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40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组装装置,其包括电源芯片U1、CPU芯片U2B、CPU芯片U2B及与门芯片U3;电源芯片U1为CPU芯片U2B的前级DCDC电源,将高数值电压转成低数值电压,作为CPU芯片U2B的主电源,此主电源提供一路PG信号连接到与门U3芯片输入端,与门U3芯片输出端接到CPU芯片U2B的DCDC_PSWITCH引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组装装置,尤其涉及嵌入式芯片启动部分。

技术介绍

[0002]某些带有电源的处理器(例如NXP i.MX RT)带集成DCDC电源。正是由于内部集成DCDC电源,可大大减少外围器件使用数量,减小产品设计面积,但同时也引入了新的设计难题,现有CPU内部集成电源存在缺陷,导致对外围电路上电要求非常严格,极易造成上电启动异常,从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上电和复位,此问题造成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降低。
[0003]现有芯片内部结构的设计问题,需要通过CPU上的DCDC_PSWITCH(开关电源使能)引脚输入控制延时1ms,保证内部DCDC正常启动,常规做法为在DCDC_PSWITCH引脚上添加RC延时电路,但RC延时解决方案在外围GPIO 早于CPU上电时容易造成延时时间不够造成内部DCDC输出异常,导致CPU 异常,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CPU内部DCDC电源稳定上电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作为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其CPU U2B内部集成一路 DCDC电源,此电源的上电启动时序有严格要求,内部DCDC是认为 DCDC_PSWITCH引脚到1.65V时即开启,为了确保开启DCDC前DCDC 的输入电压已经达到2.8V

