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多个工分器和驱动芯片,其中,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数据线。非显示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的弯曲曲率大于第二区域;驱动芯片设置于第二区域上,与所有工分器电连接,且相对工分器远离显示区。本申请在第二区域上所设置的工分器的密度大于第一区域上所设置的工分器的密度,且与第一区域相邻的显示区内的至少部分数据线从显示区直接延伸至与驱动芯片电连接,与第二区域相邻的显示区内的至少部分数据线从显示区延伸至与对应位置处的工分器电连接,从而减少工分器所占的区域,缩减非显示区的尺寸,提高屏占比。提高屏占比。提高屏占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面板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一般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主要用于容纳周边电路、走线及驱动等模块。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市场对高屏占比的需求愈加强烈,这就需要不断缩减非显示区的尺寸,提出更优化的布线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缩减非显示的尺寸,提高屏占比。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5]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的弯曲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区域;
[0006]多个工分器,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且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
[0007]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上,与所有所述工分器电连接,且相对所述工分器远离所述显示区;
[0008]其中,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数据线,且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内的至少部分所述数据线从所述显示区直接延伸至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内的至少部分所述数据线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工分器电连接。
[0009]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为零,且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内的所有所述数据线从所述显示区直接延伸至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0010]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大于零,且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内的部分所述数据线从所述显示区直接延伸至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内的其余部分所述数据线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区域上的所述工分器电连接。
[0011]其中,在朝向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逐渐增大。
[0012]其中,在朝向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且所述第一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工分器,所述第二子区域上未设置所述工分器。
[0013]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上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上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
[0014]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的所述工分器均匀间隔排布,且与相邻所述工分器之
间的间隔位置对应的所述显示区内的所述数据线穿过所述间隔位置,并直接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0015]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区域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所述驱动芯片包括中轴线;在朝向所述中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上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逐渐增大。
[0016]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阵列基板的角部。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显示面板。
[001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多个工分器和驱动芯片,其中,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数据线。非显示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的弯曲曲率大于第二区域;驱动芯片设置于第二区域上,与所有工分器电连接,且相对工分器远离显示区。由于第一区域的弯曲曲率大于第二区域,则缩减非显示尺寸的瓶颈即在于缩减第一区域的尺寸。本申请在第二区域上所设置的工分器的密度大于第一区域上所设置的工分器的密度,且与第一区域相邻的显示区内的至少部分数据线从显示区直接延伸至与驱动芯片电连接,与第二区域相邻的显示区内的至少部分数据线从显示区延伸至与对应位置处的工分器电连接。可见,本申请在第一区域设置更少的工分器,减少工分器所占的区域,从而能够通过缩减第一区域的尺寸来缩减非显示区的尺寸,提高屏占比。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虚线框所示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中虚线框所示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虚线框所示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01、多个工分器102和驱动芯片103,其中,阵列基板101包括显示区110以及围绕显示区110的非显示区120。显示区110内
设置有多个数据线11以及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图未示),一个数据线11电连接位于同一列的所有像素单元,以向像素单元传输来自于驱动芯片103的数据信号。图1中仅示意性画出几条数据线11。
[0029]非显示区1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且第一区域121的弯曲曲率大于第二区域122;驱动芯片103设置于第二区域122上,与所有工分器102电连接,且相对工分器102远离显示区110。其中,驱动芯片103位于的第二区域122可设置为柔性的,并翻折于显示面板背面,实现窄边框。
[0030]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121为阵列基板101的角部,即R角区,第二区域122为阵列基板101的侧边,具体为下方的侧边,即显示面板的下边框。由于第一区域121为异形区域,且第二区域122可翻折于显示面板背面,要缩减非显示区120的尺寸,瓶颈之处在于缩减第一区域121的尺寸。
[0031]随着显示面板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PPI)的提升,数据线11的排列愈加紧密,因此引入工分器102,即DEMUX电路,使多条数据线11(例如2条、3条、4条、5条等)通过一个工分器102与驱动芯片103电连接。工分器102一般包括一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输入端与驱动芯片103电连接,一个输出端与一个数据线11的一端电连接,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的弯曲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多个工分器,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且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上,与所有所述工分器电连接,且相对所述工分器远离所述显示区;其中,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数据线,且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内的至少部分所述数据线从所述显示区直接延伸至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内的至少部分所述数据线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工分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为零,且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内的所有所述数据线从所述显示区直接延伸至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设置的所述工分器的密度大于零,且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内的部分所述数据线从所述显示区直接延伸至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所述显示区内的其余部分所述数据线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区域上的所述工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方,刘权,韩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