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塑按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42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59
本申请涉及一种全塑按压泵,涉及泵的领域,包括塑料材质的底座,底座设有泵腔、连通泵腔的进液口、出液口,底座滑动连接有按压座,按压座连接有活塞;按压座和底座间设有塑料弹簧,塑料弹簧包括与按压座连接的安装部一、与底座连接的安装部二、将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连接的弹性部,安装部一、安装部二的横截面尺寸不同,塑料弹簧由TPE材质一体成型,单向结构一、单向结构二、按压座、活塞均为塑料材质。本全塑按压泵用塑料代替按压泵含有金属和玻璃材质的部件,便于二次回收循环使用;通过设置TPE材质的塑料弹簧,使全塑按压泵具有高爆发力、高回弹力、高密封性的特点;进液口处采用阀针直通式密封,使全塑按压泵具有高密封性。使全塑按压泵具有高密封性。使全塑按压泵具有高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塑按压泵


[0001]本申请涉及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塑按压泵。

技术介绍

[0002]按压泵是一种用于抽送液体的手动泵,每按压一次出一次液体,按压泵多用于喷雾器、泡沫泵,或盛放洗发水等乳液的容器。
[0003]按压泵为实现抽送液体的功能,内部设有泵腔、活塞,在泵腔的入口、出口分别设置单向阀,当活塞受力在泵腔内移动时,通过单向阀实现液体的单向抽送,通过弹簧使活塞复位,弹簧为金属材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按压泵的泵体为塑料材质,按压泵的塑料成分居多,废弃后可以熔融回收利用塑料。但金属材质的弹簧必须要与按压泵的塑料分离后才能熔融塑料,存在回收利用难度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按压泵回收利用的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塑按压泵。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全塑按压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全塑按压泵,包括塑料材质的底座,全塑按压泵设有泵腔、连通泵腔的进液口、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处设有单向结构一,所述出液口处设有单向结构二,所述单向结构一、单向结构二使液体沿进液口、泵腔、出液口单向流动,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有按压座,所述按压座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泵腔的腔壁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座和底座间设有塑料弹簧,所述塑料弹簧包括与按压座连接的安装部一、与底座连接的安装部二、将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连接的弹性部,所述安装部一、安装部二的横截面尺寸不同,所述塑料弹簧由TPE材质一体成型,所述单向结构一、单向结构二、按压座、活塞均为塑料材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按压座时,活塞在泵腔内滑动,通过单向结构一、单向结构二的作用,实现对液体的单向抽送,塑料弹簧用于为按压座的复位提供回复力。当塑料弹簧被压缩时,主要由弹性部产生形变并产生回复力,安装部一或安装部二也能产生形变辅助产生回复力。TPE材质的塑料弹簧且有良好的抗疲劳性,使全塑按压泵具有高回弹力、耐疲劳的特点。本全塑按压泵用塑料弹簧取代传统的金属弹簧,其余部件均可由塑料制成,回收本按压泵后无需拆解分离,可直接熔融成液态塑料、重新注塑成其它产品使用,降低了回收利用的难度。
[0009]可选的,所述塑料弹簧为两端开口、侧壁封闭的筒形结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壁封闭的塑料弹簧具有较好的防水、防尘能力,外界的灰尘、污水不易进入按压泵内。另一方面,塑料弹簧的实体部分较多,使塑料弹簧具有较高的回弹力和爆发力。
[0011]可选的,所述按压座固定连接有塑料材质的阀杆,所述单向结构一包括阀针,所述阀针设置于阀杆朝向进液口的端部,所述阀针能通过滑动封闭或打开进液口。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杆向进液口方向移动后,阀针插入进液口将进液口封闭,当阀杆向出液口方向移动后,阀针上移脱离进液口,使进液口导通,此时若泵腔内为负压,则泵腔内的液体不会经进液口流出。阀针与进液口组合组成单向结构一,塑料材质的阀针取代了常规的玻璃球体进行密封,方便了按压泵的回收利用。采用阀针直通式密封,使本按压泵具有高密封性。
[0013]可选的,所述按压座固定连接有塑料材质的阀杆,所述活塞套设于阀杆外并与阀杆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座设置有压部,所述阀杆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压部、限位部分别位于活塞的滑动方向两侧,所述压部、限位部限制活塞相对于阀杆滑动的范围;所述单向结构二包括设于阀杆外壁的连通口、形成于限位部和活塞间的活动间隙,所述连通口将出液口、活动间隙连通,所述活塞能相对于阀杆滑动开启或关闭活动间隙。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按动按压座时,压部、阀杆向泵腔方向移动,由于活塞与底座间存在摩擦力,则活塞暂时不会移动,则阀杆相对于活塞移动,活动间隙打开,此时活动间隙将泵腔、出液口导通。当阀杆向远离泵腔的方向滑动时,由于活塞与底座间存在摩擦力,则活塞暂时不会移动,阀杆相对于活塞移动,随着阀杆的继续移动,限位部抵接活塞并驱使活塞移动,活动间隙关闭。综上,单向结构二实现了单向导通功能,且单向结构二均为塑料材质。
