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荣友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44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上料装置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到需要位置,避免人工高处上料不便,并且不使用时可折叠收纳在设备内部,减少人工成本,增加送料速度,同时取药口可以固定住,方便取药量大的人使用,同时配备方便袋,方便携带药品。包括上料装置、取药装置、落料装置、外罩壳,拉上料下支撑板,转调节手柄使上料上支撑板上移,转手柄,丝杆C转动,使上料下支撑板移动,转角度旋钮使角度丝套带角度支撑板前移使上料槽调角度,推挡板推手柄使推动手柄固定轴沿开挡板滑轨腰槽上移,推挡板限位块压限位块弹簧,推到相应高度,挡板限位块弹出,挡住推动手柄固定轴,挡板焊接块使落料挡板固定,方便取药量大的。量大的。量大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

技术介绍

[0002]专利号为CN201920838276.5一种便于药品出药的发药机,包括发药机主体、第一电机、第一隔板、第二传送带、第二电机、通孔和固定孔,所述发药机主体下端面设置有自锁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发药机主体内,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在发药机主体内底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传送带后侧,且第二电机上设置有第二电机轴,所述通孔开设在发药机主体右端面,且发药机主体右端面设置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内设置有挡板,且挡板右端在滑槽内,所述固定孔开设在挡板上。该便于药品出药的发药机,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通过第二电机轴带动第二传送带转动,使掉落下来的药品向右移动,药品通过通孔移出发药机主体,以便于人们拿取药品,但其缺点是没有上料装置,高处人工上料不方便,并且上料速度也会受到限制,增加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上料装置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到需要位置,避免人工高处上料不便,并且不使用时可折叠收纳在设备内部,减少人工成本,增加送料速度,同时取药口可以固定住,方便取药量大的人使用,同时配备方便袋,方便携带药品。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包括上料装置、取药装置、落料装置、外罩壳,所述上料装置与外罩壳相连接,取药装置分别与落料装置、外罩壳相连接,落料装置与外罩壳相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调节手柄、调节丝杆固定板、上下调节丝杆、上下调节丝套、上料下支撑板、转动挡块、上料滑轨、上料移动滑轴、上料固定滑轴、上料支撑杆、支撑杆连接轴、上料上支撑板、转动下固定块、转动轴、转动上固定块、上料槽、角度旋钮、角度丝杆、角度丝套、角度丝杆固定板、角度支撑板、丝杆固定座A、轴承座A、轴承A、丝杆A、固定板、丝套A、滑动连接板、连接板滑块A、连接板滑块B、转动固定板、丝套B、支撑板固定座、丝杆固定座B、轴承座B、轴承B、丝杆B、丝杆C、锥齿轮A、锥齿轮B、锥齿轮固定轴、轴承C、轴承座C、手柄安装板、手柄,调节手柄与上下调节丝杆固定连接,上下调节丝杆与调节丝杆固定板固定连接,上下调节丝套与上下调节丝杆螺纹连接,调节丝杆固定板与上料下支撑板焊接连接,上下调节丝套与上料上支撑板焊接连接,转动挡块与上料下支撑板焊接连接,上料滑轨分别与上料下支撑板、上料上支撑板固定连接,上料移动滑轴与上料滑轨滑槽滑动连接,上料固定滑轴与上料滑轨焊接连接,上料移动滑轴、上料固定滑轴均与上料支撑杆焊接连接,支撑杆连接轴与上料支撑杆转动连接,转动下固定块与上料上支撑板焊接连接,转动轴与转动下固定块转动连接,转动下固定块与转动上固定块转动连接,转动上固定块与上料槽固定连接,角度支撑板与上料槽
