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419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它包括,一种用多个行电极和列电极驱动,并对多个行电极进行同时选择的液晶元件;一根据正交变换信号把电压施加到每一列电极上的列电压发生电路,所述正交变换信号是用一种正交函数、对相应于显示元件的同时被选行电极位置的图像信号进行变换获得的;以及一种根据由正交函数组成的行电极选择码型信号,把电压施加到同时被选行电极的行电压发生电路。(*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row electrodes and column electrode driv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liquid crystal element on the sel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row electrodes; a voltage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orthogonal transform is applied to each column electrode column voltage generating circuit, the orthogonal transform is an orthogonal signal on the func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play element and the image signal is selected for the electrode position of transformation to obtain; and a row electrode selection code signal composed of orthogonal functions according to the line voltage, the voltage applied to the electrode is also selected for generat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这种装置使用了一种具有快速响应特性的液晶显示元件。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这种装置中,行选择电压是由多行选择方法产生的。在此之前,已经使用一种响应于所施电压有效值的液晶显示元件,如一种超扭向列(简称STN)液晶元件。为了提高显示的换向速度,需要一对具有快速响应特性的液晶元件。然而,具有快速响应特性的液晶元件过去存在一个问题,即ON(开)状态和OFF(关)状态之间的光学差很小,因而对比度较差。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液晶驱动方法,有一种选择及驱动每一扫描行和每一液晶元件的逐行寻址方法,其中的液晶元件呈矩形排列。当此逐行寻址方法用于具有响应时间不算太长、响应时间约为200毫秒的液晶元件时,与逐行寻址方法的电压波形的周期时间相比,上述响应时间显得相当长了。然而,当响应时间短到约为20-100毫秒时,上述响应时间就接近于逐行寻址方法的电压波形的周期时间。结果,在逐行寻址中某一选择周期时间内处于ON状态的某一像素,在一非选择周期时间内就会发生返回到OFF状态的情况。即是说,ON状态与OFF状态之间的亮度差很小。这种现象称作帧响应。为了消除这种时帧响应,考虑提高逐行寻址的电压频率,以响应被提高了的液晶元件的响应速度。然而,因为施加到元件上去的电压波形的频谱变高了,所以高频率会引起显示的不均匀性。作为一种消除上述缺陷的驱动方法,建议使用一种把多个扫描行作为一批来选择的多行选择方法(简称MLS方法)。当多个扫描行被同时选作驱动时,施加到单个行电极上的选择信号的周期时间可在不改变选择信号脉冲宽度的情况下变短。多行选择方法有如SID'92DIGEST(1992)P.228中所描述的同时选择所有扫描行的方法,也有SID'92DIGEST(1992)P.238中所描述的同时选择多个(但不是全部)扫描行的方法。两种方法中,当选择信号的二电平用+1和-1表示时,发给同时被选扫描行的每一选择信号的时间顺序是由+1和-1组成的正交函数。当相应于某一显示的ON和OFF的数据用+1和-1表示时,提供显示数据的信号行是与根据正交函数和每一数据的比较结果得出的电压一起给出的。在一种使用1/N占空比驱动和两帧中某一交变电压的逐行寻址方法中,相应于扫描行的第一至第N个行电极用正选择输出扫描,然后,第一至第N个行电极用负选择输出扫描,由此完成一个交变波形。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显示顺序。即是说,在一个由二个帧组成的显示顺序中,每一行电极被扫描了两次。这样,单个行电极被立即选择,并且相应地,使用单个行电极驱动器就足以控制所施电压的极性。另一方面,当使用MLS方法时,其中选择周期时间和帧周期时间与逐行驱动方法中的选择周期时间和帧周期时间相同,在单个显示顺序中,每一扫描行可被扫描2L次,其中L是同时被选的扫描行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于扫描行的选择信号是分布在单个显示顺序内的,施加到行电极上的选择信号的周期时间就可以缩短。即是说,与逐行驱动方法的情况相比,液晶元件光学差(ON状态与OFF状态之间)的减小可被遏止。相应地,适用于快速响应元件的一种驱动方法就可以实现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独立控制对应于多个被选扫描行的行电极的极性。附图说明图11示出了一例L=3时的行电极的波形。图11中,R1-R9分别代表行电极。如果使用普通的行电极驱动器独立地控制施加于L个同时被选行电极的电压极性,那么就需要L个驱动器。当L值取得很大时,电路的观模就变得很大,从而使液晶显示装置变得昂贵了。换句话说,L值必须选择为一合适值,而把帧响应减到最小。本实施例的专利技术者曾建议的一种液晶驱动方法,同时被选扫描行的行数为L,并且有效地控制了行电极的极性,参见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布号为27904/1994,27907/1994,以及USP5,262,881文献中的描述。这种方法本文中只作简述。假设当选择信号处于有源状态时,施加于每一行电极的电压或者为+Vr,或者为-Vr(Vr>0),并在一非选择时间内为0。N个行电极被划分成L个组,并且每一组中有L个行电极被同时选择。