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49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1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用冷却装置,包括喷嘴,喷嘴指向刀头方向,喷嘴与循环仓相通,循环仓包括漏斗,漏斗位于加工平台下方,漏斗下端探入沉降室的沉降区内,沉降区与收集区相通;沉降区上端设置有若干道交错分布的折板,折板向下倾斜;收集区与汲水室的隔离区相通,隔离区通过过滤板与汲水区分隔,汲水区与抽水泵相通;隔离区通过导管与空气泵连通,汲水区通过导管与增液泵相通;抽水泵与增压泵连通,增压泵通过软管与喷嘴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冷却装置,切削液过滤效果好,能够充分去除废屑以及浮渣等杂质,且切削液不易滋生细菌,循环效果好。循环效果好。循环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用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床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床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床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切削液对机头处不停冲洗。切削液具有润滑、冷却、冲屑、防腐蚀作用以及提高工件表面光滑度作用。因此,加工后产生的切削液需要循环使用。老式机床冷却系统(如专利CN211589438U),切削液直接粗过滤,然后抽取加压再使用。这种方式,切削液过滤太简单,循环切削液中容易产生浮油或浮渣,进而滋生细菌。而且,这种过滤方式,容易导致过滤系统堵塞,进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机床用冷却装置,解决循环切削液容易滋生细菌以及过滤程度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用冷却装置,包括喷嘴,喷嘴指向刀头方向,喷嘴与循环仓相通,循环仓包括漏斗,漏斗位于加工平台下方,漏斗下端探入沉降室内;沉降室包括L形沉降区和收集区,沉降区半包围在收集区下方;沉降区头部设置有承接漏斗的通孔,沉降区尾部上端与收集区相通;沉降区上端设置有若干道交错分布的折板,折板向下倾斜;收集区与汲水室相通;
[0005]汲水室通过过滤板分割成隔离区和汲水区,隔离区与收集区相通,汲水区与抽水泵相通;隔离区通过导管与空气泵连通,汲水区通过导管与增液泵相通;抽水泵与增压泵连通,增压泵通过软管与喷嘴相通。
[0006]优选的,所述漏斗包括上下开口的斗形仓,斗形仓由上至下逐渐变窄;斗形仓上端设置有可拆卸储渣盘,储渣盘下表面为漏网结构,储渣盘用于过滤大颗粒废屑;斗形仓底端设置有喇叭状引流板,引流板向折板方向倾斜。
[0007]优选的,所述斗形仓下端设置有吸附垫,吸附垫用于吸附过滤液中的漂浮碎屑以及浮油。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板采用插卸方式安装在汲水室内。
[0009]优选的,所述沉降区尾部下端设置有排污口,隔离区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0010]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机床用冷却装置,切削液对刀头冷却过后,能够在循环仓中实现充分过滤,去除废屑以及浮渣、浮油等杂质,循环效果好。而且,本装置中增加空气泵,向切削液通入空气,降低厌氧菌滋生概率,切削液的保存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沉降室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汲水室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1、夹具;2、加工平台;3、喷嘴;4、软管;5、刀座;6、漏斗;7、循环仓;8、增压泵;9、抽水泵;10、沉降室;11、空气泵;12、汲水室;13、增液泵;14、折板;15、沉降区;16、收集区;17、排污口;18、隔离区;19、导管;20、过滤板;22、汲水区;23、储渣盘;24、斗形仓;25、吸附垫;26、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

4所示的一种机床用冷却装置,包括喷嘴3,喷嘴3指向刀头方向,喷嘴3与循环仓7相通。
[0019]循环仓7包括漏斗6,漏斗6位于加工平台2下方,加工平台2位于夹具1和刀座5之间。漏斗6下端探入沉降室10内。本实施例中,漏斗6包括上下开口的斗形仓24,斗形仓24由上至下逐渐变窄。斗形仓24上端设置有可拆卸储渣盘23,储渣盘23下表面为漏网结构,储渣盘23用于过滤大颗粒废屑。斗形仓24下端设置有吸附垫25,吸附垫25用于吸附过滤液中的漂浮碎屑以及浮油。通过储渣盘23和吸附垫25对切削液初步过滤,同时也可以减少大颗粒杂质以及浮渣类杂质进入循环仓7的其他装置内,进而方便对循环仓7清理。
[0020]沉降室10包括L形沉降区15和收集区16,沉降区15半包围在收集区16下方。沉降区15头部设置有承接漏斗6的通孔,沉降区15尾部上端与收集区16相通。沉降区15上端设置有若干道交错分布的折板14,折板14向下倾斜。切削液进入沉降室10后,折板14能够降低切削液的垂直冲击力,避免底部废屑扬起,且折板14对废屑进行吸附,加速沉淀速率。
[0021]为提高折板14对切削液中杂质的吸附率,切削液在进入沉降区15时,需要增大与折板14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中,在斗形仓24底端设置有叭状引流板26,并将引流板26向折板14方向倾斜,这样即可将切削液铺开分散到折板14上。
[0022]切削液经过折板14后大部分沉淀在折板14下方位置,小部分随切削液向前移动。由于沉降区15采用L形状,沉降区15尾部流速很小,便于废屑堆积停留。沉淀后的切削液从上方进入收集区16,然后由收集区16进入汲水室12。
[0023]汲水室12通过过滤板20分割成隔离区18和汲水区22,过滤板20采用插卸方式安装在汲水室12内,过滤板20用于对切削液中微小杂质以及浮油类杂质阻拦。隔离区18与收集区16相通,汲水区22与抽水泵9相通。抽水泵9与增压泵8连通,增压泵8通过软管4与喷嘴3相通。
[0024]隔离区18通过导管19与空气泵11连通,通过空气泵11向切削液中充入空气,降低切削液中厌氧菌的繁殖速率,进而便于切削液保存。汲水区22通过导管19与增液泵13相通,增液泵13用来注入新的切削液,从而对循环仓7中切削液补充。
[0025]为便于后期对沉降室10和汲水室12清理,在沉降区15尾部下端设置排污口17,隔离区18底部设置排污口17。沉降区15排污口17设置在尾端,便于充分对沉降区15各处形成水流冲击,进而便于废屑排出。
[0026]综上,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机床用冷却装置,切削液循环效果好,能够充分对杂质进行过滤。本装置通过空气泵向切削液通入空气,抑制厌氧菌生长,提高切削液的使
用寿命。
[0027]以上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用冷却装置,包括喷嘴,喷嘴指向刀头方向,喷嘴与循环仓相通,其特征在于:循环仓包括漏斗,漏斗位于加工平台下方,漏斗下端探入沉降室内;沉降室包括L形沉降区和收集区,沉降区半包围在收集区下方;沉降区头部设置有承接漏斗的通孔,沉降区尾部上端与收集区相通;沉降区上端设置有若干道交错分布的折板,折板向下倾斜;收集区与汲水室相通;汲水室通过过滤板分割成隔离区和汲水区,隔离区与收集区相通,汲水区与抽水泵相通;隔离区通过导管与空气泵连通,汲水区通过导管与增液泵相通;抽水泵与增压泵连通,增压泵通过软管与喷嘴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雁杰刘紫建王森周宝营赵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涿州市北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