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承需专利>正文

一杆三枝修剪技术在柑橘上的实战技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257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杆三枝修剪技术在柑橘上的实战技巧,具体步骤如下,S1:确定主杆;S2:确定三大主枝,根据“大枝稀,小枝密,桂果不费力”的原理确定三大主枝;S3:去除影响三大主枝的枝条;S4:打圈序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依据“确定主杆、确定三大主枝、去除影响三大主枝的枝条、打圈序剪”的修剪顺序,按照“因地而异、因树而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宜、先看后动、先轻后重、幼树按型造树、大树依树造型、上空下不空、外空内不空、小空大不空”的原则对橘树进行修剪,同时熟练应用“平口,短截,带帽,留桩”的修剪方式,既可以高效修剪,解决大量的树木修剪难题,又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修剪后橘树良好的生长状况。以更加有效地保证修剪后橘树良好的生长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杆三枝修剪技术在柑橘上的实战技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木修剪
,特别涉及一杆三枝修剪技术在柑橘上的实战技巧。

技术介绍

[0002]柑橘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在初夏开花,是白色的,在深秋的时候结果,果实叫橘子,味甜酸,果实可以吃,果皮可入药。柑橘树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修剪,以保证橘树良好的生长状况。
[0003]而近年来,全国柑橘发展太快,各地呈爆炸式增长,种植,管理技术力量跟不上,同时在行业内还并未衍生一种较为快速有效的修剪方法,即又可高效修剪,解决大量的树木修剪难题,又可更加有效地保证修剪后橘树良好的生长状况,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一杆三枝修剪技术在柑橘上的实战技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杆三枝修剪技术在柑橘上的实战技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杆三枝修剪技术在柑橘上的实战技巧,具体步骤如下:
[0006]S1:确定主杆,主杆是地下与地上部分连接的重要通道,主杆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到树体的健康程度,因此需要定杆与维护主杆的主要领导位置;
[0007]S2:确定三大主枝,根据“大枝稀,小枝密,桂果不费力”的原理确定三大主枝,一般情况下,主枝过多会导致枝组过密集,互相争光争营养导致营养生长过旺,挂果性降低,因此需要确定三大方位的可以做永久枝的枝组,后减去主枝数量;
[0008]S3:去除影响三大主枝的枝条:在确定三大枝组之后,即可对影响三大枝组生长,影响通道的杂乱枝组进行选择性剪除,包括直主枝,横枝,交叉枝等,剪除的时候切忌操之过急,采用先看后动,先轻后重,逐一选择剪除;
[0009]S4:打圈序剪,在完成以上S1、S2、S3的步骤之后,退出应战,确定三大方向中其中一个永久枝开始打圈,有顺序地进行修剪,用剪刀的手贴近树冠,用锯子的手在外进行360度转圈,修剪时的三大顺序为:
[0010]1)从上往下(特别注意永久枝即主枝的延伸枝不能轻易剪除,而是要确定后进行维护)依次确定主枝,副主枝,侧枝的位置,自上而下进行,根据枝组不同结构分出高低错落感;
[0011]2)由外向内,本着上空下不空、外空内不空、小空大不空的原则,打开侧窗,把外围过密的侧枝,下重枝,重叠枝,平行枝进行选择性去除,形成上下立体分层(上下层次约为30cm)通风透光;
[0012]3)由轻到重,修剪时采取先看后动,先轻后重,依树修剪的原则,切忌没看清就开
始修剪,在看不清没弄明白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动手,可以上下左右或360度打圈观察,或者边看边动手,在调整骨架打开光道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毛枝和挂果枝组,保证枝组结构的完整性。
[0013]优选的,修剪的原则为:因地而异、因树而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宜;先看后动,先轻后重;幼树按型造树,大树依树造型;上空下不空、外空内不空、小空大不空。
[0014]优选的,修剪需要使用的工具为剪刀和锯子,使用前需使用碘伏或高浓度酒精对剪刀和锯子进行消毒处理。
[0015]优选的,所述剪刀和锯子交互使用的技巧为:先用锯子压住被剪的枝梢,然后剪刀夹住被剪部位,最后锯往下压剪刀同时用力,用四两拨千斤的原理一气呵成,最后剪过的枝条随锯拉下树。
[0016]优选的,修剪时依据树体的生长状况可分为四种剪口方式,平口,短截,带帽,留桩。
[0017]优选的,所述平口:去除或舍弃,要求一剪成形,剪口光滑平整,无毛刺,目的是控制再生发芽,所述短截:短截也叫开口,在枝条完全老熟后进行,根据树的生长状况留7

