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包括:壳体,包括前端盖、中间筒体和后端盖,中间筒体与后端盖之间设置有齿轮座;前端盖内部安装有摄像头;中间筒体内靠近前端盖处设置有视频处理模块,中间筒体内靠近齿轮座处安装有驱动电机,中间筒体中还设置有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组与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驱动模块;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齿轮座中设置有驱动轮组,蜗杆与驱动轮组相接;后端盖内安装有无线天线模块;动力电池分别与视频处理模块、驱动模块和无线天线模块相接;无线天线模块分别与驱动模块和视频处理模块通信连接,视频处理模块与摄像头相接,驱动模块与驱动电机相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径效率高,实现了在油管内前进、后退功能。退功能。退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工业用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管生产
,为了保证油套管内径符合设计要求,必须采用通径规对制造的套管内径进行通径。
[0003]现目前,井下作业过程中,下井油管采用标准通井规从油管前端插入,提起油管后,标准通井规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油管后端滑出。存在通井规砸伤人员、意外落井和损坏小滑车等风险。经过改进后,采用长抽油管一端连接通井规对油管进行逐根通径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受场地条件限制等缺陷,严重制约了施工效率,增大了员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包括:
[0006]壳体,其结构包括前端盖、中间筒体和后端盖,所述中间筒体与后端盖之间设置有齿轮座,所述前端盖、中间筒体、后端盖和齿轮座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0007]所述前端盖内部安装有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中间筒体内靠近前端盖处设置有视频处理模块,所述中间筒体内靠近齿轮座处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中间筒体中还设置有动力电池组,所述动力电池组与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驱动模块;
[0008]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齿轮座中设置有多组驱动轮组,所述蜗杆与多组驱动轮组相接,且多组驱动轮组环绕蜗杆周向设置;
[0009]所述后端盖内安装有无线天线模块;所述动力电池分别与视频处理模块、驱动模块和无线天线模块相接;所述无线天线模块分别与驱动模块和视频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视频处理模块与摄像头相接,所述驱动模块与驱动电机相接。
[0010]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后端盖中固定设置有后轴承座,所述后轴承座内固定安装有轴承Ⅰ;
[0011]所述中间筒体中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为与中间筒体相适配的筒状结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座的前端,所述电机座的后端安装有轴承Ⅱ,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Ⅰ和轴承Ⅱ分别与后轴承座和电机座转动连接,所述轴承Ⅱ中还设置有轴承垫圈。
[0012]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后轴承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后端盖的阶梯状端面相抵接,另一端抵接有压环,所述压环上开设有多个压槽;
[0013]所述驱动轮组的结构包括:
[0014]第一安装支架,其一端设置在所述压环的压槽中,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压槽为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转动安装有爬行轮和第二安装支架;
[0015]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端部转动安装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分别与爬行轮和蜗杆相啮合;所述齿轮座周向开设有多个方槽,每个驱动轮组的爬行轮都有与其相对应的方槽。
[0016]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前端盖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端盖护帽,所述前端盖开设有为摄像头提供探测视野的通孔;
[0017]所述前端盖内螺纹连接有摄像头支架,所述摄像头被装配在摄像头支架内部。
[0018]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后端盖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对无线天线模块进行限位的天线压帽。
[0019]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驱动模块为大功率无刷驱动器,所述中间筒体内安装有用于对大功率无刷驱动器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
[0020]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前端盖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转动安装有扶正轮。
[0021]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还配备有伸缩杆。
[0022]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壳体安装有编码器、计数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所述编码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无线天线模块通信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通过设置的驱动轮组,实现了在油管中前进、后退进行通径的功能,提高了施工效率,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通过在前端盖中设置摄像头和照明灯,可实时获取油管内部图像,并且通过无线天线模块将视频信息传输至控制箱;并且专利技术还安装有编码器,可自动测量油管长度,并将测量值传输至控制箱。
[0024]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齿轮座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蜗杆和一组驱动轮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后端盖和齿轮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前端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2]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6]如图1
‑
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包括:
[0037]壳体100,其结构包括前端盖13、中间筒体16和后端盖101,所述中间筒体16与后端盖101之间设置有齿轮座5,所述前端盖13、中间筒体16、后端盖101和齿轮座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0038]所述前端盖13内部安装有摄像头23和照明灯;所述中间筒体16内靠近前端盖13处设置有视频处理模块19,所述中间筒体16内靠近齿轮座5处安装有驱动电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结构包括前端盖、中间筒体和后端盖,所述中间筒体与后端盖之间设置有齿轮座,所述前端盖、中间筒体、后端盖和齿轮座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前端盖内部安装有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中间筒体内靠近前端盖处设置有视频处理模块,所述中间筒体内靠近齿轮座处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中间筒体中还设置有动力电池组,所述动力电池组与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齿轮座中设置有多组驱动轮组,所述蜗杆与多组驱动轮组相接,且多组驱动轮组环绕蜗杆周向设置;所述后端盖内安装有无线天线模块;所述动力电池分别与视频处理模块、驱动模块和无线天线模块相接;所述无线天线模块分别与驱动模块和视频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视频处理模块与摄像头相接,所述驱动模块与驱动电机相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中固定设置有后轴承座,所述后轴承座内固定安装有轴承Ⅰ;所述中间筒体中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为与中间筒体相适配的筒状结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座的前端,所述电机座的后端安装有轴承Ⅱ,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Ⅰ和轴承Ⅱ分别与后轴承座和电机座转动连接,所述轴承Ⅱ中还设置有轴承垫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管自动探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后端盖的阶梯状端面相抵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卫立,李江博,王琦,孙宝京,常方瑞,李志明,刑文,鞠波,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马卫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