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小净距双洞隧道的导坑先行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并行的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包括第一隧道的施工和第二隧道的施工;首先,于竖井处沿第一隧道的第一里程方向开挖至明挖基坑并做初期支护;开挖设备于竖井处沿第二里程方向开挖,衬砌台车沿第二里程方向做二衬结构;针对第二隧道,采用CD法施工于第二隧道内开挖四组导坑,其中,优先开挖远离第一隧道侧的一号导坑并完成初期支护,且封闭二号导坑的掌子面;待第一隧道二衬完成后开挖靠近第一隧道侧的二号导坑并完成初期支护,使一号导坑作为第二隧道第二里程方向开挖的出渣通道,同时解决了第二隧道需在第一隧道衬砌完成后方能开挖的设计理念,提高了双洞隧道的开挖效率。开挖效率。开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小净距双洞隧道的导坑先行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应用于小净距双洞隧道的导坑先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台阶法、中隔壁法(CD法)以及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是隧道施工的常见工法,其中,台阶法主要应用于Ⅲ级围岩地段,而中隔壁法及交叉中隔壁法大多用于Ⅳ级围岩深埋硬质岩地段及老黄土隧道地段。
[0003]在城市地铁交通网路建设过程中,隧道的开挖不但要考虑到地下岩层条件,还需考虑到地面交通及建筑的影响;(一)、地下环境复杂多变,Ⅲ级围岩地段与Ⅳ级围岩地段交错分布,致使地铁隧道建设中,存在两条隧道在同一区域分别处于不同等级围岩地段的现象,以及同一隧道在不同区域处于不同等级围岩地段的现象;(二)、此外,受地面周边环境的限制,竖井开挖面较为狭小,致使大型开挖机械以及用于隧道的二衬结构施工的衬砌台车无法吊运至隧道内;上述复杂地理条件下,完全采用现有的隧道施工方法,施工效率低下,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小净距双洞隧道的导坑先行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应用于小净距双洞隧道的导坑先行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并行的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包括第一隧道的施工和第二隧道的施工,其中,所述第一隧道可为双洞隧道的左洞或右洞;第一隧道为左洞时,第二隧道为右洞;第一隧道为右洞时,第二隧道为左洞。
[0007]第一隧道的施工:首先,于竖井处沿第一隧道的第一里程方向开挖至明挖基坑,并于第一隧道内做初期支护;再于明挖基坑中吊运开挖设备和衬砌台车至第一隧道内;开挖设备于竖井处沿第二里程方向开挖,且衬砌台车沿第二里程方向于第一隧道内施做二衬结构;
[0008]第二隧道的施工:采用中隔壁法施工于第二隧道内开挖四组导坑,其中,靠近第一隧道一侧的二号导坑初期支护成环,且封闭二号导坑的掌子面;位于二号导坑上方的一号导坑沿第一里程方向开挖洞通,以使一号导坑作为第二隧道第二里程方向开挖的出渣通道。
[0009]优选地,在第一隧道的第一里程方向台阶法施工过程中,第一隧道的第一里程方向处于Ⅲ级围岩地段时,上下台阶之间的步距等于第一隧道的三倍洞径。
[0010]所双洞隧道的第一里程方向可为大里程方向或小里程方向,优选地,所述第一里程方向为所述双洞隧道的大里程方向,所述第二里程方向为所述双洞隧道小里程方向。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隧道中,待第二里程方向洞通后,再开挖二号导坑;于明挖基坑
向第二隧道内吊运衬砌台车,衬砌台车沿第二里程方向于第二隧道内施做二衬结构。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3](1)、针对城市地面周边环境的限制,如地保区域,施工环境限制较多,竖井施工场地狭小致使竖井空间较小,无法通过竖井吊运大型的开挖设备,导致第一隧道内第二里程方向开挖困难,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第一里程方向的Ⅲ级围岩地段设置明挖基坑,采用台阶法打通竖井与明挖基坑之间,利用明挖基坑吊运开挖设备,前进到第二里程方向进行作业,解决了第二里程方向作业困难的难题,同时可利用明挖基坑往第二里程方向直接施做二衬结构,相较于传统施工过程中,两个里程方向单独做二衬的方式,减少了衬砌台车的使用数量,且克服了衬砌台车难以通过竖井向下吊运的问题。
[0014](2)、同时,优先开挖远离第一隧道侧的一号导坑并完成初期支护,且封闭二号导坑的掌子面;待第一隧道二衬完成后开挖靠近第一隧道侧的二号导坑并完成初期支护,使一号导坑作为第二隧道第二里程方向开挖的出渣通道,同时解决了第二隧道需在第一隧道衬砌完成后方能开挖的设计理念,提高了双洞隧道的开挖效率;
[0015]由于第一隧道与第二隧道在第一里程方向处于不同等级围岩的情况,第二隧道采用中隔壁法施工,且通过二号导坑的暂缓开挖,可起到支撑一号导坑的目的,以通过二号导坑,将第二隧道第二里程方向的渣土运出,减少了在第二里程方向竖井的开挖,降低渣土的运输难度,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隧道结构布置简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洞隧道的结构简图;
[0019]图标:1
‑
双洞隧道,10
‑
第一隧道,100
‑
第一台阶面,11
‑
第二隧道,110
‑
一号导坑,111
‑
二号导坑,112
‑
三号导坑,113
‑
四号导坑,114
‑
第二台阶面,115
‑
中隔墙,2
‑
竖井,3
‑
明挖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小净距双洞隧道的导洞先行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并行的第
一隧道10和第二隧道11,包括第一隧道10的施工和第二隧道11的施工,其中,所述第一隧道10可为双洞隧道1的左洞或右洞;第一隧道10为左洞时,第二隧道11为右洞;第一隧道10为右洞时,第二隧道11为左洞。
[0023]针对第一隧道10的施工:首先,采用台阶法于竖井2处沿第一隧道10的第一里程方向开挖至明挖基坑3,并于第一隧道10内做初期支护;再于明挖基坑3中吊运开挖设备和衬砌台车至第一隧道10内;开挖设备于竖井2处沿第二里程方向开挖,且衬砌台车沿第二里程方向于第一隧道10内施做二衬结构;
[0024]针对第二隧道11的施工:采用中隔壁法施工于第二隧道11内开挖四组导坑,其中,靠近第一隧道10一侧的二号导坑111初期支护成环,且封闭二号导坑111的掌子面;位于二号导坑111上方的一号导坑110沿第一里程方向开挖洞通,以使一号导坑110作为第二隧道11第二里程方向开挖的出渣通道。
[0025]为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解释说明,下面列举一具体实施例:
[0026]实施例一: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小净距双洞隧道的导坑先行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并行的第一隧道(10)和第二隧道(1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隧道(10)的施工:于竖井(2)处沿第一隧道(10)的第一里程方向开挖至明挖基坑(3),并于第一隧道(10)内做初期支护;再于明挖基坑(3)中吊运开挖设备和衬砌台车至第一隧道(10)内;开挖设备于竖井(2)处沿第二里程方向开挖,且衬砌台车沿第二里程方向于第一隧道(10)内施做二衬结构;第二隧道(11)的施工:采用中隔壁法施工于第二隧道(11)内开挖四组导坑,其中,靠近第一隧道(10)一侧的二号导坑(111)初期支护成环,且封闭二号导坑(111)的掌子面;位于二号导坑(111)上方的一号导坑(110)沿第一里程方向开挖洞通,以使一号导坑(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忠林,熊志富,唐贤金,唐雄,王毅,李小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