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488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抗静电功能良好,且可满足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加湿环境下的耐久性的内嵌型液晶面板,其具有内嵌型液晶单元和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上述内嵌型液晶单元具有:包含以不存在电场的状态进行了均匀取向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层、以两个表面夹持上述液晶层的第1透明基板及第2透明基板、以及在上述第1透明基板与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与触摸传感器及触摸驱动的功能相关的触摸传感电极部,上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通过第1粘合剂层配置于上述内嵌型液晶单元的可视侧的第1透明基板侧,且它们之间未夹隔有导电层,上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依次具有第1偏振膜、增粘层、第1粘合剂层,上述增粘层含有导电聚合物,上述第1粘合剂层含有抗静电剂。剂。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3月28日、申请号为201880021944.3、专利技术名称为“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液晶单元内部导入了触摸传感功能的内嵌型(In

Cell)液晶单元及在该内嵌型液晶单元的可视侧具有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内嵌型液晶面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了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内嵌型液晶面板的带触摸传感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作为移动设备等的各种输入显示装置使用。

技术介绍

[0003]液晶显示装置通常根据其图像形成方式从液晶单元的两侧通过粘合剂层贴合有偏振膜。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搭载触摸面板的产品也被实用化。作为触摸面板,存在电容式、电阻膜式、光学方式、超声波方式或电磁感应式等各种方式,但开始大量采用电容式。近年来,使用了内置有电容传感器作为触摸传感器部的带触摸传感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
[0004]另一方面,制造液晶显示装置时,将上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粘贴于液晶单元时将脱模膜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上剥离,但由于该脱模膜的剥离而产生静电。而且,在将粘贴于液晶单元的偏振膜的表面保护膜剥离时、将覆盖玻璃(cover window)的表面保护膜剥离时也产生静电。这样产生的静电会影响液晶显示装置内部的液晶层的取向,导致不良。静电的产生可以通过例如在偏振膜的外表面形成抗静电层来抑制。
[0005]另一方面,带触摸传感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电容传感器在使用者的手指接近其表面时,检测透明电极图案与手指形成的微弱的电容。在上述透明电极图案与使用者的手指之间具有像抗静电层这样的导电层时,驱动电极与传感器电极之间的电场紊乱,传感器电极容量变得不稳定,触摸面板灵敏度降低,成为误动作的原因。在带触摸传感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要求在抑制静电产生的同时抑制电容传感器的误动作。例如,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在带触摸传感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减少显示不良、误动作的发生,提出了在液晶层的可视侧配置具有表面电阻值为1.0
×
109~1.0
×
10
11
Ω/

的抗静电层的偏振膜(专利文献1)。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1051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0]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具有抗静电层的偏振膜,能够抑制一定程度的静电产生。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抗静电层的配置位置偏离静电产生的原本的位置,因此,与对粘
合剂层赋予抗静电功能的情况相比,并非有效。另外,已知对于使用了内嵌型液晶单元的带触摸传感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可以通过在偏振膜的侧面设置导通结构而从侧面赋予导通性,但在抗静电层薄的情况下,由于侧面与导通结构的接触面积小,因此,无法获得足够的导电性,引起导通不良。另一方面,已知抗静电层增厚时,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
[0011]另一方面,赋予了抗静电功能的粘合剂层与在上述偏振膜上设置的抗静电层相比,在抑制静电产生、防止静电不均方面是有效的。但是已知重视粘合剂层的抗静电功能而提高粘合剂层的导电功能时,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特别是已知对于使用了内嵌型液晶单元的带触摸传感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另外已知,为了提高导电功能而配合于粘合剂层的抗静电剂在加湿环境下(加湿可靠性试验后)偏析于与偏振膜的界面、或转移至液晶单元的可视侧界面,耐久性不足。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型液晶面板,其具有内嵌型液晶单元及适用于其可视侧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上述内嵌型液晶面板的抗静电功能良好,且能够满足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加湿环境下的耐久性。
[001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内嵌型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0014]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可以通过下述的内嵌型液晶面板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6]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嵌型液晶面板,其具有内嵌型液晶单元和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0017]上述内嵌型液晶单元具有:包含以不存在电场的状态进行了均匀取向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层、以两个表面夹持上述液晶层的第1透明基板及第2透明基板、以及在上述第1透明基板与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与触摸传感器及触摸驱动的功能相关的触摸传感电极部,
[0018]上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通过第1粘合剂层配置于上述内嵌型液晶单元的可视侧的第1透明基板侧,且它们之间未夹隔有导电层,
[0019]上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依次具有第1偏振膜、增粘层、第1粘合剂层,
[0020]上述增粘层含有导电聚合物,上述第1粘合剂层含有抗静电剂。
[0021]在上述内嵌型液晶面板中,可以在上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上述增粘层及第1粘合剂层的侧面具有导通结构。
[0022]在上述内嵌型液晶面板中,优选上述增粘层的厚度为0.01~0.5μm,表面电阻值为1
×
108~1
×
10
12
Ω/


[0023]上述第1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100μm,表面电阻值为1
×
108~1
×
10
12
Ω/

,且
[0024]上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侧的表面电阻值为1
×
108~1
×
10
11
Ω/


[0025]在上述内嵌型液晶面板中,作为上述抗静电剂,可以含有碱金属盐和/或有机阳离子

阴离子盐。
[0026]在上述内嵌型液晶面板中,上述触摸传感电极部可以使用配置于上述液晶层与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上述液晶层与上述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触摸传感电极部。上述触摸传感电极部可以使用配置于上述液晶层与上述第1透明基板之间的触摸传感电极部,另外,可以使用配置于上述液晶层与上述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触摸传感电极部。
[0027]在上述内嵌型液晶面板中,上述触摸传感电极部可以使用由触摸传感器电极及触
摸驱动电极形成的触摸传感电极部。
[0028]在上述内嵌型液晶面板中,在上述触摸传感电极部配置于上述液晶层与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上述液晶层与上述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情况下,上述触摸传感电极部可以使用将触摸传感器电极及触摸驱动电极一体化形成的电极。
[0029]在上述内嵌型液晶面板中,可以在上述内嵌型液晶单元的第2透明基板侧具有通过第2粘合剂层配置的第2偏振膜。
[0030]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上述内嵌型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0031]专利技术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具有粘合剂层和偏振膜,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依次具有:第1偏振膜、增粘层、第1粘合剂层,所述增粘层含有导电性聚合物,所述第1粘合剂层含有抗静电剂,所述增粘层的厚度为0.01~0.5μm、表面电阻值为1
×
10
12
Ω/

以下,所述第1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100μm、表面电阻值为1
×
108Ω/

~1
×
10
12
Ω/

,并且,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侧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昌邦山本悟士外山雄祐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