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41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包括:一组墩梁固结段、底板单元、箱内板单元、主梁、一组箱内支撑、中间桥面板和一组悬挑桥面板组件,墩梁固结段相对设置,底板单元设于墩梁固结段的上方,箱内板单元设于底板单元的上方,主梁设于底板单元上,并设于箱内板单元的两端,箱内支撑设于底板单元上,并置于箱内板单元的外侧,且设于两墩梁固结段之间,中间桥面板设于箱内板单元的上方,并置于两墩梁固结段之间,悬挑桥面板组件设于墩梁固结段远离中间桥面板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塔墩的结构进行优化,墩梁固结段的设置,提高了塔墩的支撑性能,同时,该结构还提高了桥面的支撑能力,有效的防止其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打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
[0003]桥塔墩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桥梁的支撑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桥梁的承载性和使用的安全性,然而现有的桥塔墩,其大多都是中空筒状的水泥墩,其不仅施工周期长,此节点钢材材质有Q345qD、Q420qE

Z35,厚度最厚达48mm,存在焊接性较差、层状撕裂倾向 严重、焊接残余应力大,焊接变形对精度的影响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焊接质量,厚板的焊接质量对本工程有直接性的影响。结构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严重的角变形、扭曲变形、局部或整体变形, 相对于厚板焊接结构而言,若焊接变形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直接导致构件的外形 尺寸精度严重超差,构件精度根本就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特别是会给安装带来难 以想象的施工难度;与此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其某个位置损坏,则需要对其整体进行修复,甚至有些需要将其推到重建,其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其也会改变墩梁原来整体结构的各方面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通过对塔墩的结构进行优化,墩梁固结段的设置,大大的提高了塔墩的支撑性能,且所述底板单元、箱内板单元、主梁、一组箱内支撑和中间桥面板的相互配合,不仅提高了桥面的支撑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其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
[0005]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包括:一组墩梁固结段、底板单元、箱内板单元、主梁、一组箱内支撑、中间桥面板和一组悬挑桥面板组件,所述墩梁固结段相对设置,所述底板单元设于墩梁固结段的上方,所述箱内板单元设于底板单元的上方,所述主梁设于底板单元上,并设于箱内板单元的两端,所述箱内支撑设于底板单元上,并置于箱内板单元的外侧,且设于两墩梁固结段之间,所述中间桥面板设于箱内板单元的上方,并置于两墩梁固结段之间,所述悬挑桥面板组件设于墩梁固结段远离中间桥面板一侧,且所述悬挑桥面板组件与中间桥面板相配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其通过对塔墩的结构进行优化,墩梁固结段的设置,大大
的提高了塔墩的支撑性能,且所述底板单元、箱内板单元、主梁、一组箱内支撑和中间桥面板的相互配合,不仅提高了桥面的支撑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其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塔墩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6]其中,所述墩梁固结段包括底板、中腹板、中部横隔板、边腹板、端口横隔板和一组外腹侧板,所述中腹板设于底板上,所述中部横隔板设于底板上,并设于中腹板的两端,所述边腹板设于中部横隔板的一侧,所述端口横隔板设于边腹板远中腹板的一端,所述外腹侧板设于底板上,并设于中部横隔板和端口横隔板的两侧。所述墩梁固结段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大大的提高了其结构的稳定性,也有效的提高其支撑性能,便于更好的满足桥梁的需要。
[0007]进一步的,所述箱内板单元包括中间腹板、一组横隔板和一组侧边板,所述横隔板设于中间腹板的两侧,所述侧边板设于横隔板的外侧,并与中间腹板平行设置,且所述中间腹板和横隔板的两侧以及侧边板的内侧设有加劲板,且所述中间腹板和侧边板之间设有水平加强板,所述水平加强板与加劲板垂直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悬挑桥面板组件包括第一悬挑面板组件和第二悬挑面板组件,所述第一悬挑面板组件的一侧与主梁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悬挑面板组件连接。第一悬挑面板组件和第二悬挑面板组件的设置,让其实现分体式设计,让两者能够与主梁更好的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悬挑面板组件包括悬挑面板和一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于悬挑面板的下方,且所述悬挑面板还设有一组衔接箱柱。第二悬挑面板组件通过第一支撑架与第一悬挑面板组件连接,并通过衔接箱柱与的设置,让第二悬挑面板组件与主梁连接,让其下部形成三角形结构,有效的提高其连接的稳定性。
