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07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及其方法,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内部,且培养箱体上设有加湿泵与接种泵;支撑装置上固定连接有八组菌棒定位部,且八组菌棒定位部上均插装有菌棒;八组菌棒定位部上均滑动插装有联动透气装置;支撑装置上固定连接有循环加湿部;支撑装置侧面滑动连接有透气驱动部;接种装置,接种装置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内部顶侧;接种装置侧面固定连接有逆向驱动部,设置了接种装置,接种装置通过采用了同时设置接种排针杆与石蜡刷的方式,实现快速的对注射接种完成的菌棒进行封蜡操作,防止菌液流失。防止菌液流失。防止菌液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培养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食用菌因味道鲜美,同时营养丰富,那么针对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时候,就需要有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及其方法来辅助培养食用菌。
[0003]例如申请号:CN201410135767.5中涉及一种可机械化生产银耳、高压灭菌的食用菌培养罐,包括罐体和罐体上方的罐盖,所述罐盖和罐体之间还设有中盖,所述罐盖和中盖上均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罐盖和中盖之间还设有过滤片;本专利技术为罐体结构,可以进行机械罐装物料,流水线生产;罐体采用聚内烯材料,耐126℃高温,较袋体的常温灭菌,罐体可以进行高温灭菌;罐体较袋体更不易破裂,而且罐盖和罐体内还安装有多层结构,可有效避免感染;内盖上设有半球形凸起和透气孔,可以防止积水,达到充分透气;罐体中部位置设有向内收缩的环状内凹结构,可以增加罐体抗压强度,防止多个培养罐叠放致使罐体变形。
[0004]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未设置循环培养装置以及插孔通风结构,不便于实时观察各个菌棒培养效果,控制温度不够精确,导致培养过程中菌棒极易变质,降低食用菌品质,未设置浮动加湿装置,导致箱体内部无法均匀加湿,导致食用菌极易腐烂,造成经济损失,未设置一体化的接种以及密封装置,需要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同时工作效率低,同时石蜡密封不完全,易导致接种液流失,无法正常在菌棒上培养,大大降低了食用菌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未设置循环培养装置以及插孔通风结构,不便于实时观察各个菌棒培养效果,控制温度不够精确,导致培养过程中菌棒极易变质,降低食用菌品质,未设置浮动加湿装置,导致箱体内部无法均匀加湿,导致食用菌极易腐烂,造成经济损失,未设置一体化的接种以及密封装置,需要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同时工作效率低,同时石蜡密封不完全,易导致接种液流失,无法正常在菌棒上培养,大大降低了食用菌的产量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及其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包括支撑装置;
[0008]所述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内部,且培养箱体上设有加湿泵与接种泵;支撑装置上固定连接有八组菌棒定位部,且八组菌棒定位部上均插装有菌棒;八组
菌棒定位部上均滑动插装有联动透气装置;支撑装置上固定连接有循环加湿部;支撑装置侧面滑动连接有透气驱动部;
[0009]接种装置,接种装置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内部顶侧;接种装置侧面固定连接有逆向驱动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接种装置包括:
[0011]接种支架,接种支架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内侧顶部;
[0012]接种排针杆,接种排针杆滑动连接在接种支架上,且接种排针杆管接有接种泵;接种排针杆顶部与接种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逆向驱动部包括:
[0014]齿轮,齿轮通过支架旋转轴接在接种支架上;
[0015]齿条,齿条设有两个,两个齿条分别固定连接在接种排针杆与密封杆上;两个齿条啮合于齿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接种装置还包括:
[0017]密封杆,密封杆滑动连接在接种支架上;
[0018]石蜡刷,石蜡刷设有五个;五个石蜡刷均固定连接于密封杆。
[001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0020]支撑架,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内部;
[0021]驱动辊,驱动辊设有两个;两个驱动辊分别旋转轴接在支撑架,且驱动辊由电机驱动;
[0022]安装带,安装带传动套装在两个驱动辊上。
[0023]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加湿部包括:
[0024]驱动丝杠,驱动丝杠旋转轴接在支撑架上;且驱动丝杠两侧设有锥型齿,并啮合于两个驱动辊;
[0025]驱动块,驱动块螺纹旋转连接在驱动丝杠上,且驱动块另一侧滑动连接有稳定轴,稳定轴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内侧;
[0026]加湿杆,加湿杆管接加湿泵;加湿杆固定连接于驱动块。
[0027]进一步的,所述菌棒定位部包括:
[0028]定位架,定位架设有十六个,且十六个定位架上的结构相同;十六个定位架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带两侧;定位架上均设有滑槽;
[0029]定位轴盘,定位轴盘滑动插装在定位架上;定位轴盘上套装有弹簧。
