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邈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停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466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停车箱(100),其包括至少两组夹持模块(110),所述夹持模块(110)通过电机(112)调节两个磁吸开关的丝杠结构的滑块(121),以调节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停车箱(100)的至少两组夹持模块(110)可将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夹持住,以避免溜车的问题,从而实现更安全的停车方式,并避免逃交停车费的问题。并避免逃交停车费的问题。并避免逃交停车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停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的专利号是2020102725171,申请日是2020年4月9日,专利技术名称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停车的智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3]目前随着车辆的普及,智能停车场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智能停车场似乎只是做到了收费缴费的智能,而忽略了停车服务的本身。人们付费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看护车辆的服务,而非单纯的支付占地费用。
[0004]在车辆停放期间,多米诺效应的撞车、溜车等问题,也时长发生在所谓的智能停车场中,上述所谓的“智能”停车场无一能够智能的看护车辆,避免溜车。
[0005]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增加停车安全的智能停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智能的大数据手段增加停车安全的智能停车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
[0008]停车箱,其用于支撑车辆;
[0009]重力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所述停车箱的重力变化b;
[0010]大数据库,其用于存储与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
[0011]服务器,其根据所述重力变化b转化为车重,而根据大数据库中存储的车重,输出与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
[0012]停车辅助部,其包括至少两组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通过电机调节两个磁吸开关的丝杠结构的滑块,以调节停车板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并根据所述车胎距离A调节两组夹持模块的两个停车板之间的距离D。
[0013]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所述停车辅助部先将所述停车板倾斜角度调整至C,再将两个停车板朝向对方移动,以夹持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
[0014]所述停车辅助部还包括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两组夹持模块的两个停车板是否分别与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卡接,若是,则保持停车板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若否,则停车辅助部重新执行上述操作。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所述停车辅助部设有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车辆的前后轮的位置,再根据所述前后轮的位置调节两组夹持模块的停车板的位置,再将所述停车板调节至倾斜角度C,以夹持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所述大数据库内存储有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服务器根据两个停车板的之间的距离D、停车板的倾斜角度C、停
车板的长度E,按如下公式输出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Fmin:当所述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位于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Fmin之间时,则服务器向用户终端输出成功信号;当所述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不在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Fmin之间时,则停车辅助部重新调节停车板夹持车辆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所述大数据库中存储有与车重匹配的停车板的倾斜角度C,服务器根据所述车重控制停车辅助部将停车板的倾斜角度调整至C。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当所述停车箱配置在距离水平面倾斜角度为H度的斜面时,所述重力检测模块检测所述停车箱的重力变化b应以b/cosH的方式输出。
[0019]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每个所述停车板上配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用于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所述停车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能够使支撑杆伸出的至少三个圆形的伸出孔。
[0020]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每个所述停车板上配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用于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所述停车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能够使支撑杆伸出的至少三个长圆孔。
[0021]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通过对于不同在停车箱上停放的车辆,通过对其车重的检测以判定其车胎距离A,而调整停车辅助部的停车板之间的距离和倾斜角度,从而可使车辆能够更安全地停放,不容易溜车,避免溜车引发的事故。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停车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的流程图;
[0024]图2是停车箱的主视图;
[0025]图3是图2的动态变化图;
[0026]图4是图2的使用状态变形图;
[0027]图5是图1的局部俯视图;
[0028]图6是图5的一种变形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7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8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10是图9的运动状态变化图;
[0033]图11是图10的一种变形结构的示意图;
[0034]图12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
[0036]停车箱100,其用于支撑车辆;
[0037]重力检测模块200,其用于检测所述停车箱100的重力变化b;
[0038]大数据库,其用于存储与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
[0039]服务器,其根据所述重力变化b转化为车重,而根据大数据库中存储的车重,输出与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
[0040]停车辅助部300,其包括至少两组夹持模块110,所述夹持模块110通过电机112调节两个磁吸开关的丝杠结构的滑块121,以调节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并根据所述车胎距离A调节两组夹持模块110的两个停车板123之间的距离D。
[004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于不同在停车箱100上停放的车辆,通过对其车重的检测以判定其车胎距离A,而调整停车辅助部300的停车板123之间的距离和倾斜角度,从而可使车辆能够更安全地停放,不容易溜车,避免溜车引发的事故。
[0042]其中,所述停车辅助部300可为单纯的通过任意一种机械结构而驱动的滑块控制停车板的弯折角度和位置以调整两个停车板之间的距离。也可用现有技术中的方式驱动和控制。
[0043]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2、3、4、5、6,所述停车辅助部300先将所述停车板123倾斜角度调整至C,再将两个停车板123朝向对方移动,以夹持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
[0044]所述停车辅助部300还包括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两组夹持模块110的两个停车板123是否分别与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卡接,若是,则保持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若否,则停车辅助部300重新执行上述操作。
[0045]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方式可将前后轮的前后两侧更加好的卡接在两个停车板123上,以便于卡住车辆,避免溜车。其中,上述方式的执行方式可为两个停车板123将未停放在停车箱100的中心位置的车辆通过电机112和停车板123推至停车箱100的中心位置,以便两个停车板123共同夹持;还可为当其中一个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停车箱(100),其包括至少两组夹持模块(110),所述夹持模块(110)通过电机(112)调节两个磁吸开关的丝杠结构的滑块(121),以调节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所述夹持模块(110)包括导轨(111)、电机(112)、输出轴(113)、螺杆(114)、螺母(115)、导筒(116)、弹簧(117)、永磁铁(118)、连接筒(119)、电磁铁(120)、滑块(121)、第一连杆(122)、停车板(123);所述导轨(111)与所述停车箱(100)内的底部固定,所述导轨(111)上固定有电机(112),所述电机(112)的输出轴(113)与所述螺杆(114)的一端固定,所述螺杆(114)与螺母(115)螺纹连接,所述螺母(115)的外圆周面固定有导筒(116),所述导筒(116)内设有沿其移动的永磁铁(118),所述永磁铁(118)沿所述导筒(116)内的移动,所述永磁铁(118)与弹簧(117)的一端固定,所述弹簧(117)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115)的侧表面固定,所述永磁铁(118)能够正对所述连接筒(119)的内部的导孔(125),所述导孔(125)内设有电磁铁(120),所述电磁铁(120)能够与永磁铁(118)吸引或排斥,所述连接筒(119)与所述滑块(121)固定,所述滑块(121)沿所述导轨(111)移动;两组由螺母(115)、导筒(116)、弹簧(117)、永磁铁(118)、连接筒(119)、电磁铁(120)、滑块(121)构成的结构体在导轨(111)的上对称配置,其中一个滑块(121)与所述第一连杆(122)的一端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李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