为简便起见,假设N是一个用L乘得到的整数,并且N=M×L,即组数为M。另外,含有行电极同时被选的组被称作为行电极分组。组成单个行电极分组的行电极不必总是连续排列的。可以用把分开定位的行电极聚集起来的方法组成某一行电极分组。施加到构成第m个(m为1-m的任一数)被选行电极分组的行电极上的选择电压,可以用根据施加到行电极上的电压而构成的L阶向量在时序上的排列来表示。向量的时序排列称为选择电压矩阵。另外,组成选择电压矩阵的列向量称为选择电压向量。在确定了选择电压矩阵以后,组成选择电压矩阵的每一选择电压向量元以电压的形式施加到相应的行电极上。就所有选择电压向量而言,电压是逐个施加到每一行电极上去的,这样就完成了单个行电极分组的选择。下文中,将对组成选择电压矩阵的方法作一说明。第一,对一含有L行、K列的矩阵(正交矩阵)A=〔a1,a2,……,ak〕进行选择,此矩阵含+Vr或-Vr元,并且矩阵与同一矩阵的转置矩阵的积假定为一单位矩阵的数量倍数,其中aq(q=1-k)为具有L个元的恰当的列向量,k为k≥L的整数(q为自然数)。当k被确定为太大时,用来选择行电极所必需的选择脉冲的个数就太大。因此,k应尽可能地取一最小值。图12表示一矩阵A的具体例子,其中L=4,8,并且k=4,8。使用几种矩阵来驱动液晶元件的结果可以肯定,用图12(a)和(c)所示的Hadamard矩阵可以控制显示的非均匀性。在L≠2P的情况下,可以从一K阶矩阵中去掉任意(K-L)行的办法来组成此L行、K列的矩阵A,其中矩阵和同一矩阵的转置矩阵的积为一单位矩阵的数量倍数。在上文引述的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布号为27904/1994和27907/1994文献中,陈述了把一矩阵向量选择作为选择电压矩阵的情况,其中,对至少由a1,a2,……,ak,-a1,-a2,……,-ak组成的选择电压向量进行了排列。即是说,由2K个向量组成的选择电压矩阵可供选择,在这2K个向量中,每一向量在选择电压矩阵中只出现一次。使用这种选择方法,一般可以用交变形式对液晶元件实现驱动。可以增加组成选择电压矩阵的列向量的个数。例如,当L=2时,此行电极分组中电势的各种可能情况有24=16种。相应地,可以组成包括16种选择电压向量的选择电压矩阵。还有,选择电压按时序排列的次序是任意的。在每次行电极分组的选择结束时,可以替换或者移动上述次序,即可以在每次显示顺序结束时,替换上述次序。最好用替换来控制显示的非均匀性。后文将对用选择电压向量把选择电压施加到每一行电极上去的时间关系作一描述。为了压缩快速响应液晶元件的帧响应,选择信号在显示序列中最好具有分散特性,从而就每一行电极而言,减小了非选择周期时间的长度。换言之,不应该按照用选择电压向量所表示的每一码形把选择信号(电压)连续地施加到某一行电极分组上,但却应该把由单个或一些选择电压向量组成的电压施加到某一行电极分组上,并用同样的电压来控制另一行电极分组。通常,因为非选择周期时间可被缩短,所以选择电压向量分组数的增加可以有效地压缩帧响应。再有,最好均匀地分散选择信号。这样,在含有一个或一些选择电压向量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它包括:一种用驱动多个行电极和列电极、并对多个行电极进行同时选择的方法来驱动的液晶元件,一种根据正交变换信号把电压施加于每一列电极的列电压发生电路,所述正交换变信号是用正交函数,对相应于显示元件的同时被选行电极位置 的图像信号进行变换获得的,以及一种根据由正交函数组成的行电极选择码型信号、把电压施于同时被选的行电极的行电压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行电压发生电路包括:一行电极选择装置,用来对每一同时被选行电极进行顺序寻址,以及一行电压发生装 置,用于把响应于行电极选择码型信号中相应数据的电压施加到由行电极选择装置选择的每一行电极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3-3-24 89268/1993;JP 1993-3-24 89275/1993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它包括一种用驱动多个行电极和列电极、并对多个行电极进行同时选择的方法来驱动的液晶元件,一种根据正交变换信号把电压施加于每一列电极的列电压发生电路,所述正交换变信号是用正交函数,对相应于显示元件的同时被选行电极位置的图像信号进行变换获得的,以及一种根据由正交函数组成的行电极选择码型信号、把电压施于同时被选的行电极的行电压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行电压发生电路包括一行电极选择装置,用来对每一同时被选行电极进行顺序寻址,以及一行电压发生装置,用于把响应于行电极选择码型信号中相应数据的电压施加到由行电极选择装置选择的每一行电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电压发生装置包括一行电极选择码型设置装置和一行电极驱动装置,前者用来输出相应于施加到每一待选行电极上的电压的行电极选择码型信号,后者响应于由行电极选择码型设置装置设定的码型把电压施加到由行电极选择装置所寻址的每一行电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电极驱动装置包括一液晶驱动电路,所述液晶驱动电路接收N(N行电极总数)个选择信号,每一选择信号与每一行电极对应;所述液晶驱动电路接收N个电压设置信号,每一电压设置信号相应于每一行电极;所述液晶驱动电路把相应于电压设置信号的行电压施加到由选择信号所确定的行电极上,所述行电极选择装置包括一选择信号并行输出装置,所述选择信号并行输出装置把相应于每一被选行电极的每一选择信号变为有源,把相应于每一非被选行电极的每一选择信号变为非有源,由此把每一选择信号提供给液晶驱动电路,以及所述行电极选择码型设置装置包括一电压设置信号并行输出器件,所述电压设置信号并行输出器件如同对电压设置信号那样,把相应于每一被选行电极的行电极选择码型信号中的相应数据提供给液晶驱动电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信号并行输出器件的并行输出端数等于电压设置信号并行输出器件的并行输出端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信号并行输出器件的并行输出端数与电压设置信号并行输出器件的并行输出端数等于行电极总数N。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田武志特姆卡N拉克蒙伽桑大西孝宣伊藤雅美
申请(专利权)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