[0030]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驱动部包括:
[0031]驱动斜块,驱动斜块底部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侧面;
[0032]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侧面,且电动伸缩杆杆头固定连接在驱动斜块上。
[0033]进一步的,所述联动透气装置包括:
[0034]滑动杆,滑动杆设有八个,且八个滑动杆上结构相同;滑动杆两侧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定位架上,且滑动杆两侧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滑动杆上设有透气针;
[0035]联动轴,联动轴固定连接在滑动杆侧面。
[0036]进一步的,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的培养方法:
[0037]1)、拉动滑动杆,使对向的两个滑动杆扩大距离,随后放置菌棒即可,松开两个滑动杆,在弹簧作用力下,实现对菌棒进行固定;
[0038]2)、接种排针杆在电动推杆的带动下,插入菌棒,实现主动对菌棒进行接种工作,设置的逆向驱动部,在接种排针杆与密封杆上分别设置齿条并且通过齿轮啮合,接种完成后接种排针杆上升,自动带动石蜡刷对注射孔进行密封;
[0039]3)、在两个驱动辊运行过程中带动设有双向螺纹的驱动丝杠旋转的方式,实现带动驱动块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带动加湿杆对各个菌棒进行浮动式加湿。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1]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接种装置,接种装置通过采用了同时设置接种排针杆与石蜡刷的方式,实现快速的对注射接种完成的菌棒进行封蜡操作,防止菌液流失,设置接种排针杆在电动推杆的带动下,可以实现主动对菌棒进行接种工作,更加节省人力,同时接种量更加精确,同时设置石蜡刷可以实现辅助对接种完成的注射孔进行封堵,确保菌液可以全部有效的进行后续培养,配合设置的逆向驱动部,在接种排针杆与密封杆上分别设置齿条并且通过齿轮啮合,实现自动化接种与密封工作,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便可实现,在接种完成后接种排针杆上升,自动带动石蜡刷对注射孔进行封堵。
[0042]2、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支撑装置,通过在支撑装置上设有两个驱动辊来驱动带动运行安装带的方式,得以实现将八组菌棒定位部循环驱动运行,通过设置支撑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实时观察内部菌棒培养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包括支撑装置(1);所述支撑装置(1),支撑装置(1)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9)内部,且培养箱体(9)上设有加湿泵与接种泵;支撑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八组菌棒定位部(2),且八组菌棒定位部(2)上均插装有菌棒(10);八组菌棒定位部(2)上均滑动插装有联动透气装置(3);支撑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循环加湿部(4);支撑装置(1)侧面滑动连接有透气驱动部(5);接种装置(6),接种装置(6)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9)内部顶侧;接种装置(6)侧面固定连接有逆向驱动部(7)。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架(101),支撑架(101)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9)内部;驱动辊(102),驱动辊(102)设有两个;两个驱动辊(102)分别旋转轴接在支撑架(101),且驱动辊(102)由电机驱动;安装带(103),安装带(103)传动套装在两个驱动辊(102)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定位部(2)包括:定位架(201),定位架(201)设有十六个,且十六个定位架(201)上的结构相同;十六个定位架(201)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带(103)两侧;定位架(201)上均设有滑槽;定位轴盘(202),定位轴盘(202)滑动插装在定位架(201)上;定位轴盘(202)上套装有弹簧。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透气装置(3)包括:滑动杆(301),滑动杆(301)设有八个,且八个滑动杆(301)上结构相同;滑动杆(301)两侧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定位架(201)上,且滑动杆(301)两侧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滑动杆(301)上设有透气针;联动轴(302),联动轴(302)固定连接在滑动杆(301)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优质食用菌菌种生产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加湿部(4)包括:驱动丝杠(401),驱动丝杠(401)旋转轴接在支撑架(101)上;且驱动丝杠(401)两侧设有锥型齿,并啮合于两个驱动辊(102);驱动块(402),驱动块(402)螺纹旋转连接在驱动丝杠(401)上,且驱动块(402)另一侧滑动连接有稳定轴,稳定轴固定连接在培养箱体(9)内侧;加湿杆(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汇于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飞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