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皮带轮与转速的铜矿脱硫浮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632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调节皮带轮与转速的铜矿脱硫浮选系统,包括脱硫8M3浮选机、轮腔、22kW电机和减速机、第一电机皮带轮和第二电机皮带轮、第一传送带、连接杆以及叶轮,第二电机皮带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连接杆转动的带动机构,带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皮带轮、第四电机皮带轮、第二传送带、固定组件,第三电机皮带轮设置在第二电机皮带轮的一侧,第四电机皮带轮设置在第一电机皮带轮的一侧,第三电机皮带轮和第四电机皮带轮之间活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第三电机皮带轮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通过增加了直径为180mm的第四电机皮带轮并降低了脱硫8M3浮选机的转速,从而降低了22kW电机的输出电流,从而实现了使改造后的脱硫系统在老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转。出现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转。出现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皮带轮与转速的铜矿脱硫浮选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浮选机领域,尤其涉及调节皮带轮与转速的铜矿脱硫浮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浮选机是浮游选矿机的简称,指完成浮选过程的机械设备。在浮选机中,经加入药剂处理后的矿浆,通过搅拌充气,使其中某些矿粒选择性地固着于气泡之上;浮至矿浆表面被刮出形成泡沫产品,其余部分则保留在矿浆中,以达到分离矿物的目的。
[0003]而将脱硫系统升级改造后,七台脱硫8M3浮选机代替以前十台6A浮选机,但生产中七台22kW电机电流达到70A以上,设备无法正常运转,设备一度闲置,导致经济流失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调节皮带轮与转速的铜矿脱硫浮选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6]调节皮带轮与转速的铜矿脱硫浮选系统,包括脱硫8M3浮选机、开设在脱硫8M3浮选机前端的轮腔、设置在脱硫8M3浮选机顶端的22kW电机和减速机、连接在减速机一侧的第一电机皮带轮和第二电机皮带轮、设置在第一电机皮带轮和第二电机皮带轮之间的第一传送带、连接在第二电机皮带轮一侧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连接杆外表面的叶轮,所述第二电机皮带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连接杆转动的带动机构,所述带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皮带轮、第四电机皮带轮、第二传送带、固定组件,所述第三电机皮带轮设置在第二电机皮带轮的一侧,所述第四电机皮带轮设置在第一电机皮带轮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机皮带轮和第四电机皮带轮之间活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三电机皮带轮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第一螺纹套筒、第二螺纹套筒,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在第三电机皮带轮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螺纹杆设置在第四电机皮带轮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螺纹套筒设置在第二电机皮带轮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套筒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筒设置在第一电机皮带轮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四电机皮带轮之间螺纹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三电机皮带轮的直径大小小于第二电机皮带轮的直径大小,所述第四电机皮带轮的直径大小小于第一电机皮带轮的直径大小。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四电机皮带轮的直径大小为180mm。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三电机皮带轮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内表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第一插槽的内部设置有把手,所述第四电机皮带轮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把手的一端截面形状与第一插槽的内表面形状相同,且所述把手的一端截面尺寸大小与第一插槽的内表面尺寸大小相同。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插槽的内表面尺寸大小与第二插槽的内表面尺寸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插槽的内表面形状与第二插槽的内表面形状相同。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把手的立体型状为“Z”型。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把手的一端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插槽的内表面形状为正六边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把手的一端外表面套合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为可拆卸式。