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和 布置在液晶板的一侧并且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多个驱动器的至少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 其中每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安装至少两个驱动器IC,并且所述至少两个驱动器IC相对于输入信号被级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驱动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沿着液晶板的一侧布置的印刷电路板;和使液晶板与印刷布线板相连接并且具有安装于其上的驱动器IC的多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例如,公开号为9-44100和7-49657的日本待审专利公报)。沿着液晶板的一侧布置源极总线电极,并且沿着液晶板的另一侧布置栅极总线电极。在此主要描述源极总线电极,即,在此给出一侧液晶板的描述。每个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一个驱动器IC。显示数据信号、电压信号和控制信号被输入到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子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相连接,并且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与驱动器IC相连接。驱动器IC将输入信号转换成液晶驱动信号,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子,将这些液晶驱动信号提供给液晶板的源极总线端子。利用以此方式提供的输入信号来驱动液晶。近来,因为液晶显示装置变得更小巧并且其分辨率变得更精细,所以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数量随之增加,于是导致了要以更窄的间距来布置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利用各向异性导电粘合剂(ACF)将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子。因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的间距变得狭窄,所以连接到那里的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子的间距也变得狭窄。如果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子的间距变为,例如0.3mm或者更小,当使用ACF粘合柔性印刷电路板和印刷电路板时,由于印刷电路板材料的热收缩,使得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的间距可能变得与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子的间距不相同,从而导致位置的移动。然而,如果使用低收缩系数的特殊材料制作印刷电路板,则会增加印刷电路板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即使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的间距狭窄,也能够保证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和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子之间的可靠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和布置在液晶板的一侧上并且具有安装于其上的驱动器IC的至少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中每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安装至少两个驱动器IC,并且这至少两个驱动器IC相对于输入信号被级联。在一个特定的方面,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沿着液晶板的一侧布置的印刷电路板,和使液晶板与印刷电路板相连接并且具有安装于其上的驱动器IC的多个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中每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安装至少两个驱动器IC,并且这至少两个驱动器IC相对于输入信号被级联。在此结构中,因为在每个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安装了被级联的驱动器IC,所以可以总体减少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的数量,因此,能够增加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宽度并且因此增加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的间距。因此,即使在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的间距可能按惯例变得更窄的情况下,也能将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子可靠地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输出端子。附图说明参考附图,通过下述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将变得更清晰明了。图1是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图;图2是图示出图1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印刷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的示图;图3是图示出图1和2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图; 图4是图示出常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图;图5是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图。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12。液晶板12包括一对玻璃基板和置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其中一个玻璃基板是TFT基板,该TFT基板包括多个像素电极,TFT,纵横延伸的总线,和被提供在总线末端的总线端子。在图1中的栅极总线水平延伸,在它们的左端提供有栅极总线端子,并且图1中的源极总线垂直延伸,在它们的下端提供有源极总线端子。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控制信号产生部件14,参考电压产生部件16,电源产生部件18,栅极驱动器部件20和源极驱动器部件22。栅极驱动器部件20与栅极总线端子相连接,并且源极驱动器22与源极总线端子相连接。输入信号被提供给控制信号产生部件14,并且输入电源与电源产生部件18相连接。下面详细描述源极驱动器部件22。栅极驱动器部件20可以具有与源极驱动器部件22的结构相似或相异的结构。源极驱动器部件22包括沿着液晶板12的一侧并与其间隔开布置的印刷电路板24,和将液晶板12连接到印刷电路板24的多个柔性印刷电路板26。这些柔性印刷电路板26由TCP制成。每个柔性印刷电路板26上安装至少两个驱动器IC(IC芯片)28,并且这些驱动器IC相对于输入信号被级联。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柔性印刷电路板26有两个驱动器IC 28,即,第一驱动器IC 28位于图中的左侧而第二驱动器IC’28位于图中的右侧。图2是示出图1中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印刷电路板24和柔性印刷电路板26之间的连接的示图。印刷电路板24包括主布线(导线)30和从主布线30中分出的分支布线(导线)32。在主布线30的导线末端形成输入端子34,并且在分支布线32的导线末端形成输出端子36。图3是示出图1和2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柔性印刷电路板26的平面图。如图2和3所示,柔性印刷电路板26包括输入布线(导线)38,提供在输入布线38的导线末端的输入端子40,输出布线42,和提供在输出布线42的导线末端的输出端子44。输出布线42分别延伸自第一和第二驱动器IC 28。印刷电路板24的输出端子36通过各向异性导电粘合剂(ACF)与柔性印刷电路板26的输入端子40相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26的输出端子44通过各向异性导电粘合剂(ACF)与液晶板12的源极总线电极相连接。每个柔性印刷电路板26包括输入端子40,该输入端子40的数量与第一驱动器IC 28的输入端子数相同,并且输入布线38仅与第一驱动器IC 28相连接。而且,设置有内部布线(导线)46,该内部布线46将与输入布线38相连接的第一驱动器IC 28的输出端子连接到不与输入布线38相连接的第二驱动器IC的输入端子。内部布线46级联这两个驱动器IC 28的输入信号。显示数据信号、电压信号和控制信号被输入到印刷电路板24的输入端子34中。例如,显示数据信号使用48个输入端子34,色调电压使用18个输入端子34,电源线使用9个输入端子34,并且控制信号使用15个输入端子34。一共有90个输入端子34并且主布线30和各个分支布线32包括90个电导线。设置在各分支布线32的末端的输出端子36的数量是90,并且柔性印刷电路板26的输入端子40和输入布线38的数量也是90。从柔性印刷电路板26的各驱动器IC 28延伸出的输出布线42和输出端子44的数量是384。而且,有90个内部布线46。因此,第一驱动器IC 28进一步包括90个输出端子,并且第二驱动器IC进一步包括90个输入端子。因此,通过各分支布线32和输入布线38传输的输入信号被提供给第一驱动器IC 28,并且同时通过第一驱动器IC 28被提供给第二驱动器IC28。因此,在柔性印刷电路板26的输入端子40与一个驱动器IC 28的输入端子数量相等的情况下,能够将输入信号提供给两个驱动器IC 28。图4是示出常规液晶显示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高英,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显示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