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39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包括:步骤10,利用三维叠后地震数据对目的层段进行波形分类,并确定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步骤20,确定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目的层段关于储层属性的一系列属性波形,并将属性波形与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目的层段相关属性波形进行属性相关系数计算,得到网格点上的一系列关于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属性相关系数值,并设定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步骤30,利用网格点上的一系列关于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属性相关系数值及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进行网格点储层类型识别以及颜色分量赋值和融合处理,得到不同类型储层分布的颜色平面图。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直观,可解释性强及操作简单等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震资料解释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中,通过常规的方法获取地震数据后,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解释,一般要进行相应的储层预测解释流程。在储层预测解释流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地震资料进行有关的属性提取、反演等计算,然后就是利用原始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提取或反演的属性数据相互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识别出储层可能的发育区域和层段,从而完成储层预测工作。
[0003]众所周知,储层是具有一定的物理特性,储层的不同类型也具有多种多样的物理特性。在一个研究区内也可能发育有多种类型的储层,如有的储层是裂缝型储层或孔隙型储层,而有的储层则可能是裂缝

孔隙型储层,甚至于岩溶型储层;如将不同的储层类型依含气性的优劣及厚度等参数,划分为
Ⅰ‑Ⅲ
类储层等。所以,一个研究区内发育多种类型的储层是较多见的。总体上,这些不同类型的储层有多个物理表现形式,可有不同的地球物理技术对其进行反演计算。如裂缝、岩溶的物理特性可有相干、曲率等地球物理技术对其进行描述;而孔隙度则可利用波阻抗等反演数据与之对应;储层所含的流体性质则可利用频率及振幅、衰减属性等成果对其进行表述。
[0004]常规的储层预测技术方法有很多种,基本上可分为叠前、叠后反演两个大类。但对于一个研究区内有多种类型的储层时,往往此时的单一反演或属性成果往往不能很好地对这些多种类型的储层进行描述。如申请号为201110325780.3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地震多属性RGBA颜色融合方法》利用地震数据的三个不同属性数据进行RGBA颜色融合,生成一个RGBA颜色融合数据体;申请号为201110171068.2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地震反演数据预测储层的方法,实现了基于模型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或速度数据进行岩性或储层预测的一种新手段。可见近年来,对储层的各种物理特性预测的技术方法很多,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但是,针对储层多种类型的综合的预测技术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05](1)采用常规储层预测技术通常只能预测储层的综合类型或单一类型响应,而不能预测及区分出储层的多个类型。
[0006](2)单一属性数据体往往包含了储层及非储层的信息,并难以在数据中对其进行识别、区分。
[0007](3)常规颜色融合方法只能使用三种属性数据体,对较为复杂的不同类型储层的识别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以解决上述常规储层预测技术存在的难以对同一研究区内的多种储层类型进行相应的区分及描述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10,利用三维叠后地震数据对目的层段进行波形分类,并根据波形分类的结果确定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
[0011]步骤20,确定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目的层段关于储层属性的一系列属性波形,并将属性波形与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目的层段相关属性波形进行属性相关系数计算,得到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一系列关于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属性相关系数值,并设定不同类型储层的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
[0012]步骤30,利用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一系列关于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属性相关系数值及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进行网格点储层类型识别以及颜色分量赋值和融合处理,得到不同类型储层分布的颜色平面图。
[0013]进一步的,步骤10包括如下子步骤:
[0014]步骤11,利用三维叠后地震数据对目的层段进行波形分类:
[0015](1)通过三维叠后地震数据解释得到目的层段层位数据;
[0016](2)利用目的层段层位数据,向上或向下开一个能够包括进储层段的固定时窗,即得到目的层段;
[0017](3)根据目的层段的反射波形特征信息,采用监督或无监督的分类方法来识别不同的地震波形,并将识别到的地震波形划分进分类后所设计的不同类别,从而得到分类波形;
[0018]步骤12,根据波形分类的结果确定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其中,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包含一个分类波形的地震相或多个分类波形的地震相。
[0019]进一步的,步骤20中所述确定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目的层段关于储层属性的一系列属性波形的方法为:
[0020]计算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目的层段关于储层的岩性、裂缝及含气性相关的属性数据体,三个属性数据体的波形即为三个属性波形;
[0021]再根据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不同波形分类结果,确定不同类型波形内的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三个属性波形。
[0022]进一步的,步骤20中进行属性相关系数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3][0024]式中,r表示属性相关系数值;|x
i
|表示某网格点的目的层段的属性波形的第i个采样点的的储层属性值的绝对值;|y
i
|表示某一类型储层样本上与网格点的目的层段的属性波形的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属性数据值的绝对值;n为采样点总数。
[0025]进一步的,步骤20中设定不同类型储层的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的方法为:不同类型波形内的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三个属性波形分别进行关于不同类型储层的三个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的确定;确定方法包括:
