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及一种多阴极阵列源X射线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57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线管,尤其是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及一种多阴极阵列源X射线管。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包括:阴极盖板、若干个阴极组件、若干个连接芯柱和若干个引线,所述阴极盖板为扇环形,若干个所述阴极组件固定在所述阴极盖板的底部,且沿所述阴极盖板弧形阵列设置,若干个所述连接芯柱固定在所述阴极盖板的顶部,所述连接芯柱的数量少于所述阴极组件的数量,所述连接芯柱通过引线与不少于两个的所述阴极组件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阴极弧形阵列X射线管陶瓷芯柱数量少、焊接方便、工艺简单、焊接不易漏气。焊接不易漏气。焊接不易漏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及一种多阴极阵列源X射线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线管,尤其是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及一种多阴极阵列源X射线管。

技术介绍

[0002]X射线管用以产生X射线,在医学诊断、安全检查和无损探伤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X射线管的基本原理是,其阴极灯丝加热激发出来的热电子,在阴阳极加速电场作用下撞击到靶盘。其中1%的能量转化为X射线,而剩余约99%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导致受撞击部位温升很快。旋转阳极X射线管采取阳极轴承带动阳极靶盘在真空管壳内高速旋转的方法,进而将热量分散到整个靶盘,并通过热辐射传递给真空管壳,再由流经管壳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
[0003]目前的CT(Computed Tomography,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系统中广泛采用旋转扫描方式,机架带动旋转阳极X射线CT管进行旋转扫描成像。这一方式受限于机架旋转速度,同时X射线CT管的阳极轴承工作在高离心力条件下,导致轴承易于损害,进而引起整个X射线CT管的失效。
[0004]相比传统CT,静态CT使用了多焦点X射线管,通过多源曝光切换,避免了传统CT的高速旋转,并实现了更快的断层扫描成像。多焦点X射线管内部弧形阵列设有多个阴极组件,阴极组件焊接在管壳的顶部,且设有接线插口,由于每个阴极组件均需要焊接并且需要在管壳的顶部开孔,因此每个阴极组件均需要进行满焊,要保证密封性,由于数量较多,并且阴极组件之间的距离较小,导致阴极组件焊接困难,工艺复杂,焊接成本高,并且容易造成漏气,返工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陶瓷芯柱数量少、焊接方便、工艺简单、焊接不易漏气的的一种多阴极弧形阵列X射线管,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包括:阴极盖板、若干个阴极组件、若干个连接芯柱和若干个引线,若干个所述阴极组件固定在所述阴极盖板的底部,且弧形阵列设置,若干个所述连接芯柱固定在所述阴极盖板的顶部,所述连接芯柱的数量少于所述阴极组件的数量,所述连接芯柱通过引线与不少于两个的所述阴极组件电性连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阴极组件与连接芯柱之间通过引线连接,实现一个连接芯柱对应不少于两个的阴极组件,从而减少了连接芯柱的数量,进而减少了焊接的工作量,并且相邻的连接芯柱之间的距离变大,焊接容易,焊接工艺更加简单,减少了漏气概率。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芯柱包括:阴极可伐环,所述阴极可伐环固定在所述阴极盖板上;阴极陶瓷柱,所述阴极陶瓷柱固定在所述阴极可伐环内;及阴极芯柱,所述阴极芯柱设有若干个,且所述阴极芯柱固定在所述阴极陶瓷柱上,所述阴极芯柱与所述引线连接,且与所述引线一一对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阴极陶瓷柱用于将阴极芯柱与阴极可伐环进行绝缘,阴极可伐环焊接在阴极盖板上。
[0009]优选的,所述阴极组件包括:灯丝,所述灯丝的一端通过引线与所述连接芯柱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阴极盖板接地;栅极,所述栅极通过引线与所述连接芯柱电性连接;阴极陶瓷座,所述栅极通过所述阴极陶瓷座固定在所述阴极盖板上;及栅极罩,所述栅极罩安装在所述栅极上,所述栅极罩和所述栅极均为腰形或椭圆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栅极采用腰形或椭圆形,避免传统圆形栅极结构体积过大的缺点,因此在有限空间可以排布更多的阴极。
[0011]其中,所述灯丝螺旋设置。
[0012]一种多阴极阵列源X射线管,包括:所述的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管壳,所述管壳的侧面设有发射窗口,所述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固定在所述管壳的顶部;及阳极组件,所述阳极组件固定在所述管壳的底部,且与所述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相对设置,所述阳极组件向所述发射窗口发射射线。