9片叶进行选择性短截,目的是集中营养,刺激发芽,达到扩冠目的,所述带帽:带帽也叫锁口,在枝条老熟后在分枝节往上留半颗米或者一颗米长的缩剪叫带帽,带帽的目的是培养强弱分级的枝组,目的是缓和树势,培养结果母枝。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一杆三枝修剪技术在柑橘上的实战技巧,本专利技术通过依据“确定主杆、确定三大主枝、去除影响三大主枝的枝条、打圈序剪”的修剪顺序,按照“因地而异、因树而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宜、先看后动、先轻后重、幼树按型造树、大树依树造型、上空下不空、外空内不空、小空大不空”的原则对橘树进行修剪,同时熟练应用“平口,短截,带帽,留桩”的修剪方式,既可以高效修剪,解决大量的树木修剪难题,又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修剪后橘树良好的生长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杆三枝修剪技术在柑橘上的实战技巧,一杆三枝修剪技术在柑橘上的实战技巧,具体步骤如下:
[0021]S1:确定主杆,主杆是地下与地上部分连接的重要通道,主杆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到树体的健康程度,因此需要定杆与维护主杆的主要领导位置;
[0022]S2:确定三大主枝,根据“大枝稀,小枝密,桂果不费力”的原理确定三大主枝,一般情况下,主枝过多会导致枝组过密集,互相争光争营养导致营养生长过旺,挂果性降低,因此需要确定三大方位的可以做永久枝的枝组,后减去主枝数量;
[0023]S3:去除影响三大主枝的枝条:在确定三大枝组之后,即可对影响三大枝组生长,影响通道的杂乱枝组进行选择性剪除,包括直主枝,横枝,交叉枝等,剪除的时候切忌操之过急,采用先看后动,先轻后重,逐一选择剪除;
[0024]S4:打圈序剪,在完成以上S1、S2、S3的步骤之后,退出应战,确定三大方向中其中一个永久枝开始打圈,有顺序地进行修剪,用剪刀的手贴近树冠,用锯子的手在外进行360度转圈,修剪时的三大顺序为:
[0025]1)从上往下(特别注意永久枝即主枝的延伸枝不能轻易剪除,而是要确定后进行维护)依次确定主枝,副主枝,侧枝的位置,自上而下进行,根据枝组不同结构分出高低错落感;
[0026]2)由外向内,本着上空下不空、外空内不空、小空大不空的原则,打开侧窗,把外围过密的侧枝,下重枝,重叠枝,平行枝进行选择性去除,形成上下立体分层(上下层次约为30cm)通风透光;
[0027]3)由轻到重,修剪时采取先看后动,先轻后重,依树修剪的原则,切忌没看清就开始修剪,在看不清没弄明白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动手,可以上下左右或360度打圈观察,或者边看边动手,在调整骨架打开光道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毛枝和挂果枝组,保证枝组结构的完整性。
[0028]实施例二,修剪的原则为:因地而异、因树而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宜;先看后动,先轻后重;幼树按型造树,大树依树造型;上空下不空、外空内不空、小空大不空。
[0029]实施例三,修剪需要使用的工具为剪刀和锯子,使用前需使用碘伏或高浓度酒精对剪刀和锯子进行消毒处理,所述剪刀和锯子交互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杆三枝修剪技术在柑橘上的实战技巧,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确定主杆,主杆是地下与地上部分连接的重要通道,主杆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到树体的健康程度,因此需要定杆与维护主杆的主要领导位置;S2:确定三大主枝,根据“大枝稀,小枝密,桂果不费力”的原理确定三大主枝,一般情况下,主枝过多会导致枝组过密集,互相争光争营养导致营养生长过旺,挂果性降低,因此需要确定三大方位的可以做永久枝的枝组,后减去主枝数量;S3:去除影响三大主枝的枝条:在确定三大枝组之后,即可对影响三大枝组生长,影响通道的杂乱枝组进行选择性剪除,包括直主枝,横枝,交叉枝等,剪除的时候切忌操之过急,采用先看后动,先轻后重,逐一选择剪除;S4:打圈序剪,在完成以上S1、S2、S3的步骤之后,退出应战,确定三大方向中其中一个永久枝开始打圈,有顺序地进行修剪,用剪刀的手贴近树冠,用锯子的手在外进行360度转圈,修剪时的三大顺序为:1)从上往下(特别注意永久枝即主枝的延伸枝不能轻易剪除,而是要确定后进行维护)依次确定主枝,副主枝,侧枝的位置,自上而下进行,根据枝组不同结构分出高低错落感;2)由外向内,本着上空下不空、外空内不空、小空大不空的原则,打开侧窗,把外围过密的侧枝,下重枝,重叠枝,平行枝进行选择性去除,形成上下立体分层(上下层次约为30cm)通风透光;3)由轻到重,修剪时采取先看后动,先轻后重,依树修剪的原则,切忌没看清就开始修剪,在看不清没弄明白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动手,可以上下左右或360度打圈观察,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需
申请(专利权)人:吴承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