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02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立柱负责承载单个车位多层重压时的承重和整个框架结构的重量,保证库位结构的承重及稳定性;横梁承担单个车位内的车辆及输送装置的重量,保证车辆及输送装置的稳定运行,从而实现对车辆的输送功能,以将车辆送至车位内或将车辆从车位内送出;斜杆将立柱连接,从而增强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并形成不易变形的三角形结构,以增强整个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输送装置是负责输送车辆,将车辆输送到库位内。本结构在连接时,将横梁的两端搭在第一支撑部上,并通过第一限位板对横梁的两侧进行限位,可对横梁进行支撑,并固定横梁的位置,再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连接,使连接位置准确,减少偏移量。移量。移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车库结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车库库位形式多样,标准不统一。各个厂商在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种各样形式,且材料种类,厚度均根据实际情况加工制作。导致对后续的安装、调试、安全审核,结构确认和维护均带来较为复杂的流程以及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设计一种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在保证框架结构稳定性的同时,降低安装难度,使维护方便,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包括:立柱、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板、第一支撑部、第一固定部、横梁、第一限位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支架、主动辊轴、电机、从动辊轴、皮带、斜杆和第四安装板;立柱垂直于地面,若干个立柱平行设置,且立柱的一端与地面相连接;第一安装板平行于立柱,第一安装板与立柱相连接;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安装板的下方,且第一连接板与立柱相连接;第一支撑部垂直于第一连接板,且第一支撑部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第一固定部为直角三角形,第一固定部的一个直角边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且第一固定部的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一支撑部相连接;横梁位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横梁垂直于立柱,且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部相贴合;第一限位板垂直于第一支撑部,两个限位板分别与第一支撑部的两侧相连接,且横梁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板之间;两个第二安装板分别与横梁的两端相连接,且两个第二安装板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板相贴合;两个第三安装板同时与横梁的顶面相连接;支架位于横梁的上方,且两个支架同时与第三安装板相连接;主动辊轴穿过支架的一端,且主动辊轴与支架转动连接;电机包括输出轴,输出轴与主动辊轴相连接,且电机与横梁相连接;从动辊轴穿过支架的另一端,且从动辊轴与支架转动连接;皮带同时绕设在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的外侧;斜杆与立柱呈预定角度,且斜杆位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两个第四安装板分别与斜杆的两端相连接,且两个第四安装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柱相连接。
[0006]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使立柱垂直于地面,若干个立柱平行设置,且立柱的一端与地面相连接,以提升立柱的稳定性;其次,通过使第一安装板平行于立柱,第一安装板与立柱相连接,以将第一安装板固定在立柱上,以便于通过第一安装板将横梁等其他部件安装在立柱上;再次,通过使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安装板的下方,且第一连接板与立柱相连接,以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立柱上;再次,通过使第一支撑部垂直于第一连接板,且第一支撑部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以将第一支撑部固定在立柱上,从而确保第一支撑部的稳定性,以实现对横梁的支撑作用;再次,通过使第一固定部为直角三角形,第一固定部的一个
直角边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且第一固定部的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一支撑部相连接,以对第一支撑部进行支撑,从而提升第一支撑部的稳定性;再次,通过使横梁位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横梁垂直于立柱,且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部相贴合,以实现第一支撑部对横梁的支撑作用,从而构成车库库位的框架结构;再次,通过使第一限位板垂直于第一支撑部,两个限位板分别与第一支撑部的两侧相连接,且横梁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板之间,以对横梁进行限位,避免横梁从第一支撑部上滑落,从而提升横梁的稳定性,以使横梁与立柱稳定连接;再次,通过使两个第二安装板分别与横梁的两端相连接,且两个第二安装板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板相贴合,以便于通过第二安装板和第一安装板将横梁和立柱固定,从而构成稳定的车库库位结构;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三安装板同时与横梁的顶面相连接,以将第三安装板固定在横梁上;再次,通过使支架位于横梁的上方,且两个支架同时与第三安装板相连接,以将支架固定在横梁上,从而通过横梁对支架进行支撑;再次,通过使主动辊轴穿过支架的一端,且主动辊轴与支架转动连接,以使主动辊轴相对于支架转动;再次,通过使输出轴与主动辊轴相连接,且电机与横梁相连接,以通过电机驱动主动辊轴转动;再次,通过使从动辊轴穿过支架的另一端,且从动辊轴与支架转动连接,以使从动辊轴可相对于支架转动;再次,通过使皮带同时绕设在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的外侧,以行车库位的输送装置,进而实现对车辆的输送功能,从而实现将车辆送入车位或从车位送出的功能;再次,通过使斜杆与立柱呈预定角度,且斜杆位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以使框架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提升车库库位结构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两个第四安装板分别与斜杆的两端相连接,且两个第四安装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柱相连接,以便于将斜杆与立柱连接,从而降低操作难度。