[0013]优选的,所述阳极组件包括:靶盘,所述靶盘为扇环形,所述靶盘与所述阴极组件相对设置,且向所述发射窗口倾斜设置;基体,所述基体为扇环形,所述靶盘固定在所述基体上;冷却盘,所述冷却盘固定在所述基体的底部;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固定在所述冷却盘的两端;阳极支架,所述阳极支架固定在冷却盘的底部;阳极盖板,所述阳极盖板为扇环形,所述冷却管和所述阳极支架均固定在所述阳极盖板上;及阳极高压芯柱,所述阳极高压芯柱固定在所述阳极盖板上,且与所述基体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阳极高压芯柱包括:阳极插针,所述阳极插针与所述基体电性连接;阳极陶瓷柱,所述阳极插针固定在所述阳极陶瓷柱上;及阳极可伐环,所述阳极陶瓷柱通过所述阳极可伐环固定在所述阳极盖板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阴极弧形阵列X射线管陶瓷芯柱数量少、焊接方便、工艺简单、焊接不易漏气。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连接芯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阴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阴极组件隐藏栅极罩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一种多阴极阵列源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一种多阴极阵列源X射线管隐藏管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一种多阴极阵列源X射线管的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多个一种多阴极阵列源X射线管组成的环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包括:阴极盖板1、若干个阴极组件3、若干个连接芯柱2和若干个引线8,阴极盖板1为扇环形,若干个阴极组件3固定在阴极盖板1的底部,且沿阴极盖板1弧形阵列设置,若干个连接芯柱2固定在阴极盖板1的顶部,连接芯柱2的数量少于阴极组件3的数量,且连接芯柱2通过引线8与不少于两个的阴极组件3电性连接。
[0019]弧形阵列是指沿同一个圆弧线等间距设置,阴极组件3沿扇环形的阴极盖板1的中心处的圆弧线阵列设置。
[0020]阴极组件3与连接芯柱2之间通过引线8连接,实现一个连接芯柱2对应不少于两个的阴极组件3,从而减少了连接芯柱2的数量,进而减少了焊接的工作量,并且相邻的连接芯柱2之间的距离变大,焊接容易,焊接工艺更加简单,减少了漏气概率。
[0021]如图4所示,连接芯柱2包括:阴极可伐环23、阴极陶瓷柱22和阴极芯柱21,阴极芯柱21通过阴极陶瓷柱22固定在阴极可伐环23上,阴极芯柱21设有多个,具体的,阴极芯柱21的数量为与其连接的阴极组件3的两倍,阴极芯柱21通过引线8与阴极组件3连接。阴极陶瓷柱22用于将阴极芯柱21与阴极可伐环23进行绝缘,阴极可伐环23焊接在阴极盖板1上。
[0022]如图5和图6所示,阴极组件3包括:灯丝31,灯丝31的一端通过引线8与连接芯柱2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阴极盖板1接地,灯丝31螺旋设置;栅极32,栅极32通过引线8与连接芯柱2电性连接;阴极陶瓷座35,栅极32通过阴极陶瓷座35固定在阴极盖板1上;栅极罩33,栅极罩33安装在栅极32上,栅极罩33和栅极32均为腰形或椭圆形。
[0023]栅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盖板(1)、若干个阴极组件(3)、若干个连接芯柱(2)和若干个引线(8),若干个所述阴极组件(3)固定在所述阴极盖板(1)的底部,且弧形阵列设置,若干个所述连接芯柱(2)固定在所述阴极盖板(1)的顶部,所述连接芯柱(2)的数量少于所述阴极组件(3)的数量,且所述连接芯柱(2)通过引线(8)与不少于两个的阴极组件(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芯柱(2)包括:阴极可伐环(23),所述阴极可伐环(23)固定在所述阴极盖板(1)上;阴极陶瓷柱(22),所述阴极陶瓷柱(22)固定在所述阴极可伐环(23)内;及阴极芯柱(21),所述阴极芯柱(21)设有若干个,且所述阴极芯柱(21)固定在所述阴极陶瓷柱(22)上,所述阴极芯柱(21)与所述引线(8)连接,且与所述引线(8)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组件(3)包括:灯丝(31),所述灯丝(31)的一端通过引线(8)与所述连接芯柱(2)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阴极盖板(1)接地;栅极(32),所述栅极(32)通过引线(8)与所述连接芯柱(2)电性连接;阴极陶瓷座(35),所述栅极(32)通过所述阴极陶瓷座(35)固定在所述阴极盖板(1)上;及栅极罩(33),所述栅极罩(33)安装在所述栅极(32)上,所述栅极罩(33)和所述栅极(32)均为腰形或椭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阴极的阴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丝(31)螺旋设置。5.一种多阴极阵列源X射线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啸曹红光李运祥汪上杰方奇崔志立叶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米维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