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绎冰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67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制成中药口服液的原材料为:黄芪、归尾、柴胡、川芎、白芍、白术、败酱草、枝子、丹参、丹皮、枳实、厚朴、黄连、黄岑、茵陈、生军、甘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口服液主要治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疏肝健脾、清肝利湿的功效,可促进肝功能恢复,修复受损肝组织,降低转氨酶,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等作用,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乙型肝炎是二十世纪中期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病毒性乙型肝炎因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遍及全球,特别是热带地区,发病率更高,对人们身体危害极大。乙型肝炎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重点控制的传染性疾病,目前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约有4亿的人口感染乙肝,我国是乙肝感染的高流行区,现约有9000万人口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接近1/4,每年我国约有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
[0003]经过世界医学界的通力合作研究,认为乙肝的发病原因是由乙肝病毒所致,传统的施治方法一是实施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病源的蔓延,二是采用免疫增效剂、抗病毒药物及保肝护肝药物,对乙肝患者进行控制性治疗,从而使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是其疗效均不理想,且毒副作用较大,导致前病未愈,后病继发,使患者陷于漫长的精神和肌体的痛苦折磨之中,至今国内外还没有理想的痊愈性治疗药物和方法。
[0004]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0005]现亟待研究一种可较好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该中药口服液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愈率和治愈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其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为:
[0010][0011]上述的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其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为:
[0012][0013]上述的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其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为:
[0014][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16]步骤1:按照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准备原料:
[0017][0018]步骤2:将黄芪、归尾、柴胡、川芎、白芍、白术、败酱草、枝子、丹参、丹皮、枳实、厚朴、黄连、黄岑、茵陈、生军、甘草放入容器中,加入8倍量的蒸馏水浸泡3小时后,用小火煎煮2次,每次1小时,然后将2次所得的药液合并,冷却至常温后通过300目的过滤网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0019]步骤3:在步骤2制得的滤渣中加入3倍量的浓度为65%的乙醇并搅拌,静置24小时后,通过300目的过滤网过滤;
[0020]步骤4:将步骤2制得的滤液用小火煎煮浓缩至膏状,冷却后加入2倍量的浓度为65%的乙醇并均匀搅拌,静置12小时后通过400目的过滤网过滤;
[0021]步骤5:将步骤3和4制得的滤液合并,且将合并后的滤液进行乙醇回收处理,至合并后的滤液无醇味后,采用薄膜浓缩法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成清膏,即制得口服液粗制品;
[0022]步骤6:将所述口服液粗制品加入蜂蜜,并经过防腐和灭菌处理后,即制得所述中药口服液。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本专利技术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肝郁脾虚、温热内蕴型慢性乙型肝炎,总有效率达到
98.54%,治疗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有疏肝健脾、清肝利湿的功效,可促进肝功能恢复,修复受损肝组织,降低转氨酶,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等作用,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药物研发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8]步骤1:按照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准备原料:
[0029][0030]步骤2:将黄芪、归尾、柴胡、川芎、白芍、白术、败酱草、枝子、丹参、丹皮、枳实、厚朴、黄连、黄岑、茵陈、生军、甘草放入容器中,加入8倍量的蒸馏水(即全部中药原料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8)浸泡3小时后,用小火煎煮2次,每次1小时,然后将2次所得的药液合并,冷却至常温后通过300目的过滤网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0031]步骤3:在步骤2制得的滤渣中加入3倍量的浓度为65%的乙醇(滤渣和浓度为65%的乙醇的质量比为1:2)并搅拌,静置24小时后,通过300目的过滤网过滤;
[0032]步骤4:将步骤2中的滤液用小火煎煮浓缩至膏状,冷却后加入2倍量的浓度为65%的乙醇(上述滤液浓缩成的膏状药物与浓度为65%的乙醇的质量比为1:2)并均匀搅拌,静置12小时后通过400目的过滤网过滤;
[0033]步骤5:将步骤3和4制得的滤液合并,且将合并后的滤液进行乙醇回收处理,至合并后的滤液无醇味后,采用薄膜浓缩法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成清膏,即制得口服液粗制品;
[0034]步骤6:将所述口服液粗制品加入蜂蜜,并经过防腐和灭菌处理后,即制得所述中药口服液。
[0035]实施例2
[0036]本实施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37]步骤1:按照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准备原料:
[0038][0039][0040]步骤2:将黄芪、归尾、柴胡、川芎、白芍、白术、败酱草、枝子、丹参、丹皮、枳实、厚朴、黄连、黄岑、茵陈、生军、甘草放入容器中,加入8倍量的蒸馏水(即全部中药原料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8)浸泡3小时后,用小火煎煮2次,每次1小时,然后将2次所得的药液合并,冷却至常温后通过300目的过滤网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备用;
[0041]步骤3:在步骤2制得的滤渣中加入3倍量的浓度为65%的乙醇(滤渣和浓度为65%的乙醇的质量比为1:2)并搅拌,静置24小时后,通过300目的过滤网过滤;
[0042]步骤4:将步骤2中的滤液用小火煎煮浓缩至膏状,冷却后加入2倍量的浓度为65%的乙醇(上述滤液浓缩成的膏状药物与浓度为65%的乙醇的质量比为1:2)并均匀搅拌,静置12小时后通过400目的过滤网过滤;
[0043]步骤5:将步骤3和4制得的滤液合并,且将合并后的滤液进行乙醇回收处理,至合并后的滤液无醇味后,采用薄膜浓缩法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成清膏,即制得口服液粗制品;
[0044]步骤6:将所述口服液粗制品加入蜂蜜,并经过防腐和灭菌处理后,即制得所述中药口服液。...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口服液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口服液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口服液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为: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1:按照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准备原料:步骤1:按照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准备原料:步骤2:将黄芪、归尾、柴胡、川芎、白芍、白术、败酱草、枝子、丹参、丹皮、枳实、厚朴、黄连、黄岑、茵陈、生军、甘草放入容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怀林陈绎冰
申请(专利权)人:陈绎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