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6527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包含一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的上方设有一可拆卸的上支撑管,所述的固定座的下方设有一可拆卸的下支撑管,所述的下支撑管的下方设有一可拆卸的减震器,所述的减震器的下方设有一可拆卸的连接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当全地形车侧翻时,该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能有效支撑地面,防止车辆翻转时压到驾驶员和乘客。时压到驾驶员和乘客。时压到驾驶员和乘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全地形车在发生倾翻时,车辆的驾驶员或者乘客很容易被车身压到,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5]一种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包含一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的上方设有一可拆卸的上支撑管,所述的固定座的下方设有一可拆卸的下支撑管,所述的下支撑管的下方设有一可拆卸的减震器,所述的减震器的下方设有一连接座。
[0006]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座可拆卸地与所述的减震器相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下支撑管套接在所述的上支撑管内,所述的上支撑管的下末端设有一上连接孔,所述的下支撑管的上末端设有一下连接孔,所述的上连接孔与下连接孔通过一第一螺栓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下支撑管的下末端设有一连接卡头,所述的连接卡头通过一第二螺栓与所述的减震器的上连接头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一对连接销孔,所述的连接销孔通过一连接螺栓与所述的减震器的下连接头相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座包含一长条状的座体,所述的座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安装凸缘,所述的安装凸缘上分别设有一对第一安装孔,所述的座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一安装孔上设有一第一卡箍,所述的第二安装孔上设有一第二卡箍。
[0010]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卡箍内设有一尼龙套。
[0011]本技术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当全地形车侧翻时,该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能有效支撑地面,防止车辆翻转时压到驾驶员和乘客。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图2中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的B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0017]图5为图2中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的C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0018]图6为图2中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的固定座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图7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的使用示意图,此时全地形车未倾翻;
[0020]图8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的使用示意图,此时全地形车发生倾翻。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如图1至图6所示,该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1包含一固定座2,该固定座2的上方设有一可拆卸的上支撑管3,该固定座2的下方设有一可拆卸的下支撑管4,该下支撑管4的下方设有一可拆卸的减震器5,该减震器5的下方设有一可拆卸的连接座6。
[0023]该下支撑管4套接在该上支撑管3内,该上支撑管3的下末端设有一上连接孔31,该下支撑管4的上末端设有一下连接孔41,该上连接孔31与下连接孔41通过一第一螺栓8相连接。
[0024]该下支撑管4的下末端设有一连接卡头42,该连接卡头42通过一第二螺栓7与该减震器5的上连接头51相连接,该连接座6上设有一对连接销孔61,该连接销孔61通过一连接螺栓9与该减震器5的下连接头52相连接。
[0025]该固定座2包含一长条状的座体21,该座体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安装凸缘22,该安装凸缘22上分别设有一对第一安装孔23,该座体2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第二安装孔24,该第一安装孔23上设有一第一卡箍26,该第二安装孔24上设有一第二卡箍25。
[0026]该第一卡箍26内设有一尼龙套27。
[0027]需要说明的是,减震器5可以选用弹簧减震器,也可以为其他类似的减震器。
[0028]在安装时,如图7所示,连接座6安装在车架底部,固定座2则通过第二卡箍25固定在车架后部。
[0029]当全地形车侧翻时,如图8所示,上支撑管3支撑地面,防止车辆翻转时压到驾驶员和乘客。
[0030]另外,由于弹簧结构的减震器5在车辆倾翻时不易折断和变形,减震器5可以让整个倾翻装置具有一定的弹性,减少摇架运动对防倾翻装置的影响。对于不同车型,可使用不同长度的减震器5。
[0031]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1)包含一固定座(2),所述的固定座(2)的上方设有一可拆卸的上支撑管(3),所述的固定座(2)的下方设有一可拆卸的下支撑管(4),所述的下支撑管(4)的下方设有一可拆卸的减震器(5),所述的减震器(5)的下方设有一连接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6)可拆卸地与所述的减震器(5)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撑管(4)套接在所述的上支撑管(3)内,所述的上支撑管(3)的下末端设有一上连接孔(31),所述的下支撑管(4)的上末端设有一下连接孔(41),所述的上连接孔(31)与下连接孔(41)通过一第一螺栓(8)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防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磊张建军宋琪婷张思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