[0026]方法一:根据门槛值测试资料、专家经验和/或以往勘探区内同一个目的层段的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设定进行确定;
[0027]方法二:设计盲井,计算盲井与同一类型波形内已知井的同一类型储层的三个属性相关系数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最小的属性相关系数系数值作为该类型储层的该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依此类推,完成同一类型波形内的不同类型储层的三个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确定;依此类推,完成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不同类型波形内的不同类型储层的三个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的确定。
[0028]进一步的,步骤30包括如下子步骤:
[0029]步骤31,设定储层类型相对应的R、G、B颜色分量;
[0030]步骤32,利用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一系列关于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属性相关系数值及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进行网格点储层类型识别,并根据设定的储层类型相对应的R、G、B颜色分量,对网格点储层类型识别结果进行颜色分量赋值;
[0031]步骤33,对网格点赋值的颜色分量进行融合,得到该网格点的融合颜色;依次类推,完成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各个网格点上的颜色分量赋值和融合处理,得到每个网格点的融合颜色,从而得到一个不同类型储层分布的颜色平面图。
[0032]进一步的,步骤32中进行网格点储层类型识别以及进行颜色分量赋值的方法包括:
[0033]a、如网格点上的一系列关于不同类型储层样本中某一类型储层的三个属性相关系数值均为最大值,并且均大于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利用三维叠后地震数据对目的层段进行波形分类,并根据波形分类的结果确定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步骤20,确定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目的层段关于储层属性的一系列属性波形,并将属性波形与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目的层段相关属性波形进行属性相关系数计算,得到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一系列关于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属性相关系数值,并设定不同类型储层的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步骤30,利用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一系列关于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属性相关系数值及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进行网格点储层类型识别以及颜色分量赋值和融合处理,得到不同类型储层分布的颜色平面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11,利用三维叠后地震数据对目的层段进行波形分类:(1)通过三维叠后地震数据解释得到目的层段层位数据;(2)利用目的层段层位数据,向上或向下开一个能够包括进储层段的固定时窗,即得到目的层段;(3)根据目的层段的反射波形特征信息,采用监督或无监督的分类方法来识别不同的地震波形,并将识别到的地震波形划分进分类后所设计的不同类别,从而得到分类波形;步骤12,根据波形分类的结果确定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其中,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包含一个分类波形的地震相或多个分类波形的地震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中所述确定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目的层段关于储层属性的一系列属性波形的方法为:计算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目的层段关于储层的岩性、裂缝及含气性相关的属性数据体,三个属性数据体的波形即为三个属性波形;再根据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不同波形分类结果,确定不同类型波形内的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三个属性波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中进行属性相关系数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r表示属性相关系数值;|x
i
|表示某网格点的目的层段的属性波形的第i个采样点的的储层属性值的绝对值;|y
i
|表示某一类型储层样本上与网格点的目的层段的属性波形的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属性数据值的绝对值;n为采样点总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中设定不同类型储层的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的方法为:不同类型波形内的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三个属性波形分别进行关于不同类型储层的三个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的确定;确定方法包括:
方法一:根据门槛值测试资料、专家经验和/或以往勘探区内同一个目的层段的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设定进行确定;方法二:设计盲井,计算盲井与同一类型波形内已知井的同一类型储层的三个属性相关系数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最小的属性相关系数系数值作为该类型储层的该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依此类推,完成同一类型波形内的不同类型储层的三个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确定;依此类推,完成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不同类型波形内的不同类型储层的三个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的确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测不同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31,设定储层类型相对应的R、G、B颜色分量;步骤32,利用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一系列关于不同类型储层样本的属性相关系数值及属性相关系数门槛值,进行网格点储层类型识别,并根据设定的储层类型相对应的R、G、B颜色分量,对网格点储层类型识别结果进行颜色分量赋值;步骤33,对网格点赋值的颜色分量进行融合,得到该网格点的融合颜色;依次类推,完成有利地震相分布区域内的各个网格点上的颜色分量赋值和融合处理,得到每个网格点的融合颜色,从而得到一个不同类型储层分布的颜色平面图。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裕强周亚东谷一凡付永红王占磊李杪冯林杰蔡光银张豪邓建忠孙越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