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少龙专利>正文

一种重力和阻力转化成动力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262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重力和阻力转化成动力的装置,涉及动力转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转动套设于壳体的中心轴,中心轴的两端延伸出壳体,中心轴的一端套设有吊装齿轮组件;中心轴的中部自吊装齿轮组件的一端依次套设有反向齿轮组件、正向齿轮组件和限位齿轮组件。当未输入外部动力时,挂设在轮盘上的重物对轮盘产生的力矩通过正向齿轮组件和反向齿轮组件相互抵消,轮盘处于静止状态,防止重物突然下坠;同时,通过外力带动轮盘旋转时,轮盘的旋转方向不受内部结构的影响此;此外,该装置还能够将重物运动时产生的阻力转化成动力;装置启动后,无需加入额外动力,在轮盘和动力输入端转速相同的情况下,轮盘可带动所能承受重力范围内的任何物体。围内的任何物体。围内的任何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和阻力转化成动力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转化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重力和阻力转化成动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需要将重物提升至高处或降至低处时,人们往往需要通过轮盘挂设绳索,通过电动机带动轮盘旋转,使绳索在轮盘上缠绕或散开,从而提升或降低挂设在绳索端部的重物。
[0003]当提升或下降重物时,可能发生设备突然松动的情况,轮盘朝向与提升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导致的重物下落,从而造成危险;同时,现有的防止下坠的装置通常通过限制轮盘的旋转方向来限制轮盘的松动,此时,轮盘只能提升或者只能下降物体,不能随时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重力和阻力转化成动力的装置,悬挂重物时,在不限制轮盘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重物能够在任意位置悬停,还能够将悬挂的重物运动时产生的阻力转化成动力。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重力和阻力转化成动力的装置,包括壳体、转动套设于壳体的中心轴,中心轴的两端延伸出壳体,中心轴的一端套设有吊装齿轮组件;中心轴的中部自吊装齿轮组件的一端依次套设有反向齿轮组件、正向齿轮组件和限位齿轮组件;
[0007]吊装齿轮组件包括转动套设在中心轴的轮盘和第一齿轮,轮盘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轮盘用于吊装物体;反向齿轮组件包括转动套设在中心轴并与第一齿轮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正向齿轮组件包括转动套设在中心轴并与第二齿轮转动方向相同的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
[0008]限位齿轮组件包括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第四齿轮转动套设在中心轴并与第一齿轮转动方向相同,第四齿轮与反向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第五齿轮转动套设在中心轴并与第三齿轮转动方向相同,第五齿轮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均与壳体传动连接,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的角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动机、第一转动框架和第二转动框架,限位齿轮组件还包括第六齿轮,第六齿轮转动套设在中心轴并与第二齿轮转动方向相同;
[0010]中心轴转动套设有第一转动框架,第一转动框架具有偏离中心轴的框架轴,框架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七齿轮、第八齿轮和单向轴承,第七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八齿轮通过单向轴承与第七齿轮连接;
[0011]电动机具有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转动套设在中心轴远离吊装齿轮组件的端
部,动力输出轴套设有第九齿轮;
[0012]框架轴上转动套设有与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十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的第十一齿轮和与第九齿轮啮合的第十二齿轮,壳体内设置有与第十二齿轮啮合的第一内齿、与第十一齿轮啮合第二内齿、与第十齿轮啮合的第三内齿和与第八齿轮啮合的第四内齿;
[0013]中心轴固定套设有固定齿轮,固定齿轮设置在第四齿轮与第九齿轮之间,框架轴上转动套设有第十三齿轮和与固定齿轮啮合的第十四齿轮,第二转动框架的外侧壁设置有与中心轴转动连接并与第十三齿轮啮合的第十五齿轮,壳体内设置有与第十三齿轮啮合的第五内齿和与第十四齿轮啮合的第六内齿,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分别通过第二转动框架与反向齿轮组件、第三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连接。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向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架、两个第二转轴、两个第十六齿轮和两个第十七齿轮;两个第十六齿轮均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架旋转套设在中心轴上,两个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一齿轮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分别旋转套设有一个第十六齿轮;每个第十七齿轮均具有两个第一齿轮面和一个第一转轴,两个第一齿轮面的旋转中心通过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架上开设有两个转动套设第一转轴的通孔;每个第十七齿轮通过一个第一齿轮面与第十六齿轮啮合,每个第十七齿轮通过另一个第一齿轮面与第二齿轮啮合;
[0015]第二转动框架中架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十八齿轮,第一齿轮架具有外齿,其中一个第十八齿轮与第一齿轮架啮合,另一个第十八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齿轮包括三个第二齿轮面,其中一个第一齿轮面与第十七齿轮啮合,第二个第二齿轮面与正向齿轮组件啮合;
[0017]第二转动框架中架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固定套设有两个第十九齿轮,其中一个第十九齿轮与第三个第二齿轮面啮合,另一个第十九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正向齿轮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组和调正齿轮组件;
[0019]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架、两个第三转轴、两个第二十齿轮和两个第二十一齿轮;两个第二十齿轮均与第二齿轮面啮合,第二齿轮架旋转套设在中心轴上,两个第三转轴的一端与第二齿轮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分别旋转套设有一个第二十齿轮;每个第二十一齿轮均具有两个第三齿轮面和一个第四转轴,两个第三齿轮面的旋转中心通过第四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架上开设有两个转动套设第四转轴的通孔;每个第二十一齿轮通过一个第三齿轮面与一个第二十齿轮啮合;
[0020]第二齿轮架具有外齿,第二转动框架旋转架设有第三旋转轴,第三旋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十二齿轮,其中一个第二十二齿轮与第二齿轮架啮合,另一个第二十二齿轮与调正齿轮组件传动连接;
[0021]第三齿轮包括三个第四齿轮面,两个第二十一齿轮均通过另一个第三齿轮面与其中一个第四齿轮面啮合;调正齿轮组件与第二个第四齿轮面啮合。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动框架还旋转架设有第四旋转轴,第四旋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三个第二十三齿轮,其中一个第二十三齿轮与第三个第四齿轮面啮合,第二个第二十三齿轮与调正齿轮组件啮合,第三个第二十三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正齿轮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三齿轮架、两个第二十四齿轮、两个第五转轴、两个第二十五齿轮、两个第六转轴、二十六齿轮、两个第二十七齿轮、两个第七转轴、两个第二十八齿轮、两个第八转轴、第二十九齿轮和第三十齿轮;