配合连接,角度支撑板与角度丝套配合连接,角度丝杆与角度丝套螺纹连接,角度丝杆固定板与上料上支撑板焊接连接,角度丝杆与角度丝杆固定板配合连接,角度旋钮与角度丝杆固定连接,丝杆固定座A与轴承座A焊接连接,轴承A与轴承座A固定连接,丝杆A与轴承A转动连接,丝套A与丝杆A螺纹连接,固定板与丝套A固定连接,连接板滑块A与固定板焊接连接,丝杆固定座B与轴承座B焊接连接,轴承B与轴承座B固定连接,丝杆B、丝杆C均与轴承B转动连接,丝杆B、丝杆C均与丝套B螺纹连接,转动固定板与丝套B固定连接,转动挡块与转动固定板配合连接,连接板滑块B与上料下支撑板焊接连接,连接板滑块A、连接板滑块B均与滑动连接板滑动连接,锥齿轮A与丝杆C固定连接,锥齿轮A与锥齿轮B配合连接,锥齿轮B与锥齿轮固定轴固定连接,锥齿轮固定轴与轴承C转动连接,轴承C与轴承座C固定连接,轴承座C与手柄安装板焊接连接,手柄安装板与丝杆固定座B焊接连接,手柄与锥齿轮固定轴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所述取药装置包括承药槽、药盒、取药推杆、药盒挡板A、挡板滑块A、滑块连接杆、挡板滑块B、药盒挡板B,药盒与承药槽配合连接,取药推杆、药盒挡板A均与挡板滑块A焊接连接,挡板滑块A与滑块连接杆焊接连接,滑块连接杆与挡板滑块B焊接连接,药盒挡板B与挡板滑块B焊接连接,药盒挡板A、药盒挡板B均与药盒配合连接,挡板滑块A、挡板滑块B、药盒挡板B均与承药槽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所述落料装置包括皮带转轴前支座、皮带转轴后支座、皮带转轴A、皮带转轴B、落料皮带、落料链条、落料齿轮A、落料齿轮B、电机链条、电机齿轮、电机、落料挡板、合页、落料挡板、挡板焊接块、挡板推动手柄、推动手柄固定轴、开挡板滑轨、挡板限位块、限位块弹簧,皮带转轴A分别与皮带转轴前支座、皮带转轴后支座转动连接,皮带转轴B分别与皮带转轴前支座、皮带转轴后支座转动连接,落料皮带分别与皮带转轴A、皮带转轴B转动连接,落料齿轮A与皮带转轴A固定连接,落料齿轮B与皮带转轴B固定连接,落料链条分别与落料齿轮A、落料齿轮B配合连接,电机链条与落料齿轮B配合连接,电机链条与电机齿轮配合连接,电机齿轮和电机固定连接,承药槽与皮带转轴后支座固定连接,合页与落料挡板固定连接,挡板焊接块与落料挡板焊接连接,挡板推动手柄与挡板焊接块转动连接,推动手柄固定轴与挡板推动手柄固定连接,推动手柄固定轴与开挡板滑轨腰槽滑动连接,挡板限位块与限位块弹簧配合连接,挡板限位块、限位块弹簧均与开挡板滑轨滑动连接,推动手柄固定轴与挡板限位块配合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所述外罩壳包括罩壳、取药杆固定板、隔板、方便带罩壳、电机座、后盖板、方便带挂钩,取药杆固定板与罩壳焊接连接,后盖板与罩壳固定连接,隔板与罩壳焊接连接,方便带罩壳分别与隔板、罩壳焊接连接,电机座分别与隔板、罩壳焊接连接,方便带挂钩与方便带罩壳固定连接,皮带转轴前支座分别与隔板、罩壳焊接连接,皮带转轴后支座分别与隔板、罩壳焊接连接,落料挡板分别与隔板、罩壳、方便带罩壳焊接连接,电机与电机座固定连接,合页与罩壳固定连接,开挡板滑轨与罩壳焊接连接,取药推杆与取药杆固定板滑槽滑动连接,承药槽分别与隔板、罩壳焊接连接,丝杆固定座A分别与隔板、罩壳焊接连接,支撑板固定座、丝杆固定座B、手柄安装板均与罩壳焊接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使用前,拉动上料下支撑板使转动挡块沿着转动固定板滑槽转动90度,随后推动滑动连接板使其沿着连接板滑块B部分滑动至连接板滑块A上,使其固定住,随后转动调节手柄带动上下调节丝杆转动,使得上下调节丝套带动上料上支撑板上移,同时使得上料移动滑轴沿着上料滑轨腰槽滑动,使得上料支撑杆沿着支撑杆连接轴转动,起到支撑作用,当移动到需要高度后,转动手柄,通过锥齿轮固定轴带动锥齿轮B转动,使得锥齿轮A带动丝杆C转动,使得丝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1)、取药装置(2)、落料装置(3)、外罩壳(4),所述上料装置(1)与外罩壳(4)相连接,取药装置(2)分别与落料装置(3)、外罩壳(4)相连接,落料装置(3)与外罩壳(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自动发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调节手柄(1

