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精磨精炼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01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精磨精炼机组,具体有精磨装置、精炼装置,所述精磨装置的下端面对称设置有四组支撑块,所述精磨装置的下端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精磨装置通过电磁阀与精炼装置内腔连通,所述精炼装置的底端面设置有支撑腿,且支撑腿设置有四组,每两组对称设置在精炼装置顶端面中心的一侧,所述精炼装置的右侧端面最底端处设置有排放管道,且排放管道与精炼装置法兰连接,所述排放管道的上端面设置有活动连接的阀门,所述精磨装置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进料口,且进料口的顶端面设置有通过合页活动连接的密封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精磨精炼生产工序独立运作且温度不易控制的问题。产工序独立运作且温度不易控制的问题。产工序独立运作且温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精磨精炼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精磨精炼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巧克力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但其风味主要取决于可可本身的滋味,可可中含有可可碱和咖啡碱,带来令人愉快的苦味;可可中的单宁质有淡淡的涩味,可可脂能产生肥腴滑爽的味感,可可的苦、涩、酸,可可脂的滑,借助砂糖或乳粉、乳脂、麦芽、卵磷脂、香兰素等辅料,再经过精湛的加工工艺,使得巧克力不仅保持了可可独有的滋味并且让它更加和谐、愉悦和可口,巧克力主要是由可可豆加工制作出来的,但现有的生产工序设备都是独立的,需要通过人工输送工序,自动化程度低,而又由于巧克力浆的特殊性,每个环节的温度也需要严格控制,传统的巧克力机存在着加热时温度不易控制,且耗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精磨精炼机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生产工序独立运作且温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精磨精炼机组,具体有精磨装置、精炼装置,所述精磨装置的下端面对称设置有四组支撑块,且支撑块与精磨装置固定连接,每两组支撑块设置有精磨装置下端面中心的一侧,所述支撑块的下端面与精炼装置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精磨装置的下端面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精磨装置可拆卸连接,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精炼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精磨装置通过电磁阀与精炼装置内腔连通,所述精炼装置的底端面设置有支撑腿,且支撑腿设置有四组,每两组对称设置在精炼装置顶端面中心的一侧,所述精炼装置的右侧端面最底端处设置有排放管道,且排放管道与精炼装置法兰连接,所述排放管道的上端面设置有活动连接的阀门,所述精磨装置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进料口,且进料口的顶端面设置有通过合页活动连接的密封门。
[0005]优选的,所述精炼装置包括有精炼壳体,所述精炼壳体的底端面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电机壳体一,所述电机壳体一的内腔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电机一,所述电机一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一的电机转轴设置有活动杆一,且活动杆一伸入精炼壳体的内腔,活动杆一与电机一转动连接,活动杆一与精炼壳体轴承连接,所述活动杆一在精炼壳体内部的部分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提升螺旋,所述活动杆一的外壁设置有活动连接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与活动杆一连接处设置有与提升螺旋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活动块与提升螺旋螺纹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左右端面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搅拌叶,所述精炼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斜板,且斜板与精炼壳体固定连接,斜板与精炼壳体的下端内壁呈一百二十度夹角。
[0006]优选的,所述精磨装置包括有精磨壳体,所述精磨壳体的顶端面设置有电机壳体二,且电机壳体二通过螺栓与精磨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壳体二的内腔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电机转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活动杆二,且活动杆二伸入精磨
