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89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其在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向车辆安装时抑制了工序复杂化。在该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中,壳体具有将电动马达收容于内部的收容部。通过使轴部贯穿于腿部的贯通孔,并将紧固连结构件的前端部紧固连结于安装对象部,从而将腿部固定于安装对象部。介入构件介于轴部的外表面和贯通孔的内表面之间,并通过由紧固连结构件进行的腿部向安装对象部的固定而与安装对象部电连接。防振构件以与贯通孔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在贯通孔的内表面和介入构件之间。导电构件以将介入构件与壳体电连接的方式固定于介入构件及壳体。在介入构件、防振构件、以及导电构件一体化的状态下,介入构件及防振构件贯穿于贯通孔。贯通孔。贯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

技术介绍

[0002]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例如具备壳体,该壳体具有:收容部,其将电动马达收容于内部;以及腿部,其形成有贯通孔。并且,通过将贯穿于腿部的贯通孔的紧固连结构件紧固连结于车辆的安装对象部,而将腿部固定于安装对象部。
[0003]而且,为了防止伴随电动马达的运转而产生的振动向车辆传递,有时会在腿部的贯通孔的内部中的紧固连结构件的周围设置橡胶制的防振构件。在这样地设置防振构件的情况下,由于防振构件为非导电性,因此可能无法通过壳体与车辆之间的紧固连结部位来进行壳体相对于车辆的接地连接。然而,若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那样,使得壳体与车辆之间的紧固连结部位另行利用接地线将壳体与车辆相连,则能够进行壳体相对于车辆的接地连接。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

1327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上述情况下,在将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安装于车辆时,除了壳体与车辆的紧固连结工序之外,还需要进行将壳体相对于车辆进行接地连接的工序,从而导致工序复杂化。
[0009]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向车辆进行的安装时抑制工序复杂化的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具备:壳体,其具有将电动马达收容于内部的收容部、以及形成有贯通孔的腿部;紧固连结构件,其具有贯穿于所述贯通孔的轴部,并且通过将所述轴部的前端部紧固连结于车辆的安装对象部,从而将所述腿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对象部;导电性的介入构件,其介于所述轴部的外表面和所述贯通孔的内表面之间,并通过由所述紧固连结构件进行的所述腿部向所述安装对象部的固定而与所述安装对象部电连接;非导电性的防振构件,其以与所述贯通孔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表面和所述介入构件之间;以及导电构件,其以将所述介入构件与所述壳体电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介入构件及所述壳体,所述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介入构件、所述防振构件、以及所述导电构件一体化的状态下,所述介入构件及所述防振构件贯穿于所述贯通孔。
[0012]根据上述结构,由导电构件将介入构件与壳体电连接,并且通过由紧固连结构件
进行的腿部向安装对象部的固定,而将介入构件与安装对象部电连接。因此,在将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安装于车辆时,通过进行由紧固连结构件实现的壳体与车辆的紧固连结工序,还能够完成相对于车辆将壳体接地连接的工序。因此,能够在将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向车辆进行的安装时抑制工序复杂化。
[0013]优选的是,在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中,所述介入构件具有:筒状的套筒部,其介于所述轴部的外表面和所述贯通孔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凸缘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从所述套筒部的端部延伸。该结构中的所述导电构件能够采用固定于所述凸缘部的结构、或者在所述防振构件和所述凸缘部之间固定于所述介入构件的结构。
[0014]优选的是,在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中,所述导电构件在与所述壳体固定的固定端具备平板部,所述壳体在外表面具备平面部,所述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还具备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在所述平板部与所述平面部抵接的状态下,将所述平板部固定于所述壳体。
[0015]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导电构件的平板部与壳体的平面部面接触的状态下将导电构件固定于壳体,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壳体与车辆的接地连接。
[0016]优选的是,在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中,所述防振构件具备:第一防振部,其沿着所述套筒部的外表面延伸;以及第二防振部,其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表面延伸。
[0017]优选的是,在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中,所述第一防振部呈轴线沿延伸设置方向延伸的圆筒状,所述第一防振部在延伸设置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套筒部在延伸设置方向上的尺寸小。
[0018]优选的是,在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中,所述第二防振部具备使所述凸缘部的外周端的一部分露出的切缺部,所述导电构件经由所述切缺部而固定于所述凸缘部。
[0019]优选的是,在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中,所述第二防振部从所述贯通孔突出,并设置在所述腿部和所述凸缘部之间。
[0020]优选的是,在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中,所述防振构件具备沿着所述套筒的外表面延伸的第一防振部,所述第一防振部的延伸设置方向的一端面从所述贯通孔突出。
[0021]优选的是,在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中,所述贯通孔具备:一对大径孔部,它们位于所述贯通孔的延伸设置方向的两端部;以及小径孔部,其在所述贯通孔的延伸设置方向上位于所述一对大径孔部之间,且该小径孔部的直径比所述大径孔部的直径小,所述防振构件插入所述大径孔部。
[0022]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技术,能够在将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向车辆进行安装时抑制工序复杂化。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安装于车辆的电动压缩机的剖视图。
[0025]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防振单元向腿部进行的安装的剖视图。
[0026]图3是用于说明由紧固连结构件进行的腿部与车辆的紧固连结的剖视图。
[0027]图4是另一例中的电动压缩机的剖视图。
[0028]图5是又一例中的电动压缩机的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

电动压缩机,11

壳体,12

电动马达,13

收容部,14...腿部, 15a

第一平面部,15b

第二平面部,17

贯通孔,21

紧固连结构件, 22

轴部,31

介入构件,32

套筒部,33

凸缘部,35

防振构件,40

导电构件,42

平板部,45

固定构件,50

车辆,51

安装对象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使用图1~图3对将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具体化为车载用的电动压缩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载用的电动压缩机用于车辆用的空调装置。车载用的电动压缩机的压缩对象的流体是制冷剂。
[0032]如图1所示,车载用的电动压缩机10具备壳体11和电动马达12。壳体11具有:筒状的收容部13;以及腿部14,其用于将壳体11安装在作为车辆50的一部分的安装对象部51。壳体11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例如由铝等金属构成。在收容部13的内部收容有包括电动马达12在内的电动压缩机构。
[0033]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电动压缩机构除了电动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其具备:壳体,其具有将电动马达收容于内部的收容部、以及形成有贯通孔的腿部;紧固连结构件,其具有贯穿于所述贯通孔的轴部,并且通过将所述轴部的前端部紧固连结于车辆的安装对象部,从而将所述腿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对象部;导电性的介入构件,其介于所述轴部的外表面和所述贯通孔的内表面之间,并通过由所述紧固连结构件进行的所述腿部向所述安装对象部的固定而与所述安装对象部电连接;非导电性的防振构件,其以与所述贯通孔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表面和所述介入构件之间;以及导电构件,其以将所述介入构件与所述壳体电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介入构件及所述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介入构件、所述防振构件、以及所述导电构件一体化的状态下,所述介入构件及所述防振构件贯穿于所述贯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构件具有:筒状的套筒部,其介于所述轴部的外表面和所述贯通孔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凸缘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从所述套筒部的端部延伸,所述导电构件固定于所述凸缘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构件具有:筒状的套筒部,其介于所述轴部的外表面和所述贯通孔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凸缘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从所述套筒部的端部延伸,所述导电构件在所述防振构件和所述凸缘部之间固定于所述介入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用电动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构件在与所述壳体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崇行渡边隆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