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勇军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36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有补压箱、保护箱、过滤箱,补压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电动机底板的下侧面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的底端固定有联轴器,联轴器的底端与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传动轴的底端伸入到补压管的内部,传动轴的底端固定有增压叶轮,补压管的左端从补压箱的左侧面伸出,补压管的右端与第一分流管接触连通,第一分流管的顶端与入流管的下侧面的中部接触连通,入流管的下侧面的右部与第二分流管的顶端接触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自动补压能力以及不能实现压力监督、智能过滤等技术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供水设备是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流量、扬程的自动启停的给水装置。按用途分:消防、生活、生产、污水处理四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一座座矗立在人们的面前。
[0003]但是,由于市政管网的压力只能达到0.2MPa左右,高楼用户的用水水压、水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供水公司的设计人员,随着技术的发展,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出现,使得以上问题迎刃而解。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专利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已经离不开无负压供水设备,无负压供水设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往往不具备自动补压能力以及不能实现压力监督、智能过滤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有利于专利技术装置未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自动补压能力以及不能实现压力监督、智能过滤等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有补压箱、保护箱、过滤箱,所述的补压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所述的电动机底板的下侧面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的底端固定有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的底端与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的底端伸入到补压管的内部,所述的传动轴的底端固定有增压叶轮,所述的补压管的左端从补压箱的左侧面伸出,所述的补压管的右端与第一分流管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一分流管的顶端与入流管的下侧面的中部接触连通,所述的入流管的下侧面的右部与第二分流管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入流管的左端从补压箱的左侧面伸出,所述的第二分流管的底端从补压箱的下侧面伸出并伸入到保护箱的内部。
[0006]所述的入流管的下侧面设置有通槽,所述的通槽的顶部与密封截流片的下侧面接触,所述的密封截流片的下侧面的中部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的底端与手动片的上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手动片的上侧面与环形片的下侧面接触,所述的环形片的顶面的左右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的第一回位弹簧、第二回位弹簧的顶端分别固定有左位橡胶球、右位橡胶球,所述的左位橡胶球、右位橡胶球的顶部分别与密封截流片的下侧面的左右部接触。
[0007]所述的保护箱的内部设置有中间缸,所述的中间缸的顶面与第二分流管的底部接触连通,所述的中间缸的底面与下流管的顶部接触连通,所述的下流管的底端从保护箱的
下侧面伸出并伸入到过滤箱的内部,所述的中间缸的右侧面设置有侧位方孔,所述的侧位方孔的右侧面与泄压板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中间缸的外部右侧面的上部设置有转动半轴,所述的转动半轴的底部与泄压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的泄压板能够环绕转动半轴进行转动。
[0008]所述的保护箱的内部设置有感应箱,所述的感应箱的左部与中间缸的外部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感应箱的下侧面的左部与泄压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的泄压管的底端与泄压箱的顶面接触连通,所述的感应箱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侧位长杆,所述的侧位长杆的左端固定有固定螺母,所述的固定螺母的内周与长螺杆的中部外周通过螺纹连接进行配合,所述的长螺杆的底端固定有端块,所述的长螺杆的顶端与横向底板的下侧面接触,所述的横向底板的上侧面与感应箱的内部上侧面接触,所述的横向底板的下侧面的左端与纵向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纵向底板的左侧面固定有施力筒,所述的施力筒的内部设置有位移圆片,所述的位移圆片的左侧面的中部固定有施力杆,所述的施力杆的左端固定有阻止球,所述的阻止球的左部与泄压板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位移圆片的左侧面的上部与第一上位限制条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第一上位限制条的顶端与施力筒的内部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位移圆片的左侧面的下部与第一下位限制条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第一下位限制条的底端与施力筒的内部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位移圆片的右侧面设置有侧位圆片,所述的侧位圆片的右侧面设置有上位端片、下位端片,所述的上位端片、下位端片的右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的施力筒的内部的中部的上下侧面分别固定有第二上位限制条、第二下位限制条,所述的第二上位限制条的右部与圆形被动片的左侧面的上部接触,所述的第二下位限制条的右部与圆形被动片的左侧面的下部接触,所述的圆形被动片的中部设置有中间圆孔,所述的圆形被动片的右侧面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三回位弹簧、第四回位弹簧。