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立柱负责承载单个车位多层重压时的承重和整个框架结构的重量,保证库位结构的承重及稳定性;横梁承担单个车位内的车辆及输送装置的重量,保证车辆及输送装置的稳定运行,从而实现对车辆的输送功能,以将车辆送至车位内或将车辆从车位内送出;斜杆将立柱连接,从而增强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并形成不易变形的三角形结构,即形成不易倾倒的辅结构件,从而保证整体库位框架结构结构稳固,以增强整个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输送装置是负责输送车辆,将车辆输送到库位内。本结构在连接时,先将立柱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再将横梁的两端搭在第一支撑部上,并通过第一限位板对横梁的两侧进行限位,可对横梁进行支撑,以提升横梁的稳定性,并固定横梁的位置,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贴合,再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连接,使连接位置准确,减少偏移量,从而提升整个框架结构的精确度,并降低操作难度。
[0007]具体的,本产品通过使用连接件连接代替焊接连接,结构件和连接件大量使用标准型材,严格规定材料国标号及厚度,确保设计安全标准满足国际化标准,同时减少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方便库位框架结构安装,且维修、更换部件方便,适配性高,减少维修时长。
[0008]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还包括:长条孔和螺栓;四个长条孔同时贯穿第二安装板;四个螺栓穿过四个长条孔后,四个螺栓同时嵌入第一安装板内。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四个长条孔同时贯穿第二安装板,并使四个螺栓穿过四
个长条孔后,四个螺栓同时嵌入第一安装板内,以便于调整横梁与立柱支架的位置,再通过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将横梁和立柱连接。
[0011]具体的,通过第一支撑部对横梁进行支撑,并通过第一限位板对横梁的两侧进行限位,就算螺栓松动、脱落,横梁和立柱也依旧保持稳定的框架结构,不坍塌;在整体保证库位的使用寿命与结构强度同时,使维护和维修更简单,降低对财产造成损失风险的设计。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限位板;若干个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三安装板的上方,且第二连接板与第三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垂直于地面,若干个所述立柱平行设置,且所述立柱的一端与地面相连接;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平行于所述立柱,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立柱相连接;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立柱相连接;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接;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个直角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个直角边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连接;横梁,所述横梁位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所述横梁垂直于所述立柱,且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相贴合;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两侧相连接,且所述横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第二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端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相贴合;第三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板同时与所述横梁的顶面相连接;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横梁的上方,且两个所述支架同时与所述第三安装板相连接;主动辊轴,所述主动辊轴穿过所述支架的一端,且所述主动辊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辊轴相连接,且所述电机与所述横梁相连接;从动辊轴,所述从动辊轴穿过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且所述从动辊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皮带,所述皮带同时绕设在所述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的外侧;斜杆,所述斜杆与所述立柱呈预定角度,且所述斜杆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第四安装板,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板分别与所述斜杆的两端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相连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万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维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