[0010]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组向外支撑,所述向外支撑的一端与墩梁固结段连接,另一端与衔接箱柱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单元包括底板本体和一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于底板本体上,且所述支撑梁上设有连接耳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箱内支撑呈倒V字型,其包括T型顶板和一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于T型顶板的下方,且两者呈反向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一端与T型顶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耳板。所述倒V字型箱内支撑的设置,大大的提高了底板单元与中间桥面板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有效的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
[001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组桥塔,所述桥塔设于墩梁固结段上方,且两桥塔之间设有连梁。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中腹板的两侧设有一组中部分块横隔板,所述中部分块横隔板之间和中部分块横隔板与中部横隔板之间以及中部横隔板与端口横隔板之间均设有嵌补隔板。
[0015]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其通过对塔墩的结构进行优化,墩梁固结段的设置,大大的提高了塔墩的支撑性能,且所述底板单元、箱内板单元、主梁、一组箱内支撑和中间桥面板的相互配合,不仅提高了桥面的支撑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其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塔墩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6]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稳定、抗变形塔墩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若某一个部分出
现问题,对其局部进行修复或者更换即可,不会改变其结构原有的承载和稳定性,无需将其推到重建,让其能够在保证使用安全性的同时,减少了施工成本的投入。
[0017]3、本专利技术所述墩梁固结段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大大的提高了其结构的稳定性,也有效的提高其支撑性能,便于更好的满足桥梁的需要。
[0018]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悬挑面板组件通过第一支撑架与第一悬挑面板组件连接,并通过衔接箱柱与的设置,让第二悬挑面板组件与主梁一侧的箱外支撑连接,让其下部形成三角形结构,有效的提高其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墩梁固结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箱内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底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悬挑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箱内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主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墩梁固结段(1)、底板单元(2)、箱内板单元(3)、主梁(4)、一组箱内支撑(5)、中间桥面板(6)和一组悬挑桥面板组件(7),所述墩梁固结段(1)相对设置,所述底板单元(2)设于墩梁固结段(1)的上方,所述箱内板单元(3)设于底板单元(2)的上方,所述主梁(4)设于底板单元(2)上,并设于箱内板单元(3)的两端,所述箱内支撑(5)设于底板单元(2)上,并置于箱内板单元(3)的外侧,且设于两墩梁固结段(1)之间,所述中间桥面板(6)设于箱内板单元(3)的上方,并置于两墩梁固结段(1)之间,所述悬挑桥面板组件(7)设于墩梁固结段(1)远离中间桥面板(6)一侧,且所述悬挑桥面板组件(7)与中间桥面板(6)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梁固结段(1)包括底板(11)、中腹板(12)、中部横隔板(13)、边腹板(14)、端口横隔板(15)和一组外腹侧板(16),所述中腹板(12)设于底板(11)上,所述中部横隔板(13)设于底板(11)上,并设于中腹板(12)的两端,所述边腹板(14)设于中部横隔板(13)的一侧,所述端口横隔板(15)设于边腹板(14)远中腹板(12))的一端,所述外腹侧板(16)设于底板(11)上,并设于中部横隔板(13)和端口横隔板(15)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墩梁的稳定式桥塔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内板单元(3)包括中间腹板(31)、一组横隔板(32)和一组侧边板(33),所述横隔板(32)设于中间腹板(31)的两侧,所述侧边板(33)设于横隔板(32)的外侧,并与中间腹板(31)平行设置,且所述中间腹板(31)和横隔板(32)的两侧以及侧边板(33)的内侧设有加劲板(34),且所述中间腹板(31)和侧边板(33)之间设有水平加强板,所述水平加强板与加劲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平田强周健徐健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