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643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和检测电路,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1、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和稳压二极管D3,脉冲信号接收接口通过所述电阻R1及所述电容C1和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源接口和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电磁阀接口的第一引脚连接于电源接口和所述MOS管Q1的漏极之间,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3接地,电磁阀接口的第二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5及所述电阻R6和检测接口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5和所述电阻R6之间,正极接地,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家用燃气热水器其主控板上的电磁阀驱动电路一般采用三极管驱动,具体参见图1。
[0003]燃气热水器产品的电磁阀驱动电路,是通过操作面板设置要求,控制电磁阀打开适当大小,燃气喷嘴流出适量的燃气,供燃烧系统提供持续的热量,满足热水出水口的温度恒定。电磁阀驱动电路的稳定、可靠性非常重要。原有电磁阀驱动和检测电路,见图1,主要由MOS管Q1、三极管Q2和电阻R1、R2、R3、R4、R5、电容C1、二极管D1和D2组成电磁阀驱动电路,给电磁阀提供电压,按CPU的I/O口P50输出波形来控制电磁阀工作;电磁阀检测电路,主要由三极管Q3、二极管D3、电阻R6、R7、R8、R9和电容C2组成,电磁阀正常工作时,P23口检测到电平翻转。原有电磁阀驱动和检测电路元器件相对较多,成本较高,且性能可靠性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0005]上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和检测电路,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1、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和稳压二极管D3,脉冲信号接收接口通过所述电阻R1及所述电容C1和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源接口和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电磁阀接口的第一引脚连接于电源接口和所述MOS管Q1的漏极之间,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3接地,电磁阀接口的第二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5及所述电阻R6和检测接口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5和所述电阻R6之间,正极接地。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和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负极和电源接口连接,电磁阀接口的第一引脚连接于电源接口和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之间。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阻R3,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所述电阻R3接地。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阻R4,所述电阻R4一端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源极和所述电阻R3之间,另一端连接于电磁阀接口的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五电阻R5之间。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阻R2,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容C1和所述MOS管Q1的栅极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源极和所述电阻R3之间。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阻R2之间,正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3与地之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防止因电磁阀短路,导致电磁阀驱动电路烧坏。
[0014]2、本技术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电磁阀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0016]图2是实施例中电磁阀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18]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和检测电路,其中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1、电阻R1和电容C1,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和稳压二极管D3,脉冲信号接收接口P50通过电阻R1及电容C1和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源接口+24V和MOS管Q1的漏极连接,电磁阀接口CN1的第一引脚连接于电源接口+24V和MOS管Q1的漏极之间,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3接地,电磁阀接口CN1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5及电阻R6和检测接口P23连接,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于电阻R5和电阻R6之间,正极接地。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正极和MOS管Q1的漏极连接,负极和电源接口+24V连接,电磁阀接口CN1的第一引脚连接于电源接口+24V和二极管D2的负极之间。
[0020]进一步的,还包括电阻R3,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3接地。
[0021]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阻R4,电阻R4一端连接于MOS管Q1的源极和电阻R3之间,另一端连接于电磁阀接口CN1的第二引脚和电阻R5之间。
[0022]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阻R2,电阻R2一端连接于电容C1和MOS管Q1的栅极之间,另一端连接于MOS管Q1的源极和电阻R3之间。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于电容C1和电阻R2之间,正极连接于电阻R3与地之间。
[0024]下面就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其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
[0025]1、如图2所示,主要由MOS管Q1,电阻R1,R2,R3,R4,电容C1,二极管D1和D2组成驱动电路。主要由稳压二极管D3,电阻R5和R6组成电磁阀检测电路,电磁阀正常工作时,P23口检测到电平翻转。
[0026]2、CPU的I/O口P50输出脉冲波形,通过电阻R1,电容C1,驱动MOS管Q1,MOS管Q1导通,+24V经过电磁阀接口CN1,MOS管Q1和电阻R3形成回路,电磁阀工作;在电磁阀接口CN1的第二引脚处产生脉冲波形,通过电阻R5,R6和稳压二极管D3组成检测电路,P23检测口检测也是脉冲波形,如果电磁阀短路,检测接口P23监测的脉冲波形将立即消失,I/O口P50停止输出脉冲波形,保护其它元器件。
[00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路和检测电路,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1、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和稳压二极管D3,脉冲信号接收接口通过所述电阻R1及所述电容C1和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源接口和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电磁阀接口的第一引脚连接于电源接口和所述MOS管Q1的漏极之间,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3接地,电磁阀接口的第二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5及所述电阻R6和检测接口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5和所述电阻R6之间,正极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和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负极和电源接口连接,电磁阀接口的第一引脚连接于电源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泉吴刚张华光傅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华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