[0024]第三齿轮架旋转套设在中心轴上,两个第二十四齿轮均具有两个第五齿轮面,两个第五齿轮面的旋转中心通过第五转轴固定连接,每个第二十四齿轮均通过一个第五齿轮面与第四齿轮面啮合;第三齿轮架包括第一旋转面和第二旋转面,第一旋转面设有旋转架设第五转轴的通孔,每个第二十四齿轮的另一个第五齿轮面分别与一个第二十五齿轮啮合,两个第六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旋转面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十五齿轮分别旋转套设在两个第六转轴的另一端,中心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十六齿轮,第二十六齿轮同时与两个第二十五齿轮啮合;
[0025]第二十九齿轮旋转套设在中心轴上,两个第二十八齿轮同时与第二十九齿轮啮合,两个第七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旋转面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七转轴的另一端分别旋转套设一个第二十八齿轮,第二十七齿轮具有两个第六齿轮面,两个第六齿轮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和阻力转化成动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转动套设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壳体,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套设有吊装齿轮组件;所述中心轴的中部自所述吊装齿轮组件的一端依次套设有反向齿轮组件、正向齿轮组件和限位齿轮组件;所述吊装齿轮组件包括转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的轮盘和第一齿轮,所述轮盘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轮盘用于吊装物体;所述反向齿轮组件包括转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并与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正向齿轮组件包括转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并与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方向相同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限位齿轮组件包括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转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并与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反向齿轮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转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并与所述第三齿轮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均与所述壳体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的角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和阻力转化成动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机、第一转动框架和第二转动框架,所述限位齿轮组件还包括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转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并与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方向相同;所述中心轴转动套设有第一转动框架,所述第一转动框架具有偏离所述中心轴的框架轴,所述框架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七齿轮、第八齿轮和单向轴承,所述第七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八齿轮通过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七齿轮连接;所述电动机具有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转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远离所述吊装齿轮组件的端部,所述动力输出轴套设有第九齿轮;所述框架轴上转动套设有与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十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的第十一齿轮和与所述第九齿轮啮合的第十二齿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十二齿轮啮合的第一内齿、与所述第十一齿轮啮合的第二内齿、与所述第十齿轮啮合的第三内齿和与所述第八齿轮啮合的第四内齿;所述中心轴固定套设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设置在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九齿轮之间,所述框架轴上转动套设有第十三齿轮和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的第十四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框架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中心轴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第十三齿轮啮合的第十五齿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十三齿轮啮合的第五内齿和与所述第十四齿轮啮合的第六内齿,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转动框架与所述反向齿轮组件、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力和阻力转化成动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架、两个第二转轴、两个第十六齿轮和两个第十七齿轮;两个所述第十六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架旋转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分别旋转套设有一个所述第十六齿轮;每个所述第十七齿轮均具有两个第一齿轮面和一个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齿轮面的旋转中心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架上开设有两个转动套设所述第一转轴的通孔;每个所述第十七齿轮通过一个所述第一齿轮面与所述第十
六齿轮啮合,每个所述第十七齿轮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齿轮面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框架中架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十八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架具有外齿,其中一个所述第十八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架啮合,另一个所述第十八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力和阻力转化成动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包括三个第二齿轮面,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齿轮面与所述第十七齿轮啮合,第二个所述第二齿轮面与所述正向齿轮组件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框架中架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套设有两个第十九齿轮,其中一个所述第十九齿轮与第三个所述第二齿轮面啮合,另一个所述第十九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力和阻力转化成动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齿轮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组和调正齿轮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架、两个第三转轴、两个第二十齿轮和两个第二十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二十齿轮均与所述第二齿轮面啮合,所述第二齿轮架旋转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两个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分别旋转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十齿轮;每个所述第二十一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少龙
申请(专利权)人:田少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