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B1级阻燃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57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火B1级阻燃电力电缆,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包括中心电芯,所述中心电芯的外侧呈环形分布有若干个侧电芯,若干个所述侧电芯的外侧均套设有粘附套,所述粘附套内部位于中心电芯和若干个侧电芯之间填充有若干个阻燃丝,且粘附套的外侧涂抹有阻燃涂料,所述阻燃涂料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电力电缆内部在侧电芯与屏蔽套之间填充有阻燃丝,可以降低电力电缆内部的多余空间,从而以提高电力电缆的抗阻燃能力,本案中在侧电芯的外侧还套设有粘附套,并且在粘附套的外侧还粘附有定型的短纤维,从而可以提高粘附套与阻燃丝之间的摩擦力。与阻燃丝之间的摩擦力。与阻燃丝之间的摩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B1级阻燃电力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耐火B1级阻燃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阻燃电力电缆是电力电缆中的任一种,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被燃烧,在撤去试验火源后,火焰的蔓延仅在限定范围内,残焰或残灼在限定时间内能自行熄灭的电缆,阻燃电缆的阻燃能力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B1级阻燃电力电缆及其生产工艺(公开号:CN111009353A),该专利为单芯电缆,且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型线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阻燃内护套、金属铠装和阻燃外护套,在金属屏蔽层和阻燃内护套之间、金属铠装和阻燃外护套之间均设置有阻燃布带;针对阻燃护套材料的高填充度,该专利对机头部分进行改进,使材料能顺利挤在电缆上。
[0004]现在的电力电缆结构单一,电力电缆的抗阻燃能力主要通过自身的材料进行实现,导致电力电缆的抗阻燃能力提升有限,并且现有电力电缆的生产装置及方法较为单一,导致不方便对电力电缆增加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在的电力电缆结构单一,电力电缆的抗阻燃能力主要通过自身的材料进行实现,导致电力电缆的抗阻燃能力提升有限,并且现有电力电缆的生产装置及方法较为单一,导致不方便对电力电缆增加结构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B1级阻燃电力电缆。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耐火B1级阻燃电力电缆,包括中心电芯,所述中心电芯的外侧呈环形分布有若干个侧电芯,若干个所述侧电芯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粘附套,且若干个所述侧电芯的外侧套设有屏蔽套,所述屏蔽套内部位于中心电芯和若干个侧电芯之间填充有若干个阻燃丝,且屏蔽套的外侧涂抹有阻燃涂料,所述阻燃涂料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套。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附套通过以下加工步骤制得:
[0009]A1:将碳化硅纤维进行加工,得到长纤维原料和短纤维原料;
[0010]A2:将长纤维原料进行编织,得到防护网,将短纤维原料进行柔化处理,再进行定型处理,将短纤维原料包覆上粘附剂,再将其粘附连接在防护网的外侧,得到粘附套;
[0011]短纤维原料在定型时采用A

P34A定型剂;
[0012]短纤维原料的长度不超过2

4cm,其余长度的原料为长纤维原料。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燃丝为交联聚乙烯、陶瓷化聚烯烃、陶瓷化硅橡胶或高阻燃玻璃布带中的任一种,并且阻燃丝为丝状结构,直径为2.5

3.5mm。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燃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
脂35

43份、滑石粉12

17份、阻燃颗粒23

28份和消泡剂1.3

2.7份。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燃颗粒采用ABS阻燃颗粒,且阻燃颗粒的直径为1.3

2.1mm。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阻燃电力电缆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将粘附套套设到侧电芯的外侧,再将若干个侧电芯围绕在中心电芯的外侧,随后将屏蔽套缠绕到若干个侧电芯的外侧,得到初品A;
[0018]步骤二:将初品A安装到涂抹装置的内部,将阻燃涂料加工至初品A的外侧,得到初品B;
[0019]步骤三:将防护套加工至初品B的外侧,得到最终成品。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涂抹装置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固定台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锁紧构件,所述锁紧构件用于将滑套与固定台进行固定,所述固定台上表面的一端和滑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组装架,两组所述组装架朝向固定台中间部位的一侧均安装有内支撑器,任一组所述组装架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用于控制对应内支撑器的转动,两组所述滑槽外侧且位于两组组装架之间均滑动连接有驱动座,两组所述驱动座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0021]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涂料箱,且固定架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两组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均朝下,且之间转动连接有驱动涂抹辊,所述涂料箱与驱动涂抹辊之间安装有涂料连接件,所述涂料连接件的底部搭设在驱动涂抹辊的上侧。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台上表面的两侧均安装有烘干器,两组所述烘干器均与驱动座的移动方向平行,用于快速提高涂料的干燥速度。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涂料箱包括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的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固定箱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出料口连通的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架的内部,且与涂料连接件的顶部连通。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箱远离出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且固定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送料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螺旋送料辊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提高固定箱内部涂料的流动速度。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箱内部空间的体积朝向出料口依次减小,用于增大涂料在固定箱内部受到的压力,从而提高出料的速度。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涂料连接件包括与出料板连接的连接袋,所述连接袋底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套设在两组气缸输出端的外侧,用于保持连接袋与驱动涂抹辊移动的距离相同,进而保持连接袋的底端持续搭设在驱动涂抹辊的外侧。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内支撑器均包括与对应组装架连接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侧面呈环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推杆。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杆由两组滑动连接的柱体构件组成,两组柱体构件之间采用螺栓进行锁紧,从而方便调整水平杆长度。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涂抹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将管材吊运至两组内支撑器之间,再将管材的一端套设到组装架一侧第一组
内支撑器的外侧,启动第一组内支撑器,将管材的一端进行固定;
[0031]S2:移动滑套,将第二组内支撑器嵌入到管材的另一端内部,使用锁紧构件将滑套进行固定,再启动第二组内支撑器,将管材的另一端进行固定;
[0032]S3:将驱动座移动到管材的一侧,启动气缸,将驱动涂抹辊下降至管材的上侧,再启动涂料箱,将涂料输送至驱动涂抹辊的外侧;
[0033]S4:启动驱动涂抹辊和驱动座,将涂料涂抹至管材的外侧。
[00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力电缆内部在侧电芯与屏蔽套之间填充有阻燃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B1级阻燃电力电缆,包括中心电芯(1),所述中心电芯(1)的外侧呈环形分布有若干个侧电芯(2),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侧电芯(2)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粘附套(3),且若干个所述侧电芯(2)的外侧套设有屏蔽套(5),所述屏蔽套(5)内部位于中心电芯(1)和若干个侧电芯(2)之间填充有若干个阻燃丝(4),且屏蔽套(5)的外侧涂抹有阻燃涂料(6),所述阻燃涂料(6)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B1级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套(3)通过以下加工步骤制得:A1:将碳化硅纤维进行加工,得到长纤维原料和短纤维原料;A2:将长纤维原料进行编织,得到防护网,将短纤维原料进行柔化处理,再进行定型处理,将短纤维原料包覆上粘附剂,再将其粘附连接在防护网的外侧,得到粘附套(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B1级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丝(4)为交联聚乙烯、陶瓷化聚烯烃、陶瓷化硅橡胶或高阻燃玻璃布带中的任一种,并且阻燃丝(4)为丝状结构,直径为2.5

3.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B1级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涂料(6)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35

43份、滑石粉12

17份、阻燃颗粒23

28份和消泡剂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从林陆秀国李正宝华齐东钱文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宁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