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台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毂盖加工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86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毂盖加工专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毂盖加工专机,包括夹具模块、转盘模块和机床架,机床架上可转动安装有转盘模块,转盘模块四周依次设有上/下料工位、外轮廓加工工位、安装面加工工位、内圈加工工位,转盘模块对应四个工位处各安装有一个夹具模块,外轮廓加工工位用于铣削出毂盖的外圈轮廓面,安装面加工工位用于铣削出毂盖的安装配合面和钻铣出毂盖的安装孔,内圈加工工位用于铣削出毂盖的内圈阶梯面。本毂盖加工专机对毂盖高效加工,满足了市场上对车毂盖低成本、高效率、大批量生产等需求。批量生产等需求。批量生产等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毂盖加工专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毂盖加工专机。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广泛,后轮毂端盖作为电动车的通用部件之一。在市场的社会需求方面,面对巨大需求量的电动车生产制造,使得我们关注到电动车生产的大批量化的要求。市面上的电动车品牌种类多样,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电动车零件也都大相径庭,然而在整个电动车的零部件结构中,轮毂端盖部件的结构却是大同小异的。
[0003]加工专机是一种专门适用于某种特定零件或者特定工序加工的机床,而且往往是在组成自动生产线式的生产制造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机床品种。常见的加工专机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时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生产效率比市面上普通的加工机床高出许多倍。对此市面上对毂盖加工专机有所需求,以满足对车毂盖低成本、高效率、大批量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毂盖加工专机,满足上述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毂盖加工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模块、转盘模块和机床架,所述机床架上可转动安装有转盘模块,所述转盘模块四周依次设有上/下料工位、外轮廓加工工位、安装面加工工位、内圈加工工位,所述转盘模块对应四个工位处各安装有一个夹具模块,所述外轮廓加工工位用于铣削出毂盖的外圈轮廓面,所述安装面加工工位用于铣削出毂盖的安装配合面和钻铣出毂盖的安装孔,所述内圈加工工位用于铣削出毂盖的内圈阶梯面。
[0006]本新型使用原理如下:先在夹具模块上固定上未加工的毂盖,然后启动各工位对毂盖进行加工,各工位都完成加工后,转盘模块将毂盖转动到下一个工位再进行加工,循环加工一圈后完成对一组毂盖的加工。
[0007]在上述的毂盖加工专机中,所述外轮廓加工工位包括第一铣刀和主轴模块;所述安装面加工工位包括第二铣刀和主轴模块;所述内圈加工工位包括第三铣刀和主轴模块;所述主轴模块包括X轴进给机构、Y轴进给机构、Z轴进给机构、加工主轴机构,X轴进给机构上部连接Y轴进给机构,Y轴进给机构侧部连接Z轴进给机构,Z轴进给机构上装配了加工主轴机构;所述第一铣刀、第二铣刀和第三铣刀都安装在各工位的加工主轴机构底部。主轴模块通过在XYZ轴上移动使加工主轴机构能够向各个方向自由移动。
[0008]在上述的毂盖加工专机中,所述X轴进给机构包括底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转轴、第一滑套,所述两个第一滑轨装配在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设置有龙头架,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固连了第一滑套,所述第一转轴穿在第一滑套内,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底板上部固连,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
机,使龙头架能够在X轴方向上来回移动;所述Y轴进给机构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转轴、第二滑套,所述两个第二滑轨装配在龙头架一侧上部的上下侧,所述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外侧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中心内侧固连了第二滑套,所述第二转轴穿在第二滑套内,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在龙头架设第二滑槽的槽内一侧;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使第二连接板能够在Y轴方向上来回移动,所述Z轴进给机构包括第三滑轨、第三连接板、第三滑块、第三驱动电机、第三转轴、第三滑套,所述第三连接板内侧与第二连接板外侧连接,所述两个第三滑轨装配在第三连接板外侧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滑轨与第三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外侧与加工主轴机构连接,所述加工主轴机构中部内侧固连了第三滑套,所述第三转轴穿在第三滑套内,所述第三连接板下侧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转轴一端与第三挡板中心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使加工主轴机构能够在Z轴方向上来回移动。
[0009]在上述的毂盖加工专机中,第一铣刀为四刃高速钢立铣刀,铣刀的直径为5.5