壳体的内腔,所述活动杆二与精磨壳体轴承连接,所述活动杆二的侧端外壁均匀设置有四组固定连接的粉碎刀片,所述活动杆二的下端面设置有碾磨圆台,且碾磨圆台较大圆面中心与活动杆二固定连接,所述碾磨圆台设置有电磁阀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精磨壳体、精炼壳体均设置有夹层,且在夹层处填充有保温棉,所述精磨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加热层二、精炼壳体在斜板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层一,所述精炼壳体、精磨壳体的后端外壁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精炼壳体、精磨壳体可拆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一顶端面设置有圆锥阻隔块,且圆锥阻隔块设置有电磁阀的下方,圆锥阻隔块与活动杆一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壳体一的上端面、电机壳体二的下端面均设置有散热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粉碎刀片与碾磨圆台的配合能够有效的对于原料进行精磨,而且能够通过电磁阀有效的进入下一环节,提升螺旋与活动块的配合能够有效的在电机一的带动下,活动块带动搅拌叶进行上下移动,进行精炼,而设置有的保温棉和加热层一、加热层二能够有效的对于原料进行加热保温。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精炼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精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支撑腿;2.精炼装置;21.电机壳体一;22.电机一;23.加热层一;24.斜板;25.搅拌叶;26.活动块;27.提升螺旋;28.精炼壳体;29.活动杆一;3.支撑块;4.电磁阀;5.精磨装置;51.加热层二;52.精磨壳体;53.碾磨圆台;54.活动杆二;55.粉碎刀片;56.电机壳体二;57.电机二;6.进料口;7.密封门;8.排放管道;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1: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精磨精炼机组,请参阅图1,具体有精磨装置5、精炼装置2,精磨装置5的下端面对称设置有四组支撑块3,且支撑块3与精磨装置5固定连接,每两组支撑块3设置有精磨装置5下端面中心的一侧,支撑块3的下端面与精炼装置2的顶端面固定连接,精磨装置5的下端面设置有电磁阀4,且电磁阀4与精磨装置5可拆卸连接,电磁阀4的另一端与精炼装置2可拆卸连接,精磨装置5通过电磁阀4与精炼装置2内腔连通,在精磨装置5处理后的原料能够通过电磁阀4进入精炼装置2中进行处理,减少了人工操作,增加了工作效率。
[0018]请参阅图1,精炼装置2的底端面设置有支撑腿1,且支撑腿1设置有四组,每两组对称设置在精炼装置2顶端面中心的一侧,增加整体的稳定性能。
[0019]请参阅图1,精炼装置2的右侧端面最底端处设置有排放管道8,且排放管道8与精炼装置2法兰连接,排放管道8的上端面设置有活动连接的阀门9,精磨装置5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进料口6,且进料口6的顶端面设置有通过合页活动连接的密封门7,通过进料口6进行送料,在排放管道8可以对于处理后的原料进行集中存放。
[0020]请参阅图2,精炼装置2包括有精炼壳体28,精炼壳体28的底端面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电机壳体一21,电机壳体一21的内腔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电机一22,电机一22为伺服电机,电机一22的电机转轴设置有活动杆一29,且活动杆一29伸入精炼壳体28的内腔,活动杆一29与电机一22转动连接,活动杆一29与精炼壳体28轴承连接,活动杆一29在精炼壳体28内部的部分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提升螺旋27,活动杆一29的外壁设置有活动连接活动块26,活动块26的与活动杆一29连接处设置有与提升螺旋27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精磨精炼机组,具体有精磨装置(5)、精炼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磨装置(5)的下端面对称设置有四组支撑块(3),且支撑块(3)与精磨装置(5)固定连接,每两组支撑块(3)设置有精磨装置(5)下端面中心的一侧,所述支撑块(3)的下端面与精炼装置(2)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精磨装置(5)的下端面设置有电磁阀(4),且电磁阀(4)与精磨装置(5)可拆卸连接,电磁阀(4)的另一端与精炼装置(2)可拆卸连接,所述精磨装置(5)通过电磁阀(4)与精炼装置(2)内腔连通,所述精炼装置(2)的底端面设置有支撑腿(1),且支撑腿(1)设置有四组,每两组对称设置在精炼装置(2)顶端面中心的一侧,所述精炼装置(2)的右侧端面最底端处设置有排放管道(8),且排放管道(8)与精炼装置(2)法兰连接,所述排放管道(8)的上端面设置有活动连接的阀门(9),所述精磨装置(5)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进料口(6),且进料口(6)的顶端面设置有通过合页活动连接的密封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精磨精炼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装置(2)包括有精炼壳体(28),所述精炼壳体(28)的底端面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电机壳体一(21),所述电机壳体一(21)的内腔设置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电机一(22),所述电机一(22)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一(22)的电机转轴设置有活动杆一(29),且活动杆一(29)伸入精炼壳体(28)的内腔,活动杆一(29)与电机一(22)转动连接,活动杆一(29)与精炼壳体(28)轴承连接,所述活动杆一(29)在精炼壳体(28)内部的部分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提升螺旋(27),所述活动杆一(29)的外壁设置有活动连接活动块(26),所述活动块(26)的与活动杆一(29)连接处设置有与提升螺旋(27)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活动块(26)与提升螺旋(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松
申请(专利权)人:泗阳三江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