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中设置有多个能够对不锈钢板进行传送的固定传送辊,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能够转动打开的转动框,所述转动框中设置有多个平行的转动传送辊,所述转动框打开状态下,转动传送辊、固定传送辊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转动框中的安装架口套在固定框外,通过装配轴实现转动框的转动开合,转动框打开后能够进入到升起的支撑轨之间,从而接住不锈钢板,通过转动传送辊、固定传送辊的接力能够实现对不锈钢板的输送,通过钢绳卷起的方式实现转动框的开合或者通过顶杆、顶球的配合实现转动框的开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开合方便。开合方便。开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不锈钢板蚀刻
,具体涉及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板进行蚀刻工艺今年来逐渐增多,在不锈钢表面通过化学的方法,腐蚀出各种花纹图案。以镜面板、拉丝板、喷砂板为底板,进行蚀刻处理后,对物体表面再进行深加工,不锈钢蚀刻板可进行局部的和纹,拉丝,嵌金,局部钛金等各式复杂工艺处理,不锈钢蚀刻板实现图案明暗相间,色彩绚丽的效果。
[0003]对不锈钢板进行蚀刻后,后处理过程首先需要进行除墨,在除墨过程中,需要进行化学液体除墨,目前,不锈钢板要进入到除墨箱中放置几分钟进行除墨,除墨箱中设置有能够将不锈钢板抬起顶出的支撑轨,该支撑轨为两根,且水平共面平行。
[0004]目前,没有能够将被抬起的不锈钢板横向取出的过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中设置有多个能够对不锈钢板进行传送的固定传送辊,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能够转动打开的转动框,所述转动框中设置有多个平行的转动传送辊,所述转动框打开状态下,转动传送辊、固定传送辊平齐。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框的一侧形成安装架口,所述安装架口套在固定框的安装段上。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的安装段中形成通孔,所述安装架口对应形成装配孔,所述通孔、装配孔中设置有装配轴,所述转动框绕着装配轴转动。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装配轴的两端形成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设置有限位螺母。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两侧壁中嵌装有轴承,所述固定传送辊的安装段插入到轴承内圈中。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框两侧壁中嵌装有轴承,所述转动传送辊的安装段插入到轴承内圈中。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传送辊的安装段、固定传送辊的安装段上设置有驱动用的从动链轮。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框下端设置有耳板,所述固定框下端设置有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中设置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上绕有钢绳,所述钢绳的自由端系到耳板中。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耳板为弯折状,螺栓穿过耳板弯折段的通孔拧入到转动框下端。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耳板为平板状,螺栓穿过耳板中的通孔拧入到转动框侧壁处。
[0016]本技术中转动框中的安装架口套在固定框外,通过装配轴实现转动框的转动开合,转动框打开后能够进入到升起的支撑轨之间,从而接住不锈钢板,通过转动传送辊、固定传送辊的接力能够实现对不锈钢板的输送,通过钢绳卷起的方式实现转动框的开合或者通过顶杆、顶球的配合实现转动框的开合,本技术结构简单,开合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 是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 是本技术的未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 是本技术中钢绳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 是本技术中顶球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
[0022]1ꢀꢀ
固定框
ꢀꢀꢀꢀꢀꢀꢀꢀꢀꢀ2ꢀꢀ
转动框
[0023]3ꢀꢀ
固定传送辊
ꢀꢀꢀꢀꢀꢀ4ꢀꢀ
转动传送辊
[0024]5ꢀꢀ
安装架口
ꢀꢀꢀꢀꢀꢀꢀꢀ6ꢀꢀ
装配轴
[0025]7ꢀꢀ
限位螺母
ꢀꢀꢀꢀꢀꢀꢀꢀ8ꢀꢀ
耳板
[0026]9ꢀꢀ
下支架
ꢀꢀꢀꢀꢀꢀꢀꢀꢀꢀ
10 收卷辊
[0027]11 钢绳
ꢀꢀꢀꢀꢀꢀꢀꢀꢀꢀꢀꢀ
12 顶球
[0028]13 驱动缸
ꢀꢀꢀꢀꢀꢀꢀꢀꢀꢀ
14 顶杆
[0029]15 导套
ꢀꢀꢀꢀꢀꢀꢀꢀꢀꢀꢀꢀ
16 联轴器
[0030]17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2]如图1~4所示,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中设置有多个能够对不锈钢板进行传送的固定传送辊3,所述固定框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转动打开的转动框2,所述转动框2中设置有多个平行的转动传送辊4,所述转动框2打开状态下,转动传送辊4、固定传送辊3平齐。
[0033]所述转动框2的一侧形成安装架口5,所述安装架口5套在固定框1的安装段上。
[0034]所述固定框1的安装段中形成通孔,所述安装架口5对应形成装配孔,所述通孔、装配孔中设置有装配轴6,所述转动框2绕着装配轴6转动。
[0035]所述装配轴6的两端形成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设置有限位螺母7。
[0036]所述固定框1两侧壁中嵌装有轴承,所述固定传送辊3的安装段插入到轴承内圈中。
[0037]所述转动框2两侧壁中嵌装有轴承,所述转动传送辊4的安装段插入到轴承内圈中。
[0038]所述转动传送辊4的安装段、固定传送辊3的安装段上设置有驱动用的从动链轮。
[0039]所述转动框2下端设置有耳板8,所述固定框1下端设置有下支架9,所述下支架9中设置有收卷辊10,所述收卷辊10上绕有钢绳11,所述钢绳11的自由端系到耳板8中。
[0040]所述耳板8为弯折状,螺栓穿过耳板8弯折段的通孔拧入到转动框2下端。
[0041]所述耳板8为平板状,螺栓穿过耳板8中的通孔拧入到转动框2侧壁处。
[0042]又一实施例
[0043]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中设置有多个能够对不锈钢板进行传送的固定传送辊3,所述固定框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转动打开的转动框2,所述转动框2中设置有多个平行的转动传送辊4,所述转动框2打开状态下,转动传送辊4、固定传送辊3平齐。
[0044]所述转动框2的一侧形成安装架口5,所述安装架口5套在固定框1的安装段上。
[0045]所述固定框1的安装段中形成通孔,所述安装架口5对应形成装配孔,所述通孔、装配孔中设置有装配轴6,所述转动框2绕着装配轴6转动。
[0046]所述装配轴6的两端形成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设置有限位螺母7。
[0047]所述固定框1两侧壁中嵌装有轴承,所述固定传送辊3的安装段插入到轴承内圈中。
[0048]所述转动框2两侧壁中嵌装有轴承,所述转动传送辊4的安装段插入到轴承内圈中。
[0049]所述转动传送辊4的安装段、固定传送辊3的安装段上设置有驱动用的从动链轮。
[0050]所述固定框1下端设置有导套15,所述导套15中设置有能够滑动的顶杆14,顶杆14的一端设置有顶球12,所述顶球12、顶杆14能够水平伸缩,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中设置有多个能够对不锈钢板进行传送的固定传送辊(3),所述固定框(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转动打开的转动框(2),所述转动框(2)中设置有多个平行的转动传送辊(4),所述转动框(2)打开状态下,转动传送辊(4)、固定传送辊(3)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框(2)的一侧形成安装架口(5),所述安装架口(5)套在固定框(1)的安装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安装段中形成通孔,所述安装架口(5)对应形成装配孔,所述通孔、装配孔中设置有装配轴(6),所述转动框(2)绕着装配轴(6)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轴(6)的两端形成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设置有限位螺母(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板除墨后的翻转式接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两侧壁中嵌装有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优视津阳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