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643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包括外壳、盖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外壳顶端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内部设置有螺纹孔,第二螺栓外壁螺纹连接螺纹孔,第二螺栓外壁套接有U型扣,U型扣一端套设有转换套,外壳内部设有绕线筒,绕线筒外壁一侧安装有环形扇叶,绕线筒内部安装有电动抱闸器,电动抱闸器与绕线筒的接触面安装有耐磨层,且电动抱闸器一端贯穿环形扇叶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外壳内壁靠近环形扇叶处安装有红外线测转仪,且红外线测转仪通过导线与电动抱闸器电性连接,绕线筒另一侧设有卷簧,绕线筒在环形扇叶与卷簧之间的外壁卷绕有钢丝绳。该种爬绳自动保护器,结构合理,实用性高,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


[0001]本技术涉及攀爬保护
,具体为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

技术介绍

[0002]爬绳自动保护器又叫防坠器,防坠器能在限定距离内快速制动锁定坠落物体。适合于货物吊装,保护地面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被吊工件物体的损坏。产品适用于天车起吊时防止被吊工件意外坠落时的安全防护,能有效地保护地面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被吊工件物体的损坏,应用于冶金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电力、船舶、通讯、制药、桥梁等高处作业场所,此产品只是该系统的一部分,防坠落的系统为:垂直生命系统与水平生命系统。水平生命系统用的比较广泛,防坠器利用物体下坠时速度差进行自控,高挂低用,防坠器在使用时只需要将锦纶吊绳跨过上方坚固钝边的结构物上,将锦纶绳上的铁钩挂入“n”形环上,将钢丝绳上的铁钩挂入安全带上的半圆环内即可使用。在使用半径内,不需更换悬挂点。正常使用时,安全绳将随人体自由伸缩。
[0003]现有的保护器,在固定设施方面过于简陋,这是很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使用者的操作有着生命威胁;现有的保护器,通常在卡锁方面设计为离心设计,这样的锁定对材料的要求过于严格,对于不同重量的使用者有着不同的要求,使得安全针对不同的使用者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现有的保护器,在使用后的收绳操作过于麻烦,通常为人工收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收绳不到位,严重的可能导致使用者被绳索绞住,造成生命威胁。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包括外壳、盖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外壳顶端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外壁螺纹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外壁套接有U型扣,所述U型扣一端套设有转换套,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绕线筒,所述绕线筒外壁一侧安装有环形扇叶,所述绕线筒内部安装有电动抱闸器,所述电动抱闸器与绕线筒的接触面安装有耐磨层,且所述电动抱闸器一端贯穿环形扇叶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壁靠近环形扇叶处安装有红外线测转仪,且所述红外线测转仪通过导线与电动抱闸器电性连接,所述绕线筒另一侧设有卷簧,所述绕线筒在环形扇叶与卷簧之间的外壁卷绕有钢丝绳。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栓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且所述螺帽与U型扣之间设有弹性垫片。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壁焊接有若干螺纹筒,且所述第一螺栓一端贯穿盖板与螺纹筒螺纹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部底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电动抱闸器、红外线测转仪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外壁安装有电源指示灯,且所述电源指示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底端焊接有出线套筒,且所述出线套筒的圆口直径为2~3cm。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丝绳贯穿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钢丝绳环,且所述钢丝绳环一端延伸到出线套筒底端。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丝绳环外壁套接有卡扣,所述卡扣采用合金材料制成。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种爬绳自动保护器,通过外壳顶端焊接连接块,连接块内部设置螺纹孔,第二螺栓外壁螺纹连接螺纹孔,且螺纹孔贯穿连接块,第二螺栓外壁套接U型扣,U型扣一端套设有转换套的组合结构,有效地解决了该保护器的固定设施存在安全问题,利用连接块与第二螺栓的螺纹连接,使得保护器在固定的时候不会出现松动问题,利用U型扣的牵引作用,使得连接固定点更加的有效方便,同时凭借转换套的加入,可以使得固定点可以添加更多的固定机构,为保护做操作人员的安全多添一份保障;
[0015]2、该种爬绳自动保护器,通过外壳内部设有绕线筒,绕线筒外壁一侧安装环形扇叶,绕线筒内部安装电动抱闸器,电动抱闸器与绕线筒的接触面安装耐磨层,且电动抱闸器一端贯穿环形扇叶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外壳内壁靠近环形扇叶处安装红外线测转仪,且红外线测转仪通过导线与电动抱闸器电性连接的组合结构,实现了任意体重使用者的保护,利用电动抱闸器的抱闸效果代替了传统的离心卡扣,提高保护性能,利用红外线测转仪灵敏的环形扇叶转速,实时监控绕线筒的运行状态,使得绕线筒一旦出现速度异常,就可以被发现,然后将信号传输给电动抱闸器,促使电动抱闸器做出断电抱闸动作,快速地反应动作,让使用者有着安心的体验;
[0016]3、该种爬绳自动保护器,通过绕线筒另一侧设有卷簧,绕线筒在环形扇叶与卷簧之间的外壁卷绕钢丝绳的组合结构,使得保护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着移动收线的规范操作,利用卷簧的回弹变形,使得钢丝绳可以被缓慢的回卷,让使用者和保护器之间的钢丝绳一直保持着拉伸状态,避免过多的钢丝绳缠绕到使用者,同时,自动收绳的设置,代替了人工收绳的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的内部结构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的正面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的侧面剖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的图1中结构A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1、外壳;2、连接块;3、U型扣;4、转换套;5、盖板;6、第一螺栓;7、出线套筒;8、钢丝绳环;9、卡扣;10、螺纹筒;11、卷簧;12、绕线筒;13、环形扇叶;14、红外线测转仪;15、电
动抱闸器;16、蓄电池;17、耐磨层;18、钢丝绳;19、螺帽;20、第二螺栓;21、电源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例:如图1

5所示,本技术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包括外壳1、盖板5、第一螺栓6和第二螺栓20,外壳1顶端焊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内部设置有螺纹孔,第二螺栓20外壁螺纹连接螺纹孔,第二螺栓20外壁套接有U型扣3,U型扣3一端套设有转换套4,外壳1内部设有绕线筒12,绕线筒12外壁一侧安装有环形扇叶13,绕线筒12内部安装有电动抱闸器15,电动抱闸器15与绕线筒12的接触面安装有耐磨层17,且电动抱闸器15一端贯穿环形扇叶13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外壳1内壁靠近环形扇叶13处安装有红外线测转仪14,且红外线测转仪14通过导线与电动抱闸器15电性连接,绕线筒12另一侧设有卷簧11,绕线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包括外壳(1)、盖板(5)、第一螺栓(6)和第二螺栓(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端焊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20)外壁螺纹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20)外壁套接有U型扣(3),所述U型扣(3)一端套设有转换套(4),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绕线筒(12),所述绕线筒(12)外壁一侧安装有环形扇叶(13),所述绕线筒(12)内部安装有电动抱闸器(15),所述电动抱闸器(15)与绕线筒(12)的接触面安装有耐磨层(17),且所述电动抱闸器(15)一端贯穿环形扇叶(13)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壁靠近环形扇叶(13)处安装有红外线测转仪(14),且所述红外线测转仪(14)通过导线与电动抱闸器(15)电性连接,所述绕线筒(12)另一侧设有卷簧(11),所述绕线筒(12)在环形扇叶(13)与卷簧(11)之间的外壁卷绕有钢丝绳(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绳自动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20)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19),且所述螺帽(19)与U型扣(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瑞杰强巴罗桑余俊磊曹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