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82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悬浇梁外侧且的外加热保温结构和用于对悬浇梁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测温系统;外加热保温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凹字形支撑结构,外加热保温结构为组装式保温模板,组装式保温模板的横截面为凹字形,组装式保温模板包括设置在悬浇梁底部的底部模板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底部模板左右两侧的侧部模板,底部模板和侧部模板均为加热式保温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合理,通过采用外加热保温结构对悬浇梁进行加热养护,有效避免了悬浇梁的混凝土受冻而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保证了冬季施工时悬浇梁的成型质量。成型质量。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施工中,工程质量受环境温度的限制,特别是冬季施工,由于环境温度低,对整个施工养护、质量等影响较大;混凝土浇注后其养护过程中应保证温度和湿度,如果保护措施不到位,受低温影响,水泥的水化作用受到阻碍,混凝土中的游离水分开始结冰,体积增大,则极易引起混凝土开裂,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即属于冬季施工,我国北方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常年有大风天气,冬季施工基础养护尤为关键。目前,冬季施工悬浇梁养护多采用搭建棚暖,并在暖棚内使用煤炉等加热升温,养护期间内需消耗大量的油、煤等燃料,同时需设置保湿设备保持暖棚内的湿度,增加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悬浇梁施工工期长,悬浇梁表面易产生裂纹,且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本技术设计新颖合理,通过采用外加热保温结构对悬浇梁进行加热养护,有效避免了悬浇梁的混凝土受冻而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保证了冬季施工时悬浇梁的成型质量。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悬浇梁外侧的外加热保温结构和用于对悬浇梁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测温系统;
[0005]所述外加热保温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凹字形支撑结构,所述外加热保温结构为组装式保温模板,所述组装式保温模板的横截面为凹字形,所述组装式保温模板包括设置在悬浇梁底部的底部模板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底部模板左右两侧的侧部模板,所述底部模板和侧部模板均为加热式保温模板;
[0006]所述加热式保温模板包括模板和设置在所述模板上的加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板上且用于包覆所述加热器的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
[0007]上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面板和设置在所述面板上的格构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格构架上的钢丝网,
[0008]所述格构架包括由多道边肋围成的外框架和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的支撑格构,所述外框架沿面板的边缘线布设。
[0009]上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格构由多道呈平行布设的横向中肋和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竖向中肋拼装而成,每道所述横向中肋均与多道所述竖向中肋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边肋、横向中肋和竖向中肋均与面板呈垂直布设。
[0010]上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加
热带,两个所述加热带分别为主用加热带和备用加热带,两个所述加热带的结构相同,所述加热带由多个加热带段串联连接而成,所述加热带呈蛇形走线方式布设在钢丝网上。
[0011]上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悬浇梁表面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系统和用于检测悬浇梁内部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系统,以及用于检测悬浇梁外侧外加热保温结构温度的第三温度检测系统。
[0012]上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悬浇梁顶部且位于悬浇梁中心位置处的第一测温器、两个对称设置在悬浇梁的翼缘板端部的第二测温器,以及多个均设置在悬浇梁底部的第三测温器;
[0013]所述第一测温器与悬浇梁的混凝土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4cm~6cm,所述第二测温器与悬浇梁的混凝土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4cm~6cm,所述第三测温器与悬浇梁的混凝土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4cm~6cm;
[0014]所述第二温度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悬浇梁的腹板内的第四测温器,所述第四测温器位于悬浇梁的腹板的中心位置处。
[0015]上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多个均设置在侧部模板内且用于检测侧部模板温度的第五测温器,以及多个均设置在底部模板内且用于检测底部模板温度的第六测温器;
[0016]所述第五测温器和第六测温器与面板之间的距离均为2cm~3cm。
[0017]上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温器、第二测温器、第三测温器、第四测温器、第五测温器和第六测温器均为RS

WS

N01
‑6‑
6温湿度变送器,所述RS

WS

N01
‑6‑
6温湿度变送器沿悬浇梁的长度方向布设。
[0018]上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均为喷涂在所述模板上的阻燃聚氨酯泡沫层。
[0019]上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带为自控温电伴热带。
[00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1]1、本技术通过在悬浇梁的外侧设置外加热保温结构对悬浇梁的外侧进行加热保温,并在悬浇梁的顶部设置用于包覆悬浇梁上表面和端面的防水保温层,将悬浇梁包裹在外加热保温结构和防水保温层内,使悬浇梁与外界环境隔离,避免外界环境隔的冷空气对悬浇梁的质量造成影响。
[0022]2、本技术通过在加热式保温模板内设置加热带对加热式保温模板进行加热,加热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热带相互独立,两个加热带分别为主用加热带和备用加热带,当主用加热带出现故障时,通过备用加热带为加热式保温模板进行加热,确保加热式保温模板的正常使用,避免加热式保温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时需要更换加热式保温模板而使悬浇梁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造成悬浇梁的混凝土开裂,提高该加热式保温模板的使用可靠性。
[0023]3、本技术所采用的加热式保温模板内设置有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均为喷涂在模板上的阻燃聚氨酯泡沫层,通过设置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将加热带、钢丝网和模板紧固连接为一体,加强了加热式保温模板的整体性;同时,通过设置内保温层避免加热带所产生的热量在组合式模板内流动,通过设置外保温层阻断外部的冷空气进入加热式保温模板内,增强了加热式保温模板的保温效果。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新颖合理,通过采用外加热保温结构对悬浇梁进行加热养护,有效避免了悬浇梁的混凝土受冻而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保证了冬季施工时悬浇梁的成型质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加热式保温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悬浇梁;
ꢀꢀꢀꢀꢀꢀꢀꢀꢀꢀꢀꢀ
2—箱室;
ꢀꢀꢀꢀꢀꢀꢀꢀꢀꢀꢀꢀꢀꢀ
3—底部模板;
[0031]4—钢丝网;
ꢀꢀꢀꢀꢀꢀꢀꢀꢀꢀꢀꢀ
5—加热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悬浇梁(1)外侧的外加热保温结构和用于对悬浇梁(1)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测温系统;所述外加热保温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凹字形支撑结构,所述外加热保温结构为组装式保温模板,所述组装式保温模板的横截面为凹字形,所述组装式保温模板包括设置在悬浇梁(1)底部的底部模板(3)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底部模板(3)左右两侧的侧部模板(16),所述底部模板(3)和侧部模板(16)均为加热式保温模板;所述加热式保温模板包括模板和设置在所述模板上的加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板上且用于包覆所述加热器的内保温层(6)和外保温层(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面板(9)和设置在所述面板上的格构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格构架上的钢丝网(4),所述格构架包括由多道边肋(10)围成的外框架和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的支撑格构,所述外框架沿面板(9)的边缘线布设。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格构由多道呈平行布设的横向中肋(11)和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竖向中肋(12)拼装而成,每道所述横向中肋(11)均与多道所述竖向中肋(12)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边肋(10)、横向中肋(11)和竖向中肋(12)均与面板(9)呈垂直布设。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加热带(5),两个所述加热带(5)分别为主用加热带和备用加热带,两个所述加热带(5)的结构相同,所述加热带(5)由多个加热带段串联连接而成,所述加热带(5)呈蛇形走线方式布设在钢丝网(4)上。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浇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悬浇梁(1)表面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系统和用于检测悬浇梁(1)内部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系统,以及用于检测悬浇梁(1)外侧外加热保温结构温度的第三温度检测系统。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浇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锋朱建锋牛黎明吴旭亮薛晓宏姜子麒李向瑞古刚马新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