[0015]可选的,所述活塞朝向出液口的端部设有供压部插入的嵌槽一,所述活塞朝向压部设有凸环,所述活塞通过凸环与压部间建立滑动密封。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通过凸环与压部间建立滑动密封,使活塞相对于阀杆滑动时,液体不易经活塞、压部间漏出泵腔。同时压部与嵌槽一插接配合,提高了压部驱使活塞移动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泵体、压盖,所述泵腔位于泵体内,所述泵体背离进液口的端部敞口,所述压盖位于泵体背离进液口的敞口处并与泵体固定,所述压盖限制活塞与泵体分离。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泵体与压盖分离时,便于活塞的拆装;当泵体与压盖安装完成后,压盖限制活塞与泵体分离,提高按压泵的结构稳固性。
[0019]可选的,所述按压座、底座间设有通气间隙,所述底座的外壁设有内通气孔;当所述活塞向进液口方向移动后,所述通气间隙经泵体内腔与内通气孔连通,当所述活塞向出液口方向移动后,所述活塞侧壁正对并封闭内通气孔。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压座向泵体方向移动后,活塞滑动通过内通气孔,外界的空气经通气间隙、泵体内腔、内通气孔与瓶子内形成连通,使瓶子内外的气压平衡,使瓶子内的液体容易被抽出。当按压座向远离泵体的方向移动后,活塞通过侧壁封闭内通气孔,瓶子内的空气不与外界流通,减少瓶子内液体的蒸发流失。
[0021]可选的,所述活塞包括与阀杆连接的滑套、与泵腔内壁接触的密封部、将滑套与密封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密封部包括靠近出液口的密封部一、靠近进液口的密封部二,朝向出液口的方向所述密封部一的外径渐扩,朝向进液口的方向所述密封部二的外径渐扩;当所述活塞向出液口方向移动后,所述内通气孔正对密封部一、密封部二之间。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部一、密封部二相互背离的端部边缘抵紧于泵体内壁,形成双层密封,提高密封效果。活塞侧壁正对并封闭内通气孔,内通气孔正对密封部一、
密封部二之间的位置,密封部一、密封部二配合,对内通气孔的密封效果较好。
[0023]可选的,所述阀杆、阀针的材料为PP,所述活塞的材料为PE。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P、PE的材料安全无毒,且熔化后能进行融合。
[0025]可选的,所述进液口的内壁沿周向设有固定凸起。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液口用于供吸管插接,固定凸起用于抵紧吸管的外壁,提高吸管安装的稳固性。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用塑料代替按压泵含有金属和玻璃材质的部件,便于二次回收循环使用;
[0029]2.通过设置TPE材质的塑料弹簧,使全塑按压泵具有高爆发力、高回弹力、高密封性的特点;
[0030]3.进液口处采用阀针直通式密封,使全塑按压泵具有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塑按压泵,包括塑料材质的底座(1),全塑按压泵设有泵腔(13)、连通泵腔(13)的进液口(10)、出液口(21),所述进液口(10)处设有单向结构一,所述出液口(21)处设有单向结构二,所述单向结构一、单向结构二使液体沿进液口(10)、泵腔(13)、出液口(21)单向流动,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有按压座(2),所述按压座(2)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与泵腔(13)的腔壁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座(2)和底座(1)间设有塑料弹簧(3),所述塑料弹簧(3)包括与按压座(2)连接的安装部一(31)、与底座(1)连接的安装部二(32)、将安装部一(31)和安装部二(32)连接的弹性部(33),所述安装部一(31)、安装部二(32)的横截面尺寸不同,所述塑料弹簧(3)由TPE材质一体成型,所述单向结构一、单向结构二、按压座(2)、活塞(4)均为塑料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按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弹簧(3)为两端开口、侧壁封闭的筒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按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座(2)固定连接有塑料材质的阀杆(5),所述单向结构一包括阀针(52),所述阀针(52)设置于阀杆(5)朝向进液口(10)的端部,所述阀针(52)能通过滑动封闭或打开进液口(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按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座(2)固定连接有塑料材质的阀杆(5),所述活塞(4)套设于阀杆(5)外并与阀杆(5)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座(2)设置有压部(23),所述阀杆(5)设置有限位部(53),所述压部(23)、限位部(53)分别位于活塞(4)的滑动方向两侧,所述压部(23)、限位部(53)限制活塞(4)相对于阀杆(5)滑动的范围;所述单向结构二包括设于阀杆(5)外壁的连通口(54)、形成于限位部(53)和活塞(4)间的活动间隙(55),所述连通口(54)将出液口(21)、活动间隙(55)连通,所述活塞(4)能相对于阀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再赵秦波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丹丹喷雾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