1)、调节丝杆固定板(1

2)、上下调节丝杆(1

3)、上下调节丝套(1

4)、上料下支撑板(1

5)、转动挡块(1

6)、上料滑轨(1

7)、上料移动滑轴(1

8)、上料固定滑轴(1

9)、上料支撑杆(1

10)、支撑杆连接轴(1

11)、上料上支撑板(1

12)、转动下固定块(1

13)、转动轴(1

14)、转动上固定块(1

15)、上料槽(1

16)、角度旋钮(1

17)、角度丝杆(1

18)、角度丝套(1

19)、角度丝杆固定板(1

20)、角度支撑板(1

21)、丝杆固定座A(1

22)、轴承座A(1

23)、轴承A(1

24)、丝杆A(1

25)、固定板(1

26)、丝套A(1

27)、滑动连接板(1

28)、连接板滑块A(1

29)、连接板滑块B(1

30)、转动固定板(1

31)、丝套B(1

32)、支撑板固定座(1

33)、丝杆固定座B(1

34)、轴承座B(1

35)、轴承B(1

36)、丝杆B(1

37)、丝杆C(1

38)、锥齿轮A(1

39)、锥齿轮B(1

40)、锥齿轮固定轴(1

41)、轴承C(1

42)、轴承座C(1

43)、手柄安装板(1

44)、手柄(1

45),调节手柄(1

1)与上下调节丝杆(1

3)固定连接,上下调节丝杆(1

3)与调节丝杆固定板(1

2)固定连接,上下调节丝套(1

4)与上下调节丝杆(1

3)螺纹连接,调节丝杆固定板(1

2)与上料下支撑板(1

5)焊接连接,上下调节丝套(1

4)与上料上支撑板(1

12)焊接连接,转动挡块(1

6)与上料下支撑板(1

5)焊接连接,上料滑轨(1

7)分别与上料下支撑板(1

5)、上料上支撑板(1

12)固定连接,上料移动滑轴(1

8)与上料滑轨(1

7)滑槽滑动连接,上料固定滑轴(1

9)与上料滑轨(1

7)焊接连接,上料移动滑轴(1

8)、上料固定滑轴(1

9)均与上料支撑杆(1

10)焊接连接,支撑杆连接轴(1

11)与上料支撑杆(1

10)转动连接,转动下固定块(1

13)与上料上支撑板(1

12)焊接连接,转动轴(1

14)与转动下固定块(1

13)转动连接,转动下固定块(1

13)与转动上固定块(1

15)转动连接,转动上固定块(1

15)与上料槽(1

16)固定连接,角度支撑板(1

21)与上料槽(1

16)配合连接,角度支撑板(1

21)与角度丝套(1

19)配合连接,角度丝杆(1

18)与角度丝套(1

19)螺纹连接,角度丝杆固定板(1

20)与上料上支撑板(1

12)焊接连接,角度丝杆(1

18)与角度丝杆固定板(1

20)配合连接,角度旋钮(1

17)与角度丝杆(1

18)固定连接,丝杆固定座A(1

22)与轴承座A(1

23)焊接连接,轴承A(1

24)与轴承座A(1

23)固定连接,丝杆A(1

25)与轴承A(1

24)转动连接,丝套A(1

27)与丝杆A(1

25)螺纹连接,固定板(1

26)与丝套A(1

27)固定连接,连接板滑块A(1

29)与固定板(1

26)焊接连接,丝杆固定座B(1

34)与轴承座B(1

35)焊接连接,轴承B(1

36)与轴承座B(1

35)固定连接,丝杆B(1

37)、丝杆C(1

38)均与轴承B(1

36)转动连接,丝杆B(1

37)、丝杆C(1

38)均与丝套B(1

32)螺纹连接,转动固定板(1

31)与丝套B(1

32)固定连接,转动挡块(1

6)与转动固定板(1

31)配合连接,连接板滑块B(1

30)与上料下支撑板(1

5)焊接连接,连接板滑块A(1

29)、连接板滑块B(1

30)均与滑动连接板(1

28)滑动连接,锥齿轮A(1

39)与丝杆C(1

38)固定连接,锥齿轮A(1

39)与锥齿轮B(1

40)配合连接,锥齿轮B(1

40)与锥齿轮固定轴(1

41)固定连接,锥齿轮固定轴(1

41)与轴承C(1

42)转动连接,轴承C(1

42)与轴承座C(1

43)固定连接,轴承座C(1

43)与手柄安装板(1

44)焊接连接,手柄安装板(1

44)与丝杆固定座B(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友
申请(专利权)人:李荣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