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29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情况确认、划分区域、准备养护植物和种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准备养护植物阶段可以根据水源养护区、陆生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使得植物适应对应区域的生长环境,保证植物修复进行时,能够快速健康生长,稳定地修复湿地;在种植阶段,通过栽种,和使用填充物和促生长剂,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保证植物存活率,同时促生长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对于湿地的修复效果更好。对于湿地的修复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和提供旅游资源等多种功能,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其中,湿地植物对于维持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在对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时,需要重点关注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状况,恢复湿地植物缓冲带和其特有的生态功能,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0003]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化高速发展,湖泊、池塘和湿地水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受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影响,湿地退化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且日益加剧,在天然湿地大量丧失的情况下,退化湿地的研究与修复成为受关注的热点,植被是湿地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湿地环境恶化,湿地植被的生态也被破坏,湿地植被逐渐减少,湿地水质逐渐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此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具有保护湿地环境和修复生态系统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情况确认:对目标地区受损情况、受损原因和受损程度进行了解,确定修复区域和范围,同时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和动植物情况;
[0008]划分区域:将目标地区划分为水源养护区、陆生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
[0009]准备养护植物:针对水源养护区准备第一水生植物,针对陆生植物区准备陆生植物,针对水生植物区准备第二水生植物;
[0010]种植:在陆生植物区铲起30

60cm的土壤,铺设一层填充物和促生长剂,将陆生植物栽种进去;将水生植物区等间距铲起10

20cm的土壤,将填充物和促生长剂装载在营养土袋中,将第二水生植物移入于营养土袋中,并将营养土袋放入水底,使第二水生植物顶端露出水面;将第一水生植物放入水中。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确认目标地区的受损情况、受损原因和受损程度,能够精确掌握需要修复的区域和范围,可以根据地质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能够保证在进行生态修复时,植物可以健康生长,稳定地修复湿地;通过划分区域,可以将不同的环境的湿地位置分开,便于栽种对应的植物,使得湿地修复更有针对性,植物能够快速地进行修复,避免植物浪费;准备养护植物阶段可以根据水源养护区、陆生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使得植物适应对应区域的生长环境,保证植物修复进行时,能够快速健康生
长,稳定地修复湿地;在种植阶段,通过栽种,和使用填充物和促生长剂,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保证植物存活率,同时促生长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对于湿地的修复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1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5]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情况确认:对目标地区受损情况、受损原因和受损程度进行了解,确定修复区域和范围,同时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和动植物情况;
[0017]划分区域:将目标地区划分为水源养护区、陆生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
[0018]准备养护植物:针对水源养护区准备第一水生植物,针对陆生植物区准备陆生植物,针对水生植物区准备第二水生植物;
[0019]种植:在陆生植物区铲起30

60cm的土壤,铺设一层填充物和促生长剂,将陆生植物栽种进去;将水生植物区等间距铲起10

20cm的土壤,将填充物和促生长剂装载在营养土袋中,将第二水生植物移入于营养土袋中,并将营养土袋放入水底,使第二水生植物顶端露出水面;将第一水生植物放入水中。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确认目标地区的受损情况、受损原因和受损程度,能够精确掌握需要修复的区域和范围,可以根据地质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能够保证在进行生态修复时,植物可以健康生长,稳定地修复湿地;通过划分区域,可以将不同的环境的湿地位置分开,便于栽种对应的植物,使得湿地修复更有针对性,植物能够快速地进行修复,避免植物浪费;准备养护植物阶段可以根据水源养护区、陆生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使得植物适应对应区域的生长环境,保证植物修复进行时,能够快速健康生长,稳定地修复湿地;在种植阶段,通过栽种,和使用填充物和促生长剂,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保证植物存活率,同时促生长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对于湿地的修复效果更好。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水生植物为小茨藻、水马齿、金鱼藻、苦草、睡莲和轮叶黑藻中的至少两种。小茨藻、水马齿、金鱼藻、苦草、睡莲和轮叶黑藻可以有效的增加湿地的空间生态位,改善水体盐分和营养盐富集状况,增加水体稳定性,提高湿地水环境质量。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陆生植物为紫鸭跖草、碱蓬草、红沙柳和花灌木中的至少两种。紫鸭跖草、碱蓬草、红沙柳和花灌木可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此外其抗逆性强,能快速繁殖生长,还具有比较强的净化能力。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水生植物为梭鱼草、茭白、芦苇、千屈菜和美人蕉中的至少两种。选择梭鱼草能够有效地去除硝氮,选择美人蕉和芦苇能够具有优秀的吸收氮磷的效用,并且梭鱼草、茭白、芦苇、千屈菜和美人蕉均能够具有良好的耐盐碱性能。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填充物和促生长剂的比例为(80

120):1。在此配
比下的填充物和促生长剂的使用量能够有效的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同时又不浪费菌剂,起到节约的作用。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陆生植物的栽种间距为40

100cm。按照此间距栽种陆生植物,能够保证各株植物有良好的生长条件,并且不会浪费土地空间,又兼具美观的效果。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水生植物的栽种间距为20

40cm。第二水生植物栽种间距能够保证其具有充分的生长空间,第二水生植物能够良好生长,并且不会浪费土地空间,又兼具美观的效果。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填充物为砂子、蛭石和草木灰按照(1

3):(1

3):(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情况确认:对目标地区受损情况、受损原因和受损程度进行了解,确定修复区域和范围,同时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和动植物情况;划分区域:将目标地区划分为水源养护区、陆生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准备养护植物:针对水源养护区准备第一水生植物,针对陆生植物区准备陆生植物,针对水生植物区准备第二水生植物;种植:在陆生植物区铲起30

60cm的土壤,铺设一层填充物和促生长剂,将陆生植物栽种进去;将水生植物区等间距铲起10

20cm的土壤,将填充物和促生长剂装载在营养土袋中,将第二水生植物移入于营养土袋中,并将营养土袋放入水底,使第二水生植物顶端露出水面;将第一水生植物放入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生植物为小茨藻、水马齿、金鱼藻、苦草、睡莲和轮叶黑藻中的至少两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陆生植物为紫鸭跖草、碱蓬草、红沙柳和花灌木中的至少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生植物为梭鱼草、茭白、芦苇、千屈菜和美人蕉中的至少两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植被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杨肖炜王德明徐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