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宽度的冲击保护锁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29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石油开采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变宽度的冲击保护锁钩,包含锁钩座、吊链环、安全螺杆、保护杆、芯轴、芯轴螺母、第一锁钩、第二锁钩、第三锁钩、若干垫圈、螺栓、封闭杆;封闭杆和保护杆分别安装在锁钩座的前后部,采用螺纹连接;第一锁钩组件、第二锁钩的凹槽与第三锁钩的吐槽配合构成组合钩,设置在锁钩座的中部,且组合钩和锁钩座之间利用芯轴连接;芯轴依次穿过锁钩座左通孔、垫圈、组合钩、垫圈、锁钩座右通孔,与芯轴螺母拧紧固定;螺栓设置在组合钩的前部,使锁钩组件连接更加紧密;吊链环安装在锁钩座的前中部,嵌合在限位槽内,限制吊链环的转动;安全螺杆穿过锁钩座前中部的通孔与吊链环螺纹连接,锁紧固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宽度的冲击保护锁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石油开采装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变宽度的冲击保护锁钩,用于海洋石油平台舱口盖吊装。

技术介绍

[0002]海底石油是埋藏于海洋底层以下的沉积岩及基岩中的矿产资源之一。海底石油(包括天然气)的开采始于20世纪初,但在相当长时期内仅发现少量的海底油田,直到60年代后期海上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才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近海进行油气勘探,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50多个海上油气田进行开采,海上原油产量逐日增加,日产量已超过100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25。
[0003]海底石油的开采过程包括钻生产井、采油气、集中、处理、贮存及输送等环节。海上石油生产与陆地上石油生产所不同的是要求海上油气生产设备体积小、重量轻、高效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布置集中紧凑。在海洋石油平台舱口盖吊装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使一侧吊环脱钩,导致舱口盖偏转跌落对另一侧的吊环造成冲击并使其断裂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财产和人员的损失。
[0004]吊环的极限荷载和断裂位置与多个因素有关,其中之一是锁钩的宽度。
[0005]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锁钩机构能够调整锁钩宽度,使适用于不同的吊环并起到冲击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设计一种锁钩结构,锁钩宽度能够调整适用于不同的吊环并能对其起到冲击保护的作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可变宽度的冲击保护锁钩,包括锁钩座和锁钩组件,锁钩组件由三个锁钩组成设定为第一锁钩、第二锁钩和第三锁钩,锁钩组件安装在锁钩座中部,锁钩座的前后部还设置有封闭杆和保护杆,锁钩座中前部设有通孔,通孔上部开有限位槽,吊链环与限位槽配合,安全螺杆穿过通孔与吊链环连接固定,安全螺杆具有不同的型号,可依据不同的安全标准使用;锁钩座首部设有螺纹孔,封闭杆安装在螺纹孔中,封闭杆通过旋转拧紧使锁钩封闭,封闭杆与锁钩座不可拆分。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锁钩、第三锁钩设有凹槽,与第二锁钩凸槽配合,第一锁钩、第二锁钩、第三锁钩首部和尾部设有通孔;第一锁钩、第三锁钩的凹槽和第二锁钩的凸槽与组合锁钩内外边平行;螺栓穿过第一锁钩、第二锁钩、第三锁钩尾部通孔固定使组合钩连接更加紧密。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锁钩座中部设有通孔,芯轴穿过锁钩首部通孔和锁钩座中部通孔与芯轴螺母配合使组合锁钩和锁钩座连接固定。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锁钩组件首部通孔和锁钩座中部通孔之间置有垫圈,限制
锁钩在芯轴上滑动。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锁钩具有不同的型号,配合不同数量的垫圈改变锁钩的使用宽度。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锁钩座尾部设有三个螺纹孔,保护杆安装在螺纹孔中,保护杆安装位置可依据实际吊装情况改变。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吊环,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锁钩组件结构能够改变锁钩宽度,使得在吊装时更加安全;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了保护杆结构,在舱口盖偏转跌落时,使锁钩一起偏转,避免舱口盖直接冲击锁钩后,在吊环两侧力臂差距以及舱口盖惯性作用下,使吊环发生断裂;采用安全螺杆结构,若吊环受到超出极限荷载的作用力,则安全螺杆会发生塑性断裂,使吊装物坠落在正下方,避免伤及到附近的人和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锁钩、第二锁钩、第三锁钩配合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吊链环与锁钩座配合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安全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锁钩座,2

