司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