3.3V所以需要DCDC_PSWTICH延时一定时间长度,现有产品的延时要求为DCDC_PSWITCH引脚在DCDC有输入电压后延时1ms高电平,来保证输入电压到达要求范围,目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解决方案基本都是使用RC延时电路,通过在DCDC_PSWITCH引脚串联电阻并联电容,调整阻容大小,满足延时时间要求,这样处理会带来两个使用限制条件:
[0005]1、当CPU的其他引脚如GPIO上先电而RT的电源后上电,该情况会导致内部DCDC输出1.2v核电压失败,原因是当GPIO上有电压之后会通过引脚内部的钳位二极管倒灌到DCDC_IN电源上,而DCDC_PSWITCH 由于与DCDC_IN电源相连同样会有残压存在(这个漏电压跟外部GPIO驱动能力有关系,一般1v~2v之间),RC充电过程将不再从0V开始,此时 DCDC_IN再上电由于PSWITCH的RC延迟作用失效而导致DCDC工作失败;
[0006]2、非常快速开关RT的电源或者电源有快速跌落的情况也会造成内部DCDC电源输出异常,当关掉3v3或者电源跌落到2.6v以下时,1.2v内核电源关闭,DCDC_IN开始下降,DCDC_PSWITCH由于RC延迟电路的缘故导致其下降速度慢于DCDC_IN的速度,在DCDC_PSWITCH信号低于 1V之前外部电源重新上电,此种情况也会导致RC延迟失效,进而DCDC 启动失败;
[0007]这两个限制会大大增加系统上电或复位失败的概率,增加外围电路设计难度。
[0008]本技术的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包括电源芯片U1、CPU 芯片U2B、CPU芯片U2B及与门芯片U3;
[0009]电源芯片U1为CPU芯片U2B的前级DCDC电源,将高数值电压转成底数值电压,作为CPU芯片U2B的主电源,此主电源提供一路PG信号连接到与门U3芯片输入端,与门U3芯片输出端接到CPU芯片U2B的 DCDC_PSWITCH引脚。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1]电源芯片U1为MP2159GJ;CPU芯片U2B为恩智浦IMX RT系列中 MIMXRT1052CVL5B;与门芯片U3为SN74LVC1G08,与门芯片U3的电源采用独立的LDO_3V3;与门芯片U3输出端Y接到CPU芯片U2B的 PSWITCH引脚;与门芯片U3的输入端A、B分别接入电源芯片U1的PG 信号;PG信号输出电平达到设计阈值的10%以内时被内部上拉电阻接到电源输入端,如果超出阈值则会被拉低;POWERGOOD信号时刻反映CPU 芯片U2B的DCDC_IN电源是否正常。
[0012]一种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的组装装置,包括
[0013]载具组件,用于搭载电路板模块;
[0014]传送组件,用于传送载具组件;
[0015]上料组件,设置在传送组件侧部对应工位处;
[0016]扣盖组件,用于将扣盖到电路板模块上;
[0017]组装机械手,用于在电路板模块上进行焊接或/和组装作业;
[0018]输出组件,用于在传送组件上组装完毕的电路板模块输出。
[0019]一种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的组装装置的传送组件,其传送组件包括传动导轨,在传动导轨的各个工位处下方设置有卡位挡板,以阻挡载具组件前行;传动导轨侧部配套有传送带或传送推手。
[0020]一种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的组装装置的载具组件,其载具组件,包括载具架体,以托载电路板模块;在载具架体两侧设置有弹性行走轮座,以与传动导轨侧面滚动接触;在载具架体横向侧壁凹槽内设置有定位回拉簧;定位回拉簧连接有L型插入斜楔座的带有定位孔的导向端,在横向侧壁凹槽底部设置有定位凹孔;在载具架体上设置有调节螺栓,以穿过定位孔插入到定位凹孔中;
[0021]L型插入斜楔座,其斜面部用于插入到弹性行走轮座与载具架体纵向侧壁之间的间隙中,以调整弹性行走轮座与传动导轨之间的滚动摩擦力;
[0022]在载具架体上摆动设置有偏心压轮座,以下压电路板模块上表面;
[0023]在偏心压轮座上键连接有偏心轴,偏心压轮座与偏心轴之间设置有弹性卡位弹簧球。
[0024]一种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的组装装置的上料组件,其上料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传送组件对应上料工位一侧的元件上料通道,以逐个传送电气元件;在元件上料通道输出端垂直设置有第八输出槽道,在第八输出槽道水平输出端设置有槽道工艺输出豁口;
[0025]在槽道工艺输出豁口下方一侧设置有两个固定铰接座,在对应固定铰接座上分别铰接有第一驱动摆动杆的根部及第二铰接杆的中部;在第一驱动摆动杆头端连接有第三联动吸盘杆的头部,在第二铰接杆前端铰接有第三联动吸盘杆的中部,在第三联动吸盘杆下端具有用于吸附元件的吸盘;
[0026]在第二铰接杆后端连接有在对应横向导轨中横向运动的第四联动杆的前端,在第四联动杆的后端设置有竖直状态的第五连接架的下端,在第五连接架上端设置有第六推送挡臂的根部,在第六推送挡臂上设置有第七后推板,第六推送挡臂在前行中用于遮挡元件
上料通道的输出端,第七后推板在第八输出槽道中滑动,以将从元件上料通道输送到第八输出槽道输入端的元件横向推送到槽道工艺输出豁口;
[0027]当吸盘朝上时,其位于槽道工艺输出豁口处,以负压吸附元件,第二铰接杆位于第一驱动摆动杆的后方;
[0028]当吸盘朝下时,其位于载具架体处,以正压下吹元件,第二铰接杆与第一驱动摆动杆交叉;
[0029]在传送组件组装工位一侧设置有通电接线笔部,用于检测元件线路。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芯片U1、CPU芯片U2B、CPU芯片U2B及与门芯片U3;电源芯片U1为CPU芯片U2B的前级DCDC电源,将高数值电压转成低数值电压,作为CPU芯片U2B的主电源,此主电源提供一路PG信号连接到与门U3芯片输入端,与门U3芯片输出端接到CPU芯片U2B的DCDC_PSWITCH引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内部电源稳定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芯片U1为MP2159GJ;CPU芯片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洋杨博路苗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飞凌嵌入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