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透镜组及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16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透镜组及光学镜头,包含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十透镜的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中的各透镜均具有正屈折力,且物侧面均为凸面,像侧面均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至第十透镜中的各透镜均具有负屈折力,且物侧面均为凹面,像侧面均为凸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配置各透镜的面形结构,能够在成像品质、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在实现高清成像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同时具有较大的视角,从而具备更加的光学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透镜组及光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透镜组及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对电子设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的电子设备趋于向超薄化发展,其中搭载的感光元件尺寸越来越小,相应地对摄像镜头具有更高的要求。
[0003]为了提供更高的成像质量,现有技术中,摄像镜头中所包含的透镜数量也越来越多,其中七片透镜式的摄像镜头得到广泛应用。这种七片透镜式的摄像镜头,其成像品质仍存在限制,已难以适应如今消费市场对于成像质量的需求,若进一步增加透镜数量,如何在成像品质、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则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透镜组及光学镜头,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进一步增加透镜数量而导致的难以在成像品质、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光学透镜组,包含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
[0007]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0008]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0009]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0010]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0011]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0012]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0013]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0014]所述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0015]所述第九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
面;
[0016]所述第十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0017]可选地,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十透镜均为塑料材质;
[0018]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和所述第十透镜的阿贝数V10满足以下关系式:
[0019]V6<V10。
[0020]可选地,所述的光学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式:
[0021]1.3<TTL/f;
[0022]其中,TTL为所述光学透镜组的光学总长,f为所述光学透镜组的焦距。
[0023]可选地,所述的光学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式:
[0024]1.5<f/ImgH<2.5;
[0025]3.4≤Fno;
[0026]其中,f为所述光学透镜组的焦距,ImgH为所述光学透镜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Fno为所述光学透镜组的光圈。
[0027]可选地,所述的光学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式:
[0028]0.45<f7/f8<1.3;
[0029]3.0<f5/R51<4.1;
[0030]其中,f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f8为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f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R51为所述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0031]可选地,所述的光学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2]0.0<T45/(CT4+CT5)<0.6;
[0033]其中,T45为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中心光轴的距离,CT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在光轴上的厚度,CT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在光轴上的厚度。
[0034]可选地,所述的光学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5]3.5<f13/(LCT123+T12+T23)<5.0;
[0036]其中,f13为所述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的焦距,LCT123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的光学透镜组镜片中心在光轴上距离的总和,T12为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中心光轴的距离,T23为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中心光轴的距离。
[0037]可选地,所述的光学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8]1.5<f10/R101<2.8;
[0039]其中,f10为所述第十透镜的焦距,R101为所述第十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0040]可选地,所述的光学透镜组,还包括一光阑,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
[004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透镜组。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透镜组及光学镜头,包含十片透镜,通过合理配置各透镜的面形结构,能够在成像品质、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在实现高清成像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同时具有较大的视角,从而具备更加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45]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示意图;
[0046]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004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球差曲线图;
[0048]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示意图;
[0049]图5由左至右依序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005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球差曲线图;
[0051]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示意图;
[0052]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0053]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球差曲线图;
[0054]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示意图;
[0055]图11由左至右依序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0056]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一种光学透镜组的球差曲线图。
[0057]上述图中:
[0058]第一透镜:110、210、310、410;
[0059]第二透镜:120、220、320、420;
[0060]第三透镜:130、230、330、43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九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十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十透镜均为塑料材质;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和所述第十透镜的阿贝数V10满足以下关系式:V6<V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关系式:1.3<TTL/f;其中,TTL为所述光学透镜组的光学总长,f为所述光学透镜组的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5<f/ImgH<2.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肖怡袁嘉华张龙陈天谋邓敏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