吊链环,3

安全螺杆,4

保护杆,5

芯轴,6

芯轴螺母,7

第一锁钩组件,8

第二锁钩组件,9

第三锁钩组件,10

垫圈,11

螺栓,12

封闭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可变宽度的冲击保护锁钩包含锁钩座1、吊链环2、安全螺杆3、保护杆4、芯轴5、芯轴螺母6、第一锁钩7、第二锁钩8、第三锁钩9、若干垫圈10、螺栓11、封闭杆12;封闭杆12和保护杆4分别安装在锁钩座1的前后部,采用螺纹连接,且封闭杆12与锁钩座1不可拆分;第一锁钩组件7、第二锁钩8的凹槽与第三锁钩9的凸槽配合构成组合钩,设置在锁钩座1的中部,且组合钩和锁钩座1之间利用芯轴5连接;芯轴5依次穿过锁钩座1左通孔、垫圈、组合钩、垫圈、锁钩座右通孔,与芯轴螺母6拧紧固定;螺栓11设置在组合钩的前部,使锁钩组件连接更加紧密;吊链环2安装在锁钩座1的前中部,嵌合在限位槽内,限制吊链环2的转动;安全螺杆3穿过锁钩座1前中部的通孔与吊链环螺纹连接,锁紧固定。
[002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对于某种特定的吊环,通过不同的第二锁钩8将锁钩调整到合适的宽度,使锁钩适用以获得更好的安全性;将吊环置于锁钩中后,利用锁钩座1、组合钩、封闭杆12组合成环,由封闭杆12锁紧,防止吊环脱落;在吊装过程中,若因意外造成一侧吊环脱落,在保护杆的作用下,舱口盖在偏转跌落时,锁钩会跟随舱口盖偏转;若舱口盖本身质量较大,使得仅由偏转跌落造成的冲击仍然超出吊环的极限载荷,则所述安全螺杆3会发生塑性断裂。
[002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变宽度的冲击保护锁钩,对于不同类型的吊环,能够改变锁钩宽度,使得在吊装时更加安全;采用保护杆结构,在舱口盖偏转跌落时,使锁钩一起偏转,避免舱口盖直接冲击锁钩后,
在吊环两侧力臂差距以及舱口盖惯性作用下,使吊环发生断裂;采用安全螺杆结构,若吊环受到超出极限荷载的作用力,则安全螺杆会发生塑性断裂,使吊装物坠落在正下方;该设计很大程度上避免舱口盖因意外跌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安全性更高,实用性更强。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宽度的冲击保护锁钩,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钩座和锁钩组件,所述锁钩组件由三个锁钩组成设定为第一锁钩、第二锁钩和第三锁钩,所述锁扣组件通过芯轴固定在所述锁钩座上,所述锁钩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用来放置所述锁扣组件与所述芯轴的连接部分,所述锁钩座中间位置处设置的凹槽壁上设置有贯通的孔用来贯穿所述芯轴,所述芯轴两侧延伸出所述锁钩座部分设置有芯轴螺母用来固定所述芯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宽度的冲击保护锁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钩和第三锁钩向内的一侧设有凹槽与所述第二锁钩两侧设置的凸槽配合,所述第一锁钩、第二锁钩、第三锁钩首部和尾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锁钩、第二锁钩、第三锁钩首部通孔用来贯穿所述芯轴,所述第一锁钩、第二锁钩、第三锁钩尾部通孔贯穿有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群徐成悦王文庆沈中祥董国忠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