6.5mm,刀具总长度62

64mm,刀刃长度18

20mm;所述第二主轴模块安装有第二铣刀,第二铣刀为四刃高速钢立铣刀,四刃高速钢立铣刀,铣刀的直径为2.5

3.5mm,刀具总长度59

61mm,刀刃长度9

11mm;第三铣刀为四刃高速钢立铣刀,四刃高速钢立铣刀,铣刀的直径为4.5

5.5mm,刀具总长度59

61mm,刀刃长度14

16mm。
[0010]在上述的毂盖加工专机中,所述转盘模块包括分度转盘、主动棘轮驱动机构、副棘轮定位机构和主轴,所述主轴可转动连接在机床架上,主轴依次穿过分度转盘、主动棘轮驱动机构、副棘轮定位机构和机床架的中心;所述主动棘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主动棘轮、摇臂、棘轮挡块,所述主动棘轮与主轴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气缸设置在机床架一侧,驱动气缸的前端与摇臂可转动连接,摇臂上部安装有棘轮挡块,棘轮挡块卡接在主动棘轮的齿轮上;所述副棘轮定位机构包括副棘轮、棘轮卡勾和定位气缸,所述与主轴可转动连接,并且在主动棘轮上部,所述定位气缸安装在机床架一侧,定位气缸的可横向转动连接棘轮卡勾,棘轮卡勾与棘轮卡勾连接处设有弹簧,主动棘轮、副棘轮和分度转盘间通过螺栓连接实现联动转动。当前工序完成需转到下一步进行时,通过驱动气缸的伸缩以及转动调整棘轮挡块的位置,顺时针转动至下一卡位,再逆时针转动推动棘轮转动一定角度至目标位置,同时棘轮卡勾松开,主动棘轮与副棘轮间联动转动,转至下一定位时卡紧棘轮卡勾保证定位。
[0011]在上述的毂盖加工专机中,所述分度转盘等分为四个区域,每份区域对应着一个加工工位。
[0012]在上述的毂盖加工专机中,所述夹具模块包括v形定块、v形动块、钳座、螺杆、第四滑套和支撑座,所述钳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分度转盘上,所述支撑座通过螺钉固定在钳座顶部,v形定块固定在支撑座顶部一端,所述螺杆转动连接于支撑座下部并与v形定块水平垂直,螺杆上互动连接着第四滑套,第四滑套通过螺钉与v形动块连接,v形动块上部抵靠在钳座的另一端上与v形定块平齐,转动转轴能够控制v形动块进行来回的平移。将未加工的毂盖安装在支撑座上定位,然后转动螺杆使v形动块向内平移与v形定块夹紧固定毂盖。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实施例的毂盖加工专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实施例的毂盖加工专机的主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实施例的毂盖加工专机的主轴模块的剖视图。
[0016]图4是实施例的毂盖加工专机的夹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实施例的毂盖加工专机的夹具模块的剖视图。
[0018]图6是实施例的毂盖加工专机的转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实施例的毂盖加工专机的转盘模块的左视图。
[0020]图8是实施例的毂盖加工专机的转盘模块的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毂盖加工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模块(1)、转盘模块(2)和机床架(3),所述机床架(3)上可转动安装有转盘模块(2),所述转盘模块(2)四周依次设有上/下料工位、外轮廓加工工位、安装面加工工位、内圈加工工位,所述转盘模块(2)对应四个工位处各安装有一个夹具模块(1),所述外轮廓加工工位用于铣削出毂盖的外圈轮廓面,所述安装面加工工位用于铣削出毂盖的安装配合面和钻铣出毂盖的安装孔,所述内圈加工工位用于铣削出毂盖的内圈阶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毂盖加工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廓加工工位包括第一铣刀(4)和主轴模块(7);所述安装面加工工位包括第二铣刀(5)和主轴模块(7);所述内圈加工工位包括第三铣刀(6)和主轴模块(7);所述主轴模块(7)包括X轴进给机构(8)、Y轴进给机构(9)、Z轴进给机构(10)、加工主轴机构(11),X轴进给机构(8)上部连接Y轴进给机构(9),Y轴进给机构(9)侧部连接Z轴进给机构(10),Z轴进给机构(10)上装配了加工主轴机构(11);所述第一铣刀(4)、第二铣刀(5)和第三铣刀(6)都安装在各工位对应的加工主轴机构(11)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毂盖加工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进给机构(8)包括底板(12)、第一滑轨(13)、第一滑块(14)、第一驱动电机(15)、第一转轴(16)、第一滑套(17),所述两个第一滑轨(13)装配在底板(12)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轨(13)与第一滑块(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4)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板(18),所述第一连接板(18)顶部设置有龙头架(19),所述第一连接板(18)底部固连第一滑套(17),所述第一转轴(16)穿在第一滑套(17)内,第一转轴(1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20),所述第一挡板(20)与底板(12)上部固连,所述第一转轴(16)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5),使龙头架(19)能够在X轴方向上来回移动;所述Y轴进给机构(9)包括第二滑轨(21)、第二滑块(22)、第二驱动电机(23)、第二转轴(24)、第二滑套(25),所述两个第二滑轨(21)装配在龙头架(19)一侧上部的上下侧,所述第二滑轨(21)与第二滑块(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2)外侧设有第二连接板(26),所述第二连接板(26)内侧固连了第二滑套(25),所述第二转轴(24)穿在第二滑套(25)内,所述第二转轴(24)的一端设有第二挡板(27),所述第二挡板(27)固定在龙头架(19)设第二滑槽的槽内一侧;所述第二转轴(24)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23),使第二连接板(26)能够在Y轴方向上来回移动,所述Z轴进给机构(10)包括第三滑轨(28)、第三连接板(29)、第三滑块(30)、第三驱动电机(31)、第三转轴(32)、第三滑套(33),所述第三连接板(29)内侧与第二连接板(26)外侧连接,所述两个第三滑轨(28)装配在第三连接板(29)外侧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滑轨(28)与第三滑块(30)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30)外侧与加工主轴机构(11)连接,所述加工主轴机构(11)中部内侧固连了第三滑套(33),所述第三转轴(32)穿在第三滑套(33)内,所述第三连接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烜宁秦利明方淳张昊李军钟爱国袁美玲陈晓清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