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四齿环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675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发光材料,同时如下所示。与双齿配体铂配合物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四齿配体的环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分子刚性强,可有效抑制由于分子振动而产生的非辐射跃迁,量子效率会大大提高,在OLED显示和照明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四齿环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有机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四齿环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新一代的全彩显示和照明技术。OLED是一种自主发光器件,无需背光源,节能;且其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分辨率和对比度高、视角广、使用温度范围广;亦能够以廉价的玻璃为基板,若以柔性的塑料为基板可以制备柔性显示器件;此外,还具有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可进行大面积生产等优点。因此,OLED在高端电子产品、航空航天方面有着广泛而巨大的应用前景;并且在平面固态照明领域亦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0003]发光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是OLED领域的核心。早期OLED器件中其发光材料主要为有机小分子荧光材料。然而自旋统计量子学表明,在电致发光的情况下,单线态激和三线态激子(exciton)比例为1:3,因为传统荧光材料只能利用处于单线态激发态的激子,因此其理论内部量子效率仅为25%。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Forrest教授和南加州大学的Thompson教授于1998年发现了室温下重金属有机配合物分子的磷光电致发光现象。由于重金属原子的强自旋轨道耦,此类配合物可以有效促进激子由单线态到三线态的系间蹿越(ISC),从而OLED器件可以充分利用电激发所产生所有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使发光材料的理论内部量子效率可达到100%(Nature,1998,395,151)。至此使OLED发光材料的开发进入了新的时期。
[0004]目前能够满足商业化应用的重金属磷光有机配合物分子基本均为环金属铱(III)配合物分子,且数量有限。地壳中金属铂元素的含量和世界范围内的年产均为金属铱元素的约十倍,用于制备铱(III)配合物磷光材料的IrCl3.H2O(1100人民币/克)价格也要远高于制备铂(II)配合物磷光材料的PtCl2(210人民币/克);此外,制备铱(III)配合物磷光材料时涉及含铱(III)二聚体、铱(III)中间体配体交换、mer

铱(III)配合物的合成和mer

到fac

铱(III)配合物异构体转换四步反应,使总收率大为降低,大大降低了原料IrCl3.H2O的利用率,提高了铱(III)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制备成本。相比之下,铂(II)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制备只有最后一步配体的金属化设计铂盐的反应,铂元素利用率高,可进一步降低铂(II)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制备成本。综上所述,铂(II)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制备成本要远低于铱(III)配合物磷光材料。
[0005]基于双齿配体的环金属铂(II)配合物分子刚性较低,两个双齿配体易扭曲、振动而导致非辐射衰减,使其磷光量子效率低下;而基于三齿配体的环金属铂(II)配合物分子需要第二个配阴离子(如炔负离子、Cl

、卡宾等),亦会导致配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降低;上述原因均不利于其作为磷光材料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相比之下,基于四齿配体的环金属铂(II)配合物分子刚性强、辐射发光速率大、量子效率会大大提高,同时具有较高
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是发展新型OLED磷光材料的理想分子。而开发稳定而高效的新型磷光发光材料,对OLED产业的发展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有机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的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该类型配合物可用作OLED器件中发光材料。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的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所述含有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
[0008][0009]其中:
[0010]M选自Pt或Pd;
[0011]A选自O,S或NR6;
[0012]X可以为O,S,CH2,CHD,CD2,CR7R8,C=O,SiR9R
10
,NH,ND,NR
11
,PH,PD,PR
12
,R
13
P=O,S=O,或SO2;
[0013]X选自O,S,或NR
14

[0014]Y1,Y2,Y3,Y4,Y5,Y6,Y7,Y8,Y9,Y
10
,Y
11
,Y
12
,Y
13
和Y
14
各自独立地为N或CH;
[0015]所述R1、R2、R3、R4、R5、R6、R7、R8、R9、R
10
、R
11
、R
12
、R
13
和R
14
的取代方式各自独立地表示为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或者无取代;R1、R2、R3、R4、R5、R6、R7、R8、R9、R
10
、R
11
、R
12
、R
13
和R
14
各自独立地表示为氢、氘、烷基、卤代烷基、环烷基、烷氧基、芳基、杂芳基、芳氧基、卤素、环烯基、杂环基、烯基、炔基、羟基、巯基、硝基、氰基、氨基、单或二烷基氨基、单或二芳基氨基、酯基、腈基、异腈基、杂芳基、烷氧基羰基、酰氨基、烷氧基羰基氨基、芳氧基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氨磺酰基、氨基甲酰基、烷硫基、亚磺酰基、脲基、磷酰胺基、亚胺基、磺基、羧基、肼基、甲硅烷基、取代的甲硅烷基、聚合的基团、或其组合,且两个或者多个邻近的R1、R2、R3、R4、R5、R6、R7、R8、R9、R
10
、R
11
、R
12
、R
13
和R
14
可以选择性链接形成稠环。
[0016]进一步,所述的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的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铂配合物具有通式(II)、(III)、(IV)或(V)所示的结构:
[0017][0018]进一步,所述的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的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
左侧的优选自以下所示结构中的一种:
[0019][0020]进一步,所述的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的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铂(II)和钯(II)配合物具有如下之一的结构:
[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4][0035]本专利技术中,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用做发光材料,可用于电致发光器件。更进一步,可用于全彩显示器、发光显示器件或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的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含有喹啉结构单元的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M选自Pt或Pd;A选自O,S或NR6;X可以为O,S,CH2,CHD,CD2,CR7R8,C=O,SiR9R
10
,NH,ND,NR
11
,PH,PD,PR
12
,R
13
P=O,S=O,或SO2;X选自O,S,或NR
14
;Y1,Y2,Y3,Y4,Y5,Y6,Y7,Y8,Y9,Y
10
,Y
11
,Y
12
,Y
13
和Y
14
各自独立地为N或CH;所述R1、R2、R3、R4、R5、R6、R7、R8、R9、R
10
、R
11
、R
12
、R
13
和R
14
的取代方式各自独立地表示为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或者无取代;R1、R2、R3、R4、R5、R6、R7、R8、R9、R
10
、R
11
、R
12
、R
13
和R
14
各自独立地表示为氢、氘、烷基、卤代烷基、环烷基、烷氧基、芳基、杂芳基、芳氧基、卤素、环烯基、杂环基、烯基、炔基、羟基、巯基、硝基、氰基、氨基、单或二烷基氨基、单或二芳基氨基、酯基、腈基、异腈基、杂芳基、烷氧基羰基、酰氨基、烷氧基羰基氨基、芳氧基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氨磺酰基、氨基甲酰基、烷硫基、亚磺酰基、脲基、磷酰胺基、亚胺基、磺基、羧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杰黄笛升佘远斌赵晓宇王子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