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透水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透水砖,包括主体砖,所述主体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靠近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主体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副砖,所述副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该装置能够有效的对地面的赃物进行隔绝,防止赃物堵塞主体砖,而在后期的使用中,若排水效果降低,可将副砖进行拆卸清理或是更换,从而提高了透水效果,提高了主体砖的使用寿命,安装较为方便,提高了工效,同时能够将每个主体砖进行连接,从而在沥青凝固后能够提高主体砖与主体砖之间的牢固性,防止在长时间的使用下松动,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修的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透水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水砖
,具体为一种环保型透水砖。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广场、商业街、人行道、社区活动地、停车场等的地面主要用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水泥和柏油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不透水的地面对城市环境的危害非常大。下雨时,不透水地面完全阻止了雨水直接渗透入地,满地积水使人们的出行变得很不方便;宝贵的水资源最后随着排水管道流走,加重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雨水的大量流失导致地下水位难以回升,直接影响到城市植被的健康,使得城市中的地表植物难以正常生长,加重市政绿化负担;雨水的大量流失进一步加重城市的干旱、缺水问题。目前透水砖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并铺设在人行道上,透水砖可以解决路面积水问题,使用时,雨水可以迅速通过透水砖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
[0003]现有的透水砖一般都使用在公园内的人行道上,在雨季下雨量较大时,地面会产生大量的积水,而此时,现有的透水转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透水转内部的透水孔被堵塞,从而导致透水性降低,使得积水堆积在地面上,进而不便于人们的踩踏,降低了实用性以及透水性,同时由于在铺设的过程中,现有的装置在进行铺设时会在下面先填充砂石,而后在将砖体排列有序的进行安装,但是在安装时,只是将砖体平铺在砂石上,这样在后期的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松动的现象,从而降低使用寿命,提高了维修的成本。
[0004]为此,提出一种环保型透水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透水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透水砖,包括主体砖,所述主体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靠近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主体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副砖,所述副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副砖的下端外表面位于螺纹孔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且螺纹杆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第二空腔内部,所述位于第二空腔内部的螺纹杆一端活动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且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两者铰接连接,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与卡块相互卡合连接。
[0007]在雨季下雨量较大时,地面会产生大量的积水,而此时,现有的透水转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透水转内部的透水孔被堵塞,从而导致透水性降低,使得积水堆积在地面上,进而不便于人们的踩踏,降低了实用性以及透水性,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副砖,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副砖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孔的配合,在需要安装时,将螺纹杆向上扭动,因螺纹杆下端与拉块为卡合连接,使得不会阻碍螺纹杆的转动,而后在向上扭动后使得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两者收纳至固定块内部开设的第二空腔内部,因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两者铰接
连接,从而能够将其收纳至第二空腔内部,而后使用者将副砖卡合在主体砖上开设的第一空腔内部,而后在卡合后将螺纹杆向螺纹孔内部扭动,使得能够将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进行张开,从而使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卡合进卡块内部,进而将副砖进行固定,利用副砖安装在主体砖的上端,使得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副砖能够有效的对地面的赃物进行隔绝,防止赃物堵塞主体砖,而在后期的使用中,若排水效果降低,可将副砖进行拆卸清理或是更换,从而提高了透水效果,提高了主体砖的使用寿命,安装较为方便,提高了工效。
[0008]优选的,所述主体砖的上端外表面一周固定连接有围块,所述围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
[0009]在工作时,由于在铺设的过程中,现有的装置在进行铺设时会在下面先填充砂石,而后在将砖体排列有序的进行安装,但是在安装时,只是将砖体平铺在砂石上,这样在后期的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松动的现象,从而降低使用寿命,提高了维修的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围块与通孔,使用者在对多个主体砖进行排列铺设时,在铺设好后通过开设的通孔,使用者将沥青注入到每个主体砖上的通孔内部时,使得能够将每个主体砖进行连接,从而在沥青凝固后能够提高主体砖与主体砖之间的牢固性,防止在长时间的使用下松动,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修的成本。
[0010]优选的,所述主体砖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围块的内侧一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T形块,且固定槽与T形块两者相互匹配卡合。
[0011]在工作时,由于该装置需要通过沥青将其固定,但是副砖在后期需要更换或是清理时,需要将其进行拆卸,而不将其隔绝开会将副砖也固定住,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板与固定槽,利用隔板能够有效的将沥青进行隔绝,从而不会对副砖造成影响,而后又利用固定槽,通过将副砖上的T形块固定在固定槽内部后,提高了固定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副砖左右晃动。
[0012]优选的,所述主体砖的下端外表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锥形刺。
[0013]在工作时,由于现有的装置在铺设时,都需要在下端平铺砂石,而现有的砖块都是直接铺设在砂石上,这样的固定效果不佳,牢固性不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锥形刺,利用锥形刺插入平铺在下端的砂石中,能够提高固定效果,增加主体砖与砂石之间的牢固性。
[0014]优选的,所述拉块内部呈T形结构,切螺纹杆的下端也呈T形结构,且拉块的内部与螺纹杆相互匹配卡合。
[0015]在工作时,由于该装置通过扭动螺纹杆实现拆卸与安装的步骤,但是在扭动螺纹杆时需要螺纹杆整体转动,而该装置中的拉块无法转动,导致拆卸、安装不便,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部呈T形结构的拉块与T形结构的螺纹杆,通过两者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得在螺纹杆转动时不会带动拉块转动,只会在拉块内部转动,从而提高了拆卸,安装的便捷性。
[0016]优选的,所述主体砖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下端中间位置开设有通槽。
[0017]在工作时,由于在雨量较大时,现有的透水砖在收集大量雨水后其内部与地面无法在渗透进水分,从而导致路面的积水,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槽,能够在雨水较多时通过通槽将水进行排放,提高了透水的效果,降低了路面积水的几率。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副砖,在使用时,利用副砖安装在主体砖的上端,使得在长时间
的使用下,副砖能够有效的对地面的赃物进行隔绝,防止赃物堵塞主体砖,而在后期的使用中,若排水效果降低,可将副砖进行拆卸清理或是更换,从而提高了透水效果,提高了主体砖的使用寿命,安装较为方便,提高了工效。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围块与通孔,使用者在对多个主体砖进行排列铺设时,在铺设好后通过开设的通孔,使用者将沥青注入到每个主体砖上的通孔内部时,使得能够将每个主体砖进行连接,从而在沥青凝固后能够提高主体砖与主体砖之间的牢固性,防止在长时间的使用下松动,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修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砖与副砖结构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透水砖,包括主体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砖(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空腔(4),所述第一空腔(4)的内部靠近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主体砖(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副砖(6),所述副砖(6)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所述副砖(6)的下端外表面位于螺纹孔(7)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13),且螺纹杆(9)贯穿螺纹孔(7)并延伸至第二空腔(13)内部,所述位于第二空腔(13)内部的螺纹杆(9)一端活动连接有拉块(10),所述拉块(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板(11)与第二卡板(12),且第一卡板(11)与第二卡板(12)两者铰接连接,所述第一卡板(11)与第二卡板(12)与卡块(5)相互卡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程,陈子旋,
申请(专利权)人:杨鹏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