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二电机皮带轮的一侧增加了直径为180mm的第四电机皮带轮并通过调节减速机来降低了脱硫8M3浮选机整体的转速,从而降低了22kW电机的输出电流,从而实现了使改造后的脱硫系统在老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转,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铜矿脱硫浮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铜矿脱硫浮选机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铜矿脱硫浮选机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铜矿脱硫浮选机的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铜矿脱硫浮选机的零件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脱硫8M3浮选机;11、轮腔;12、叶轮;13、连接杆;14、22kW电机;15、减速机;16、第一电机皮带轮;17、第二电机皮带轮;18、第一传送带;20、带动机构;21、第三电机皮带轮;211、第一插槽;212、把手;213、橡胶套;22、第四电机皮带轮;221、第二插槽;23、第二传送带;30、固定组件;31、第一螺纹杆;32、第二螺纹杆;33、第一螺纹套筒;34、第二螺纹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和图2和图3和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调节皮带轮与转速的铜矿脱硫浮选系统,包括脱硫8M3浮选机10、开设在脱硫8M3浮选机10前端的轮腔11、设置在脱硫8M3浮选机10顶端的22kW电机14和减速机15、连接在减速机15一侧的第一电机皮带轮16和第二电机皮带轮17、设置在第一电机皮带轮16和第二电机皮带轮17之间的第一传送带18、连接在第二电机皮带轮17一侧的连接杆13以及设置在连接杆13外表面的叶轮12,第二电机皮带轮17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连接杆13转动的带动机构20,带动机构20包括第三电机皮带轮21、第四电机皮带轮22、第二传送带23、固定组件30,第三电机皮带轮21设置在第二电机皮带轮17的一侧,第四电机皮带轮22设置在第一电机皮带轮16的一侧,第三电机皮带轮21和第四电机皮带轮22之间活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23,第三电机皮带轮2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
件30。
[0026]通过在第二电机皮带轮17的一侧增加了直径为180mm的第四电机皮带轮22并通过调节减速机15来降低了脱硫8M3浮选机10整体的转速,从而共同降低了22kW电机14的输出电流,从而实现了使改造后的脱硫系统在老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转,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0027]参考图3和图5所示,固定组件30包括第一螺纹杆31、第二螺纹杆32、第一螺纹套筒33、第二螺纹套筒34,第一螺纹杆31设置在第三电机皮带轮21的一侧表面,第二螺纹杆32设置在第四电机皮带轮22的一侧表面,第一螺纹套筒33设置在第二电机皮带轮17的一侧表面,且第一螺纹杆31与第一螺纹套筒33之间螺纹连接,第二螺纹套筒34设置在第一电机皮带轮16的一侧表面,且第二螺纹杆32与第四电机皮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调节皮带轮与转速的铜矿脱硫浮选系统,包括脱硫8M3浮选机(10)、开设在脱硫8M3浮选机(10)前端的轮腔(11)、设置在脱硫8M3浮选机(10)顶端的22kW电机(14)和减速机(15)、连接在减速机(15)一侧的第一电机皮带轮(16)和第二电机皮带轮(17)、设置在第一电机皮带轮(16)和第二电机皮带轮(17)之间的第一传送带(18)、连接在第二电机皮带轮(17)一侧的连接杆(13)以及设置在连接杆(13)外表面的叶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皮带轮(17)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连接杆(13)转动的带动机构(20),所述带动机构(20)包括第三电机皮带轮(21)、第四电机皮带轮(22)、第二传送带(23)、固定组件(30),所述第三电机皮带轮(21)设置在第二电机皮带轮(17)的一侧,所述第四电机皮带轮(22)设置在第一电机皮带轮(16)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机皮带轮(21)和第四电机皮带轮(22)之间活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23),所述第三电机皮带轮(2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皮带轮与转速的铜矿脱硫浮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第一螺纹杆(31)、第二螺纹杆(32)、第一螺纹套筒(33)、第二螺纹套筒(34),所述第一螺纹杆(31)设置在第三电机皮带轮(21)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螺纹杆(32)设置在第四电机皮带轮(22)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螺纹套筒(33)设置在第二电机皮带轮(17)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一螺纹杆(31)与第一螺纹套筒(33)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筒(34)设置在第一电机皮带轮(16)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二螺纹杆(32)与第四电机皮带轮(22)之间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家和吴建平吴娜娜史传哲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