[0009]所述的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室,所述的过滤室的上侧面的右部与下流管的底端接触连通,所述的过滤室的下侧面的左部与出流管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的过滤室的内部的上侧面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的第一限位块的左侧面与过滤块的右侧面的上部接触,所述的过滤块的右侧面的下部与第二限位块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过滤块的左侧面的下部与第三限位块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的底端分别与过滤室的内部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过滤块的顶面固定有下伸杆,所述的下伸杆的顶端从过滤室的上侧面伸出。
[0010]所述的过滤箱的内部上侧面与第五回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五回位弹簧的底端与吊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吊板的底面的右部与下伸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吊板的底面的左部与随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随动杆的底端伸入到监测箱的内部,所述的随动杆的底端与横向压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横向压板的下侧面的右部固定有第一压柱,所述的第一压柱的底端设置有第六回位弹簧,所述的第六回位弹簧的底端与第一力敏电阻的上侧面接触,所述的第一力敏电阻通过导线与警报灯并联连接,所述的第一力敏电阻的左侧面通过导线与第二力敏电阻的右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二力敏电阻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压柱,所述的第二力敏电阻通过导线与蜂鸣器并联连接,所述的第二力敏电阻的左侧面与第一力敏电阻的右侧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固定电阻、电源、开关。
[0011]所述的电动机、第一力敏电阻、第二力敏电阻、警报灯、蜂鸣器等均为现有设备的
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行赘述。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所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可靠,检测维修十分方便,实现成本较低,设备中所涉及的电动机、第一力敏电阻、第二力敏电阻、警报灯、蜂鸣器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有助于本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在未来供水设备
的推广应用;
[0014]2.所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创新性的实现了自动补压作用,避免取水处负压现象的产生,使用者可以改变补压流量以及供水流量的大小,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补压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电动机底板的下侧面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的底端固定有联轴器,联轴器的底端与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补压箱(1)、保护箱(2)、过滤箱(3),所述的补压箱(1)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17),所述的电动机底板(17)的下侧面固定有电动机(18),所述的电动机(18)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19),所述的输出轴(19)的底端固定有联轴器(20),所述的联轴器(20)的底端与传动轴(2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轴(21)的底端伸入到补压管(5)的内部,所述的传动轴(21)的底端固定有增压叶轮(22),所述的补压管(5)的左端从补压箱(1)的左侧面伸出,所述的补压管(5)的右端与第一分流管(6)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一分流管(6)的顶端与入流管(4)的下侧面的中部接触连通,所述的入流管(4)的下侧面的右部与第二分流管(7)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入流管(4)的左端从补压箱(1)的左侧面伸出,所述的第二分流管(7)的底端从补压箱(1)的下侧面伸出并伸入到保护箱(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流管(4)的下侧面设置有通槽(11),所述的通槽(11)的顶部与密封截流片(10)的下侧面接触,所述的密封截流片(10)的下侧面的中部与连接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9)的底端与手动片(8)的上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手动片(8)的上侧面与环形片(16)的下侧面接触,所述的环形片(16)的顶面的左右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14)、第二回位弹簧(15),所述的第一回位弹簧(14)、第二回位弹簧(15)的顶端分别固定有左位橡胶球(12)、右位橡胶球(13),所述的左位橡胶球(12)、右位橡胶球(13)的顶部分别与密封截流片(10)的下侧面的左右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箱(2)的内部设置有中间缸(23),所述的中间缸(23)的顶面与第二分流管(7)的底部接触连通,所述的中间缸(23)的底面与下流管(25)的顶部接触连通,所述的下流管(25)的底端从保护箱(2)的下侧面伸出并伸入到过滤箱(3)的内部,所述的中间缸(23)的右侧面设置有侧位方孔(24),所述的侧位方孔(24)的右侧面与泄压板(28)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中间缸(23)的外部右侧面的上部设置有转动半轴(27),所述的转动半轴(27)的底部与泄压板(28)的顶端连接,所述的泄压板(28)能够环绕转动半轴(27)进行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箱(2)的内部设置有感应箱(26),所述的感应箱(26)的左部与中间缸(23)的外部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感应箱(26)的下侧面的左部与泄压管(38)的顶端连通,所述的泄压管(38)的底端与泄压箱(39)的顶面接触连通,所述的感应箱(26)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侧位长杆(37),所述的侧位长杆(37)的左端固定有固定螺母(36),所述的固定螺母(36)的内周与长螺杆(34)的中部外周通过螺纹连接进行配合,所述的长螺杆(34)的底端固定有端块(35),所述的长螺杆(34)的顶端与横向底板(33)的下侧面接触,所述的横向底板(33)的上侧面与感应箱(26)的内部上侧面接触,所述的横向底板(33)的下侧面的左端与纵向底板(3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纵向底板(32)的左侧面固定有施力筒(31),所述的施力筒(31)的内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薛勇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